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包承柯的搜尋結果,共103筆
針對川習會未觸及台灣問題。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受訪指出,這並不代表台灣問題不重要,而是雙方選擇先處理急迫的經貿矛盾,為未來更高層次的戰略對話鋪墊。
「習川會」30日在韓國釜山登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會談時未提及台灣議題,引發輿論熱議。學者分析,台灣議題涉及中國核心利益,不適合在第三國討論,這次會晤是川普重返執政後與習近平「重溫」(rewarm)友誼,是中美關係好的開頭,也為明年開局的「十五五」規劃,創造穩定外部環境。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在韓國釜山舉行「川習會」,這是川普展開第二任期後,中美元首首次面對面會談。歷時約1小時40分鐘的會談,聚焦經貿議題,未觸及台灣問題。對此,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受訪指出,這並不代表台灣問題不重要,而是雙方選擇先處理急迫的經貿矛盾,為未來更高層次的戰略對話鋪墊。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23日公布,會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稿,且在公報提及,會議提到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兩岸學者認為,本次涉台內容文字簡短平穩,且涉台部分點到為止,顯示大陸對台政策基調沒有重大變化,將進一步觀察2026年「兩會」公布的具體政策行動。
針對賴清德總統2025年雙十國慶演說,大陸資深涉台學者李振廣觀察,比起之前的兩岸論述雖然言辭收斂許多,但對大陸的敵意與對抗姿態卻絲毫未減。學者包承柯指出,兩岸和平穩定的核心仍在「九二共識」,且從演說中絲毫看不到遞出和平橄欖枝的信號。大陸外交部和國台辦皆嚴詞批判,稱以武謀獨、以武拒統,只會將台灣拖入兵凶戰危的險境。
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發表雙十演說,其對大陸政策立場、軍事舉措令各界關注。大陸涉台學者包承柯評論,賴清德台獨分裂立場未改,提升國防軍費對抗大陸屬 「痴心妄想」,兩岸和平穩定的核心仍在「九二共識」,且從演說中絲毫看不到遞出和平橄欖枝的信號。
中美元首19日進行「川習通話」,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平台上表示取得許多議題進度,將與習近平在10月APEC高峰會見面。台灣學者表示,通話內容沒有提到台灣問題,但雙方不可能不提及,顯示台灣議題與中美洽談關稅貿易、芬太尼之下,屬於關鍵但不急迫,在目前雙方有一定程度共識朝和緩關係走的當下,不需要強調分歧。
中美元首19日晚間進行「川習通話」。美國總統川普在個人社交平台上表示很多議題都取得進度,將與習近平在稍晚10月APEC高峰會見面。大陸學者認為,中美兩國領導人希望穩定格局是會談的基本共識,從兩人6月加上此次通話來看,發展中美關係與管控台灣問題成為基調。
北京3日上午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年閱兵,是其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閱兵儀式,展示多款新型軍事裝備與武器。多位國際專家認為,中國本次閱兵不僅為了展現軍事實力,更希望向世界表明其科技成果,以及抗衡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的信心。
綠營力推大罷免結果遭遇大失敗。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解讀,如果說2024年總統大選賴清德以40%民意贏得「保留的支持」,這次民意的轉折點非常清晰,透露民進黨的「反中抗中」牌失靈,更多的人否定這場罷免動員的正當性。但他也提醒,這次的民意只是趨勢之一而已,尚不足以改變賴政府的兩岸政策,還有明年的九合一選舉尚待觀察。
綠營力推大罷免結果遭遇大失敗。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解讀,如果說2024年總統大選賴清德以40%民意贏得「保留的支持」,這次民意的轉折點非常清晰,透露民進黨的「反中抗中」牌失靈,更多的人否定這場罷免動員的正當性。但他也提醒,這次的民意只是趨勢之一而已,尚不足以改變賴政府的兩岸政策,還有明年的九合一選舉尚待觀察。
大陸商務部9日公告將8家台灣實體列入兩用(軍用、民用)物項出口管制名單,大陸國台辦稱,這是對台獨謀獨挑釁的嚴正警告。對此,大陸學者認為主因是中美情勢下,大陸官方加大兩用物項出口管制的趨勢,進一步控管如稀土從台灣轉出口流到美國,但也與近期兩岸關係緊張的反制台獨因素有關,被列入黑名單的8間公司,大多與台灣軍工企業有直接聯繫。
副總統蕭美琴就北京將賴清德總統與她貼上分裂主義者標籤,表示要捍衛台灣的憲法,也就是《中華民國憲法》,被解讀釋出遵守「憲法一中」原則的善意。不過,大陸學者認為,即便民進黨政府釋出一中原則態度,其黨綱仍維持台獨理念,錯亂矛盾讓人無法理解,必須實質改變放棄台獨黨綱,回到承認「九二共識」下的一中原則內。
第17屆海峽論壇15日於廈門登場,在此前夕,大陸官方12日公布最新兩岸金融合作措施,包括支持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台資板」創新升級、鼓勵更多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等。
5日晚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和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觀察,台灣問題仍是中美關係的關鍵,但川普本人對台海採取「不聞不問」的態度,雖然其他美國官員有不同的說法,但現在還看不出川普政府的政策走向。對於未來是否能樂觀期待中美關稅協商結果?包承柯認為,在元首領航下,中美避免走向對抗。
6月5日晚間,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和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指出,這次通話有三個觀察指標,包括:一、台灣問題仍是中美關係的重中之重,二、川普總統從上任至今,在過去的5個月時間裡,並沒有過度利用台灣問題來挑釁中國大陸,三、中美領導人向對方遞出橄欖枝,發出訪問邀請,讓中美關係走向穩定發揮非常關鍵的作用。
在中美關稅談判擱淺的大背景下,中美兩國元首5日晚間終於通話,這是否意味外界可對中美關稅協商抱以樂觀期待?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認為,具體問題很難在領袖層級的對話中討論,一定是交由底下的官員來處理,但至目前中美領導人在大方向上達成一致共識,「要避免走向衝突、避免走向對抗。」
美國總統川普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5日晚間通電話。以往都是中方要求美方勿挑釁台海,但昨天是習主席呼籲,「不要讓少數台獨把中美帶入險境」,這是個新說法,而川普表示十分尊重習近平,美中關係十分重要,重申對一中政策的尊重。這是否意味著,將重現中美「共管兩岸」?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認為,川普本人對台海採取「不聞不問」的態度,其他美國官員雖然有不同的說法,現在看來還不足以說明川普政府的政策走向。
大陸國台辦今(5)日宣布,將「嚴懲」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父親沈土城所經營的台灣兆億公司,禁止其與大陸組織、企業或個人進行任何交易與合作,並可能採取進一步措施。對此,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也透露,陸方對政治態度不這麼明朗的台灣人,未必需要以清晰手段處理,要在大陸賺錢致富可以,但不要去養台獨。至於「不斷叫囂台獨分裂的人」,大陸仍不會手軟,也必定祭出反制措施。
總統賴清德20日就職滿周年並發表談話,提到「17項國安因應策略」,並暗指陸方為「侵略者」,但仍表達願與大陸交流合作。對此,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晚間回應,「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協商對話才有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