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反中情緒的搜尋結果,共58

  • 網po遊韓佩帶「我是台灣人」徽章掀話題   韓媒關注

    網po遊韓佩帶「我是台灣人」徽章掀話題 韓媒關注

    南韓政府自9月29日起至明年6月30日止,允許3人以上的中國大陸團體旅客得以免簽證入境,吸引更多陸客前往觀光。然而,南韓社會仍存在反中情緒。因此,有些到南韓旅遊的台灣人興起別上「我是台灣人」徽章,韓國《中央日報》、Newsis等媒體近日報導了這個現象。

  • 社評/柯克之死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社評/柯克之死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美國保守派政治運動家柯克遇刺身亡,川普總統讚頌他為「殉道者」,更加強對「激進左翼」的打擊力道,把「反法西斯運動」列為境內恐怖組織,並授權聯邦政府調查其行動與組織成員,甚至不惜違憲之虞動用聯邦軍隊震懾左翼反抗行動。

  • 旺報社評》柯克之死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旺報社評》柯克之死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美國保守派政治運動家柯克遇刺身亡,川普總統讚頌他為「殉道者」,更加強對「激進左翼」的打擊力道,把「反法西斯運動」列為境內恐怖組織,並授權聯邦政府調查其行動與組織成員,甚至不惜違憲之虞動用聯邦軍隊震懾左翼反抗行動。

  • 台灣牌 兩岸均須反思

    台灣牌 兩岸均須反思

     「台灣牌」已成為美國政策工具箱中價格低廉,但效益高、風險低的利器。美國在台協會(AIT)以不具名方式,批評大陸扭曲《開羅宣言》等二戰期間重要文件,意圖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就是典型的操作。美中博弈結構下,任由美國操作「台灣牌」,台灣會是最大輸家,大陸次之,美國則是唯一贏家。兩岸應敞開心胸,嚴肅思考相關問題。

  • 旺報社評》評AIT台灣定位問題談話系列一:台灣牌 兩岸均須反思

    旺報社評》評AIT台灣定位問題談話系列一:台灣牌 兩岸均須反思

    「台灣牌」已成為美國政策工具箱中價格低廉,但效益高、風險低的利器。美國在台協會(AIT)以不具名方式,批評大陸扭曲《開羅宣言》等二戰期間重要文件,意圖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就是典型的操作。美中博弈結構下,任由美國操作「台灣牌」,台灣會是最大輸家,大陸次之,美國則是唯一贏家。兩岸應敞開心胸,嚴肅思考相關問題。

  • 習近平出席APEC峰會?韓總統特使洩口風

    習近平出席APEC峰會?韓總統特使洩口風

    韓國總統特使、前國會議長朴炳錫26日,在北京的韓國駐中大使館與韓媒記者團座談時表示,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訪韓,出席10月在慶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第3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 肯亞親中 非北約盟友身分受挑戰

    肯亞親中 非北約盟友身分受挑戰

     東非國家肯亞總統魯托(William Ruto)去年6月拜登任內出訪華府,他是十多年來第一位做國是訪問的非洲領導人。不僅如此,肯亞也成為美國的「主要非北約盟友」(Major Non-NATO Ally,MNNA),讓它可以取得先進的軍事科技和訓練,並且能夠與五角大廈進行深層的合作,肯亞是第一個漠南非洲國家獲得這個身分。拜登總統的這項決定,在當時被視為是美國對抗中國與俄羅斯在非洲大陸擴大影響力的一項戰略協同(strategic alignment)。

  • 嚴震生專欄》肯亞親中 非北約盟友身分受挑戰

    嚴震生專欄》肯亞親中 非北約盟友身分受挑戰

    東非國家肯亞總統魯托(William Ruto)去年6月拜登任內出訪華府,他是十多年來第一位做國是訪問的非洲領導人。不僅如此,肯亞也成為美國的「主要非北約盟友」(Major Non-NATO Ally,MNNA),讓它可以取得先進的軍事科技和訓練,並且能夠與五角大廈進行深層的合作,肯亞是第一個漠南非洲國家獲得這個身分。拜登總統的這項決定,在當時被視為是美國對抗中國與俄羅斯在非洲大陸擴大影響力的一項戰略協同(strategic alignment)。

  • 中韓似緩和 港媒:缺互信矛盾多

    中韓似緩和 港媒:缺互信矛盾多

     韓國總統李在明上任後,推動所謂「實用主義外交」,讓中韓關係出現些許改善。韓國6日宣布,將從9月底起對中國大陸團體旅客實施免簽政策,預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將參加11月在韓國舉行的APEC峰會。香港《星島日報》分析,中韓雙方雖有交流,整體關係仍不穩定。缺乏互信、矛盾不少,中韓關係可說是邊走邊看,稍有不慎就可能再度惡化。

