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受虐兒的搜尋結果,共72筆
高雄市林園區某幼兒園,本周二(7日)遭爆料至少10名幼童遭虐待、甚至有性騷等不當接觸,園方於昨(9)日發布聲明否認,強調外界惡意為「單純、快樂的教育環境」扣上帽子惡劣的帽子,對此高雄市議員邱于軒怒轟園方聲明「噁心至極」的睜眼說瞎話。高雄市教育局表示已掌握5名教保人員涉案,已停職調查;高雄地檢署也已主動介入偵辦。
北台南家扶中心永康服務處現有公務車均齡約12年,其中1輛18年老爺車因頻繁訪視服務、載運物資,曾發生開在半路就起火的狀況;國際獅子會300E1區2025-2026十七分區主席王程信得知後,以85歲母親名字張私名義,捐贈「吾私號」給家扶。他說,很多人是在父母過世後,基於紀念捐車,他認為在父母健康時,做出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更值得媽媽高興!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涉入京華城案,以7000萬交保,並須配戴電子腳鐐。然而柯文哲妻子陳佩琪20日在臉書發文表示,現在每天凌晨3至5點幾乎都有監控中心打電話來查行蹤,理由是收訊不良,也讓夫妻倆睡睡醒醒,都變熊貓眼。藥師林士峰表示,陳佩琪這樣子偷臭數位部無能,等下青鳥又要氣噗噗出征。
父親節即將到來,苗栗縣政府社會處感謝寄養家庭爸爸對寄養兒少無私的付出,作為無數寄養兒少生命中的燈塔以及言行的正面典範,「父愛如山、堅韌無畏」,特別向溫暖無私的寄養爸爸說聲「您辛苦了、感恩有您」縣府並持續招募新進寄養家庭加入寄家行列,共同提供寄養兒少健康成長。
台中豐原1家5口疑投資金豆遭詐騙,因錢關難過,全家3日陳屍家中,目前已組專案小組積極調查。立委廖偉翔4日痛批政府打詐無能,策略錯誤讓悲劇一再發生,只會丟出打詐儀表板自我安慰,連一般老百姓都接不住,政府若有良知,應把打詐當一回事。
41年前,湯鳳琴誤打誤撞進入苗栗家扶中心,投身弱勢家庭孩子不同階段照護工作,幫助過成千上萬個苗栗學子在逆境中爭取扭轉家庭機會,其中包括了受虐兒童寄養、貧困家庭孩童就學獎助、弱勢家庭民生物資捐助、弱勢家庭就業協助等,更造就了多位受助兒童成功轉身成為認養人,湯鳳琴即將在明年元月功成身退,她付出事蹟,將成為苗栗家扶的標竿人物。
兒虐事件頻傳,有需要安置在寄養家庭的兒少有增加趨勢,但現況卻面臨寄養家庭逐年減少,寄養兒等不到寄家;北台南家扶目前僅42戶寄家照顧55名兒少,大佳里區更已連續4年招募都掛零,「有人詢問但沒人想來」,面對既有寄養爸媽也都偏年邁,陸續面臨退休,北台南家扶急招募,盼有更多愛心爸媽加入行列。
出養童剴剴於出養過程中安置於保母家中,卻涉遭保母虐死,全案將在13日宣判,引起民眾關注,「剴剴網路媽媽群」10日舉行「終結兒虐,陪你長大」集會行動,提出加重虐童刑責等訴求,逾萬名民眾共同疾呼「保母殺人、求處死刑」、「兒虐零容忍、重判不假釋」,主辦單位也蒐集8萬餘份陳情書,將送往總統府、地方政府等要求重視兒童保護訴求。
男童剴剴遭虐死案將在5月13號一審宣判,全台各地關心兒少議題的家長與公民,10日集結於凱達格蘭大道,舉行「終結兒虐,陪你長大」集會遊行。衛福部對此回應表示,強化防治兒少虐待該部責無旁貸,刻正透過三級預防工作推動,且對此次公民團體集會活動的六大訴求,該部亦納入研議。
全國關注的男童剴剴虐死案,將在5月13號一審宣判,時值母親節,全台各地關心兒少議題的家長與公民,今日(10)日下午自發集結於凱達格蘭大道,舉行「終結兒虐,陪你長大」集會遊行。現場也有多位海外民眾自願到場響應,主辦單位「剴剴網路媽媽群」提出六大訴求,期盼政府正視兒虐問題,強化保護機制。
