以下是含有刷卡量的搜尋結果,共69筆
暑假海內外旅遊大爆發,國銀8月信用卡刷卡量可望再創新高,五大發卡行8月合計刷卡量達2,661億元、比去年的史上最強8月還高、年增4%,整體銀行可望再戰新高,中信銀行在「中國信託uniopen聯名卡」的上市下發卡量衝22.5萬卡、刷卡量更較去年同期成長10%,國泰世華銀行、玉山銀行也較去年正成長,五大行前八月刷卡金額達2.3兆元、年增6.7%。
國人出國旅遊熱潮持續,暑假旺季帶動下,銀行雙幣信用卡刷卡量大增,包括台新銀行、兆豐銀行等,暑期雙幣卡簽帳金額均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3成;合庫銀行也統計,暑假期間雙幣卡簽帳量相較去年呈現雙位數成長。
受惠7月綜所稅遞延繳款入帳以及暑假期間國人海外旅遊旺季,五大發卡銀7月刷卡金額全數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其中中信、玉山、國泰世華銀均刷破千億元,中信銀單月刷出的1,260億元,更創下信用卡史上單月新高紀錄。五大發卡行7月合計刷破4,80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逾7成!
消費力道回溫,國銀6月信用卡簽帳總金額終止連三降,衝上近4,000億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12日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國銀信用卡簽帳金額大幅增加至3,937億元、月增219億元、增幅為5.9%,今年上半年累計刷卡量達2兆2,499億元、年減4.08%,主要受到報稅因素影響。
國人消費力道回溫,國銀6月信用卡簽帳總金額終止連三降,衝近4千億元,寫史上同期第三。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12日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國銀信用卡簽帳金額大幅增加至3,937億元、月增219億元、增幅為5.9%,今年上半年累計刷卡量達2兆2,499億元、年減4.08%,主要受到報稅因素影響。
隨著國泰世華CUBE卡成功,國內信用卡市場吹起權益自選風潮,台新銀行及玉山銀行相繼推出玫瑰太陽卡、Unicard,而純網銀LINE Bank(連線銀行)有簽帳金融卡「快點卡」,最大特點在於持卡人可自行切換權益,依照當下消費類別來選擇適合的回饋方案。
國人旅遊新寵大洗牌,根據兆豐銀行統計,第二季海外刷卡消費,相較第一季增幅最高的國家,由瑞士以280%成長幅度居冠,遙遙領先排名第二名的韓國(成長26%)及第三名的澳洲(成長25%);反觀國人最愛的日本簽帳金額竟意外下滑6%,推估可能是受社群傳言影響,使民眾轉移旅遊目的地,加上日圓對新台幣走弱,導致刷卡消費金額衰退。
稅款、旅遊、與消費潮三大利多助攻6月刷卡表現,多數銀行雖受綜所稅延至7月入帳影響,金額較去年同期減少,但五大發卡行公布6月簽帳金額仍高達2,799億元,國泰世華銀行以685億元穩坐「刷卡王」寶座,上半年累積總簽帳逾3,871.3億元同樣居冠;中信銀行6月以671億元排名第二,及台北富邦銀行510億元、玉山銀行495億元、台新銀行438億元,分居三、四、五名。
國人消費力持續強勁,銀行局主秘張嘉魁公布,5月國人信用卡簽帳金額達3,718億元,較上月減少15億元,主要有二大因素,包括端午節連假工作天數減少、部分刷卡金額延後入帳、綜所稅延至6月底,6月可望回升,不過,今年前五月刷卡量達1兆8,562億元、年增4.3%,仍創史上同期新高。
國人消費力持續強勁!銀行局主秘張嘉魁公布,5月國人信用卡簽帳金額達3,718億元,較上月減少15億元,主要有二大因素,包括:端午節連假工作天數減少、部分刷卡金額延後入帳、綜所稅延至六月底,六月可望回升,不過,今年前五月刷卡量達1兆8,562億元、年增4.3%,仍創史上同期新高。
暑期旅遊旺季到來,雖帶動信用卡刷卡量成長,公股銀行指出,由於疫情結束後所帶動的報復性出遊潮,逐漸趨緩,預期7月、8月信用卡簽帳金額及筆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將僅微幅成長或持平的表現。
5月母親節消費旺季,國人持續刷爆,根據五大發卡行公布的5月信用卡簽帳金額達2,622億元、累計前五月衝1.3兆元,雖然去年基期居高,但國泰世華、中信、玉山銀行仍維持年成長,國泰世華以631億元拿下5月刷卡王,中信銀629億元排名第二,台北富邦、玉山、台新銀行分居三、四、五名。
國人4月、前四月刷卡量再創史上同期新高。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12日公布,4月國人信用卡簽帳金額達3,733億元,創史上同期新高,前四月刷卡量達1兆4,844億元、也是史上同期新高、年增5.48%,王允中表示,4月是消費淡季,會創新高應與民眾消費習慣改變有關,代表國人已習慣刷卡支付,因此年創新高。
根據金管會統計,八大公股銀行今年首季信用卡發卡量大減近4成,除了臺灣企銀與土地銀行外,其他銀行第一季發卡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呈現下滑趨勢,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年減幅約6成,第一銀行年減4成,兆豐銀行、臺灣銀行也均年減逾1成,合庫銀行年減幅個位數。公股銀行主管強調,主要是因應詐騙猖獗,暫停於社群網站、平台投放非實名制廣告,因此第一季發卡數較去年同期減少。
海外旅遊、國內電商消費動能強勁,五大發卡銀3月簽帳金額持續成長,累計首季刷卡量更逾7,000億元,接著國銀針對母親節消費商機、繳稅需求及暑期旅遊商機祭刷卡優惠搶市,預期日、韓旅遊卡及國內餐飲和賣場等消費將成主戰場。
農曆春節假期加持,國銀2月信用卡簽帳金額大爆發。去年2月全台國人刷卡金額3,218.4億元,已刷出史上新高,今年在春節假期加持下,五大發卡銀2月刷卡金額均創史上同期新高、上衝2,800億元,預計整體刷卡量可再創史上同期新高。
金管會13日公布1月國人刷卡簽帳金額3,386億元,創歷年1月次高,未能刷新去年同期史上最高紀錄。
公股銀行衝刺信用卡業務,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去年底,包括第一銀行、兆豐銀行及華南銀行流通卡數均逾百萬張,隨簽帳金額增加,信用卡獲利也成長,去年公股銀信用卡收益,由兆豐銀行13.28億元居冠,其次華南銀行12.02億元。
國人2025年單月刷卡動能維持3,000億以上,就各家官網來看,已公布的29家發卡機構刷卡量達3,316億元,較去年元月衰退約1成,仍維持在3,000億元水準,其中,中信銀以刷卡量555.1億元、發卡6.3萬張,拿下雙冠王寶座,前五大發卡行中信、國泰世華、北富銀、玉山、台新銀的刷卡量就達2,355億元,占整體7成。
在海外旅遊與消費熱潮帶動下,國銀2024年12月單月刷卡金額衝高,推升全年刷卡量可望突破4.6兆元,再創新高紀錄。「刷卡王」中信銀行全年簽帳破8,000億元至8,053億元,國泰世華銀行7,630億元居次,第三名玉山銀行6,159億元,第四名台北富邦銀行也首破6,000億元大關、至6,074億元,為成長最多的銀行,台新銀行則以5,178億元排名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