  • 面對新民意 劉世芳知所進退

    面對新民意 劉世芳知所進退

     賴政府近來屋漏偏逢連夜雨,先是自作自受迎來726大罷免大失敗,又有丹娜絲風災及後續豪雨重創中南部,中央政府救災表現疲弱無比。整個綠營執政團隊表現可謂荒腔走板,個別部長「幹話連連」,民間滿是怨聲載道,實應有人下台對民意負責,內政部長劉世芳難卸其責。

  • 外媒關注結果 對賴政府中期公投

    外媒關注結果 對賴政府中期公投

     台灣大罷免行動引發國際媒體關注,外界普遍視之為賴清德任期走向的分水嶺。CNN、《朝鮮日報》等外媒指出,罷免結果將直接影響賴清德的國防與外交施政空間。另外,在一場國際座談會中,台大教授李念祖指出,民眾對政治領袖過度依賴,已成為台美共同的挑戰。

  • 館長喊「都是中國人」:幹嘛當美國的狗?嗆1句酸爆青鳥

    館長喊「都是中國人」:幹嘛當美國的狗?嗆1句酸爆青鳥

    網紅館長陳之漢近日成為反大罷免強力戰將,726投票倒數計時,國民黨主席朱立倫20日邀館長座談。館長直指台灣長年被意識形態綁架,民進黨反中搞雙標還怕人知道。館長喊「我們都是中國人,幹嘛當美國的狗?」強調這樣的認知不應被視為禁忌,而是兩岸人民可以共同討論的現實。

  • 韓國新政局》李在明掌舵南韓 迎重重挑戰

    韓國新政局》李在明掌舵南韓 迎重重挑戰

     在歷經戒嚴令引爆的180天政治動盪後,韓國迎來了新總統李在明。李在明所屬的共同民主黨也是國會的最大黨,這也意味著他將成為韓國近數十年來最具權力的總統之一。

  • 先推賴17條再拋併購論  他嗆賴像路怒症:置台灣於險境

    先推賴17條再拋併購論 他嗆賴像路怒症:置台灣於險境

    近日發生三峽重大死亡車禍,肇事原因指向78歲余姓老翁疑似路怒追車,社會熱議不斷。而賴清德就職周年前突拋出兩岸併購論,也引發討論。民眾黨副祕書長許甫直批,賴3月拋出賴17條將對岸界定為敵對勢力,520前又拋出併購論讓獨派吐血,有如路怒症的駕駛,將台灣人民置於險境。

  • 國戰會論壇》謊言與權力:G6與G2世界的裂痕(蔡鎤銘)

    國戰會論壇》謊言與權力:G6與G2世界的裂痕(蔡鎤銘)

    2025年2月,美國總統川普以「頭戴王冠」的帝王形象AI圖片席捲社群媒體,宣稱將以「美國優先」終結烏克蘭戰爭並重塑全球秩序。此景恰如20世紀二戰前捨生反納粹最有代表性的神學家迪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筆下「群體性愚蠢」的當代映照——權力者以謊言鑄造皇冠,而群眾在虛張聲勢中淪為「自願裝睡」的共謀者。

  • 國戰會論壇》晚安,祝你好運 重返紅色恐慌?(蔡炫)

    國戰會論壇》晚安,祝你好運 重返紅色恐慌?(蔡炫)

    陸配網紅「亞亞」(劉振亞)遭到移民署撤銷居留許可,因為公開在網路上宣揚武統,離境前夕在內政部前引爆陳情衝突,抗中網紅「八炯」(温子渝)與「閩南狼PYC」(陳柏源)現場要求辯論,一度造成兩方人馬叫囂推擠。然而,亞亞事件在言論自由上出現破口,武統說詞恐不在此保障範圍,趕走陸配之後,是否緊接法辦國人,如果沒有訂立標準,恐讓麥卡錫幽靈重返台灣。

  • 中研院士陳培哲75學者轟戒嚴思想降臨

    中研院士陳培哲75學者轟戒嚴思想降臨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5位學者26日發表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指出賴清德總統就任後,妖魔化大陸及以戴紅帽子激化台灣社會對立,打壓言論自由,呼籲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學者認為,兩岸要共好,至少政府應帶頭消弭反中情緒、尋求解套方式等4步要走。

  • 政局動盪之際 韓中關係將成3月韓國外交重頭戲

    政局動盪之際 韓中關係將成3月韓國外交重頭戲

    在韓國總統尹錫悅遭彈劾,導致元首外交無法正常啟動的情況下,韓中關係有望成為3月韓國外交的重頭戲。韓媒指出,隨著韓美外長會、韓美日外長會,在2月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接連舉行,3月將迎來韓中外長會、韓中日外長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