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剪黏的搜尋結果,共89筆
台南府城昔日重要水脈德慶溪由東至西蜿蜒市街,沿著德慶溪水域形成聚落、信仰,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串聯德慶溪周邊6間宮廟,舉辦「走溪路、看功夫」尋找府城工藝風景,讓民眾循著舊河道走入廟埕,欣賞石雕、泥塑、彩繪等工藝品,讓大家更容易親近傳統工藝。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丹娜絲颱風及0728豪雨造成台南市多處文化資產災損,尤其北門區國定古蹟南鯤鯓代天府的屋脊剪黏,以及歷史建築北門嶼陳家古厝的屋面與屋架均損壞嚴重。文化部長李遠29日南下現勘時,宣布已核定補助台南市辦理文化資產災後搶修及復建計畫共19案,合計2億元,期盼明年底之前完成修復。
「笨港五湖四海宴」工藝展步入第12年,今年集結114名老、中、青傳統工藝師,端出涵蓋木雕、粧佛、剪黏、交趾陶、紙雕、彩繪、十字繡等108道作品,其中包括遠從馬來西亞而來的盤金彩作,表達對媽祖崇高的虔誠敬仰,中秋連假在北港南陽國小展出,甚至吸引德國遊客前來朝聖。
「笨港五湖四海宴」工藝展今年步入第12年,今年集結114名老、中、青傳統工藝師,包括木雕、粧佛、剪黏、交趾陶、紙雕、彩繪、十字繡等108道作品,其中包括遠從馬來西亞的盤金彩作,表達對媽祖崇高的虔誠敬仰,中秋連假在北港南陽國小展出,甚至吸引德國遊客來朝聖。
從一介素人到成為獨當一面剪黏泥塑匠師,44歲林秉賢走了13年,確定要專職投入剪黏領域後,毅然辭掉從事10年的工業設計工作,去年蓋了人生第1間廟「佳里吉和堂」,今年還承接南鯤鯓代天府古蹟修復工程;40歲公務員戴瑋志學剪黏、泥塑各5年,累積10年功力利用閒暇接案,「投注傳統工藝,幫我實現自我」。
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土水修造技術(瓦作)」保存者傅明光於9月16日辭世,享壽86歲。文化部長李遠今(30)日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由傅明光兒子傅宏智代表受贈。李遠表示,傅明光對於古蹟、歷史建築等土水修造技術保存具有重要貢獻,備受各界崇敬,長年致力於投入傳承及推廣工作,精神令人感佩,其辭世留給世人無限感念。
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土水修造技術(瓦作)」保存者傅明光昨(16)日辭世,享壽86歲,文化部長李遠今(17)日早上趕赴新竹傅明光靈前致意,並向家屬表達深切哀悼與不捨,並表示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請文化資產局全力協助家屬治喪事宜。
客家國寶級瓦作匠師傅明光司阜16日傳出辭世消息,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表達深切不捨與哀悼之意,並表示傅明光司阜一生對客家傳統建築文化與工藝傳承貢獻良多,客委會將全力協助家屬,並將頒贈旌揚狀予以表揚。
又到了農曆七月「民俗月」,您是因為這個月份的各種禁忌與傳聞,即便日子正常如往昔,仍感覺內心有股莫名的揣揣不安?是說無論有無信仰、信仰為何,都不脫一個道理,就是「心安人平安」,為您整理全台10大特殊宗教建築,這些地點不但充滿聖潔正氣,甚至美麗如天堂,趁著周末休假到這些地方走走,讓美麗的聖光撫慰不安的心靈吧!
臺南向來以歷史底蘊與人文風貌著稱,近年在手作產業與文化創新推動下,更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從傳統工藝延伸至設計美學,臺南正透過手作能量與文化色彩,形塑在地產業新價值,並為地方創生注入活水。
雲林縣台西鄉藝術家丁仁桐以各宮廟符咒為發想,創作40餘幅「符咒畫」,其中最大一幅「閤家平安」長116公分、寬144公分,超大型符咒看起來充滿「神力」。他表示從小就接觸宮廟文化,因此對符咒印象深刻,這些創作將於本月5日至16日在縣文觀處展覽館展出,希望讓更多人了解符咒文化。
台南市從2022年起首創「宮廟博物館」認證,彰顯宮廟文化資產價值,迄已有7間廟宇獲得認證,長年傳承「七娘媽生 做十六歲」成年禮民俗,且擁有工藝資源豐富的開隆宮,23日成為第8間獲授證的示範宮廟。
嘉義縣又現新景點!由嘉義縣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工藝交趾陶類保存者、嘉義文化獎得主謝東哲一家耗時8年打造的「海賊庄休閒農場」,本周六23日起試營運,多彩特色城堡建築,不但用500多萬片馬賽克剪黏磁磚拼貼牆面,象徵大航海時代的三桅帆船上還坐著媽祖神像,展現在地信仰與台灣大航海時代風華過往。
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迄今授證41名,1日再新增3人,分別是侯順政的風箏傳統工藝、蔡炯容的粧佛技術、林山田的大木作技術,由縣長張麗善於文化觀光處展覽廳親自授證,隨後舉行21位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的作品聯展,展期至13日。
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迄今授證41名,今(1日)再增3人,分別是侯順政的風箏傳統工藝、蔡炯容的粧佛技術、林山田的大木作技術,由縣長張麗善於文化觀光處展覽廳授證,隨後舉行21位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的作品聯展,展期至8月13日。
金門夏日最大海灘盛典「2025金湖花蛤季」今(28)日正式開跑!上午在成功出海口舉辦首波活動「千人放流蛤苗」,並為全新打造的地景裝置藝術「超巨花蛤」舉行啟用典禮,吸引大批親子、社區居民及觀光客熱情參與;主活動將自7月19至27日於八二據點接力登場,包括舞蹈大賽、金Chill演唱會、花蛤小天使與歌唱大賽決賽,以及各式海灘、水上活動,定要讓民眾嗨翻一夏!
今年嘉義市建城321年,市政府文化局20日舉辦《大工藝嘉-嘉義市工藝展》,展出交趾陶、木雕、剪黏、石雕、藤編、粧佛與毫芒雕刻等作品,市長黃敏惠頒發首屆「嘉藝獎」表彰8位嘉義市無形文化資產工藝保存者,展現嘉義的軟實力。
金門金湖鎮公所2023年在復國墩漁港上岩盤設置之巨型「嗆蟹」地景裝置藝術,吸引大批人潮相繼前往朝聖拍照;今年加碼於成功海邊打造出1顆高3米、寬4米、厚約1米的超巨大「花蛤」雕塑,目前雖離完工仍差一小步,但已有不少路過之遊客爭相合影,為當地再添一處網紅打卡景點,也為金門觀光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