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卓內閣的搜尋結果,共369筆
前總統蔡英文的想想論壇日前發表兩篇有關能源議題的文章,被認為在幫其非核家園方針辯護。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認為,賴清德在大罷免後一蹶不振,蔡英文看透賴難有起色,所以重開想想論壇,自己為能源政策作論述,顯然她覺得賴不行了。近日蔡的發文按讚數,也是賴的好幾倍。
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計畫,將於「台灣週」活動進入一波高潮,集思廣益找出資產管理中心的新對策。此一卓內閣施政以來的代表作,對於提升台灣金融發展乃至推動轉型頗受期待,惟在掌握天時與地利配合的條件外,亞資中心最重要的成功關鍵還在於人和。
財劃法修法爭議持續延燒。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批評,行政院剋扣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嚴重影響地方運作,甚至波及教育、社福及基礎建設等重要支出,為防止中央恣意侵蝕地方財源,國民黨團已提案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要求114年度補助款不得少於去年8月30日核列金額,並將計畫型補助款補助比率納入法制,規定不得低於過去十年同財力級次縣市、同類型計畫的平均值。
自賴總統去年5月就任以來,台灣內外部情勢都發生劇烈變化,但賴政府在法理上藉「新兩國論」、文化上藉「去中國」推動務實台獨路線,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內部更與兩個在野黨激烈對抗,對國民黨立委發動全面性大罷免,最後不但以大失敗告終,賴總統個人、卓內閣與民進黨支持度全部跌入谷底。
自賴總統去年5月就任以來,台灣內外部情勢都發生劇烈變化,但賴政府在法理上藉「新兩國論」、文化上藉「去中國」推動務實台獨路線,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內部更與兩個在野黨激烈對抗,對國民黨立委發動全面性大罷免,最後不但以大失敗告終,賴總統個人、卓內閣與民進黨支持度全部跌入谷底。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釀災,行政院長卓榮泰9月30日到立院報告稱,除全力協助災區復原,必要的檢討、究責也將展開。但外界仍質疑不斷。藍委王鴻薇直言,當年八掌溪事件游錫堃辭職負責,莫拉克風災時劉兆玄內閣總辭,卓榮泰內閣到底是多有自信,才能如此穩如泰山無人負責?
卓內閣2.0執政環境受關稅、天災等考驗,行政院長卓榮泰9月30日在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時,拋出三大重建,要重建產業布局、災區復原、社會信任,加強兩院朝野溝通合作。他也同時證實談判團隊在美進行最後關鍵溝通。
立法院進入預算新會期,行政院長卓榮泰9月30日赴立院進行施政報告,為闖關明年度總預算,卓揆規劃預算動能與AI建設兩大金字塔,短期規劃半導體至2028年要新增2.8兆產值,長期盼望AI產業2040年創超15兆產值。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生溢流,造成嚴重災情,許多外地民眾自告奮勇,帶著圓鍬、鏟子、雨具,在教師節連假前往光復鄉加入救災行列。媒體報導一些計程車司機也會掏錢資助志工救災,這種同島一命的人情,感人甚深。所以災難來臨時,人間可見真情,但是,相較於政客在災難面前爭功諉過的情景,讓人看到台灣人民有情,官僚無情的反差景象。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生溢流,造成嚴重災情,許多外地民眾自告奮勇,帶著圓鍬、鏟子、雨具,在教師節連假前往光復鄉加入救災行列。媒體報導一些計程車司機也會掏錢資助志工救災,這種同島一命的人情,感人甚深。所以災難來臨時,人間可見真情,但是,相較於政客在災難面前爭功諉過的情景,讓人看到台灣人民有情,官僚無情的反差景象。
為了報復南非政府片面將我國代表處更名、降等,並逼迫我駐處遷離首都,賴政府祭出晶片禁令作為外交武器,經濟部9月23日預告輸往南非的晶片等47項貨品應先經核准,此項措施還被外媒評為我國「罕見強勢」,但只隔兩天,經濟部25日上午髮夾彎,表示在與外交部討論後,決定暫停此項預告程序。
為了報復南非政府片面將我國代表處更名、降等,並逼迫我駐處遷離首都,賴政府祭出晶片禁令作為外交武器,經濟部9月23日預告輸往南非的晶片等47項貨品應先經核准,此項措施還被外媒評為我國「罕見強勢」,但只隔兩天,經濟部25日上午髮夾彎,表示在與外交部討論後,決定暫停此項預告程序。
賴政府近來因普發現金再掀亂局,從最初高喊「違法違憲」,到726與823大罷免大失敗後突然改口,說是為了「振興經濟」,前後矛盾,重創公信力。行政院長卓榮泰甚至一度考慮設「不領取」選項,頗有測試「忠誠度」的意圖,更成為全民笑柄,連綠營也打臉,顯露出卓內閣施政的荒腔走板。
賴政府近來因普發現金再掀亂局,從最初高喊「違法違憲」,到726與823大罷免大失敗後突然改口,說是為了「振興經濟」,前後矛盾,重創公信力。行政院長卓榮泰甚至一度考慮設「不領取」選項,頗有測試「忠誠度」的意圖,更成為全民笑柄,連綠營也打臉,顯露出卓內閣施政的荒腔走板。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公布最新民調,賴清德總統32.7% ,歷史新低;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賴清德總統聲望遭遇空前打擊,民怨如火山持續噴發,「四個調整」,也沒發揮預期效果。換算下來,當前不贊同賴總統執政表現的人已多過贊同的人近五百萬人左右。
地方首長13日為財劃法齊聚行政院,會前、會中持續表達出爭取原本應有預算的強硬立場,而卓揆會後堅持球在立法院手上、應負責錯誤公式,整體事件成為卓內閣2.0攻防、甚至是明年地方縣市長選舉的前哨戰。
賴清德政府啟動微幅內閣改組後,行政院祕書長張惇涵新官上任,馬上展現「戰鬥內閣」新氣勢,為強化政院溝通與媒體攻防力,下達新指令,要求各部會1天3次通報時事、2小時內回應定調,火速回報、即時反應成為新常態。不過,國民黨團書記長羅智強狠酸,民進黨官員失言第一名就是賴清德總統。
823大罷免失敗後,有民調顯示民進黨的政黨滿意度被藍白超車。積極爭取2026年民進黨台南市長提名的綠委林俊憲今(10)日接受媒體專訪時坦言,若黨支持不好,縣市長選舉一定會連敗,過往民進黨政黨支持度隨便贏國民黨10幾%,大罷免幾乎被逆轉,這是重大警訊,所以現在應優先幫黨把氣勢拉上來。
大罷免大失敗,民進黨雖稱是公民自發,但綠委黨團卻辭去6長,還發生逼退總召柯建銘未果風波;卓榮泰內閣也因應民怨,作出更換閣員動作。有意參選台南市長的綠委林俊憲今受訪,談到總統賴清德的休養生息說時表示,之前一直在沒有好好做事的時間,現在卓內閣正式「進入補考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