24歲許姓單親媽媽去年底和男友吵架後,一時想不開,竟強灌二級毒品安非他命到才出生5個月的女嬰嘴裡,導致女嬰腦病變,醫院發現女嬰尿液高濃度安毒才揭露惡行,許女坦言餵毒還稱:「這個孩子我生的,我想要帶她一起走!」桃檢偵結起訴,並建請法院從重量處有期徒刑12年,以儆效尤。
我國8到15歲兒少每4人當中就有1人面臨精神健康困擾,但獲得醫療與支持服務僅10分之1。國教行動聯盟於今(30)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將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正名為「神經多樣性」,減少標籤化,提升兒少心理健康就醫率。
當孩子出現發展遲緩、過動、特殊需求時,家長常不曉得如何教養,甚至透過打罵方式管教。衛福部統計,我國去年6080起家內受虐兒少案件中,有過動、發展遲緩等特殊需求者,就佔近2成;受虐並接受家外安置兒少中,含身障、發展遲緩等特殊需求者近3成。
閣揆卓榮泰22日下令要求各部會解凍案「一律全送出來」。但有公務員吹哨透露上級指示稱「請確認解凍報告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發送的字眼,並更新數據」。文化部次長王時思23日在立院的回應也證實確有此事,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痛批文化部長李遠演戲不臉紅,真的噁心。
1歲多男童「剴剴」遭保母虐死案,檢警調查後,發現兩名涉案保母還對另外兩名5個月、1歲大男童施暴。9日開庭,嫌犯表示有意願與被害人家屬和解,但拒絕認罪,僅承認部分輕罪。對此,名作家吳淡如發文怒斥:「她們是殺人犯!」喊話絕對不能輕輕放過。
致力兒少保護工作的台東馬偕兒科醫師洪華希製作兒虐辨識卡、兒童版驗傷診斷書、創辦線上諮詢平台,近日榮獲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主辦的「第11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兒科新銳獎。台東馬偕醫院表示,這是洪華希繼2023年獲衛生福利部「第九屆紫絲帶新銳獎」後,另一項高度肯定。
YouTube「眾量級」成員家寧,今(18日)沉默多天後首度祭出律師聲明,強調她多年以來從未參與「群海娛樂公司」事務,被外界質疑是與媽媽正式切割。對此,律師林智群不僅幫忙翻譯,更犀利點出問題,「如果要裝受虐兒,麻煩拿出金流...」。
王瞳8日現身高雄地標渴望大樓,力挺由SGCC國際賽貓聯盟與加拿大野性魅力共同主辦的「SGCC國際貓展」暨「虎斑貓同樂會公益趣味賽」。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妻子陳佩琪在臉書用228事件比喻柯文哲,還說柯文哲坐冤獄,228從未離開過。對此,民進黨團表示,柯文哲是最沒有資格說這種話,因為他都拿來當作政治消費,對不起台灣的民主。
南韓儘管政局動盪、經濟停滯,坊間仍有令人感動的真實故事。富川市前年6月啟動支持弱勢族群的「溫暖商店」計劃,一名超市老闆遇到一名失業年輕男性開口賒泡麵,他不僅立刻答應,還多給了價值5萬韓圜(約新台幣1145元)的物資,沒想到幾個月後,老闆收到男子20萬韓圜(約新台幣4581元)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