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北市交通局的搜尋結果,共169筆
悠遊卡公司自行開發的「電子票證溫室氣體盤查管理系統」為全球第一個通過英國標準協會(BSI)查核的電子票證碳盤查系統,其延伸應用的「企業員工通勤碳足跡盤查服務」,繼今年9月榮獲《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後,10月再傳捷報,一舉榮獲《第22屆國家品牌玉山獎》中的「最佳產品獎」及「最佳產品類全國首獎」雙獎殊榮;「企業員工通勤碳足跡盤查服務」兼具數據準確性與實務操作性,展現悠遊卡公司在數位創新、氣候治理與永續發展上的領先實力,成為企業推動低碳轉型的重要助力。
淡北道路工程自去年4月動工以來,被視為解救淡水塞車困境的重要建設,未料近日卻在台北市端掀起民怨。多位北市士林、北投里長及議員質疑,這條耗資數十億的新道路只是「東牆補西牆」,恐將淡水壅塞問題轉嫁給台北市民。對此,民進黨新北市議員鄭宇恩今(14)日發文回應,強調「不是雙北沒溝通,而是台北市拒絕銜接」,直指責任不應由新北一肩扛起。
一名男子近日行經台北市基隆路二段某路口發現,剛整修完的柏油路面多出一條以藍色為主的標線,十分醒目,不知是什麼用途,他拍照上網,引發網友熱議。對此,北市交通局表示,這些彩色瀝青壓花是為打造「行人友善區」,提醒駕駛經過藍、紫色標線時減速慢行、注意行人安全,區內限速30公里並禁止按喇叭,否則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0條規定,處以1200元至2400元罰款。
新北市三峽發生高齡駕駛於學區肇事釀致命意外,台北市重慶北路也發生無照長者開車上路發生車禍,長者駕駛安全議題再度受到關注。台北市交通局9日宣布,為了確保長者用路安全,攜手專家、學者與中華民國汽車駕駛教育學會,借鏡日本經驗推出為長輩設計的「高齡汽車駕駛安駕課程」,自17日起開班,完成訓練者可獲補助訓練費3000元,鼓勵更多長者參與訓練。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施工作業13日凌晨動工,原預計65天完工,不過在各單位積極配合、同時施工,僅花費16天就完成整體工程。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25日表示,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與自來水管改管工程都已完成,即日起也開始銑鋪周邊路段及畫設標線,預計29日上午6時完成施工後,基隆路、羅斯福路「正交路型」就會開始實施,呼籲用路人依照標線及交通號誌牌面行駛。
台北市交通局推動低碳城市,除建置YouBike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18日宣布即日起在大安區試辦無樁電子圍籬共享電動輔助自行車,民眾還車不必再擔心「無柱可還」,由於市府曾試辦無樁式共享自行車oBike,造成大量車輛亂停,令外界擔心oBike之亂重演。交通局強調,此次無樁式系統規範使用者只能在指定地點還車。
「智慧運輸中心規畫研討會」18日舉行,新北市交通局邀集國內外交通領域產、官、學、研專家,共同探討新北市智慧運輸中心的建置藍圖。會議聚焦導入AI技術,目的將交通管理從過去「被動應變」轉型為主動「預見問題、提前預防」的智慧化新模式,預計2026年完成建置,期望透過整合大數據與AI決策輔助,為市民打造更安全、高效的交通環境。
新北市交通局17日舉辦「智慧運輸世界大會(ITS World Congress)」分享座談會,邀請多位國內外交通運輸專家學者交流經驗與心得。交通局長鍾鳴時說,赴美參加ITS世界大會是希望掌握國際智慧交通趨勢,作為新北智慧運輸中心建置參考,同時為台灣主辦2029 ITS世界大會累積經驗,更借鏡美國城市交通管理,優化新北市交通運輸政策。
悠遊卡公司以「電子票證溫室氣體盤查管理系統」延伸應用的「企業減碳儀表板」服務,榮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頒發《第五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環境永續組》銀獎殊榮,是今年唯一獲獎的專營電子支付業者,今日由悠遊卡公司總經理陳國君代表受獎,此次獲獎,彰顯「企業減碳儀表板」服務,不僅能協助企業解決痛點,更鼓勵民眾多搭乘大眾運輸,以實際行動支持環境永續。
為考量行車安全,台北市交通局日前將部分路牌替換成內照式,但台北市議員陳賢蔚接獲民眾陳情,位於北投區承德路7段與文林北路交叉口,剛施作完成的指示路牌,竟將「洲美街」寫成「美洲街」,讓人覺得傻眼、荒謬。交通局回應,已於19日晚間請廠商前往拆除,後續會依約究責施工廠商及監造。
台北市北投區振華公園是當地居民活動和親子同樂的空間,但缺乏合適停車空間,經整修重建封閉多年後竣工,公園的附設地下停車場即日起試營運,全場共計553席開放免費停車,包括小型車405席、機車144席與大型重機4席,並自9月1日0時起收費,可望有效舒緩石牌商圈及居民停車需求。
台北市大稻埕夏日節於6日首度登場,300秒的煙火秀吸引眾多民眾前往觀賞。沒想到,竟有汽車駕駛與重機騎士將汽車及重型機車行駛至新北環河快速道路上,緩速行駛或停下觀賞,導致交通受阻。即便警車到場驅趕,仍有人繼續拍照後才離開。此誇張行徑讓當天一名經過的駕駛氣憤「沒看過煙火是不是啦」。
為降低學生及校園周邊交通意外事故,台北市交通局與教育局合作啟動交通安全教育訪視輔導計畫,預計每年訪視40至45所學校,表揚積極推動交安教育學校,市長蔣萬安30日表示,對於用心推動交通教育的學校予以肯定,教育局也應彙整成果與其他學校分享、交流。
為達到2030淨零排放目標,台北市近年積極推動綠運輸,電動公車數量逐年增加,今年將突破1000輛,充電站需求也逐漸增加,北市公運處與公車業者協商,並與台北捷運公司盤點可用土地,在捷運北投機廠內設置「電動公車共享充電站」,讓所有公車業者都能於此處充電。台北市長蔣萬安2日表示,從規畫到啟用歷經3年相當不容易,也象徵台北市推動綠色運輸的決心。
台北市的車禍多數是「左轉車未禮讓直行車先行」或「未依號誌指示左轉」等因素,台北市交通局2024年底啟動檢討計畫,優先針對台北市內曾發生「左轉車事故」的路口檢討,採用輪放式號誌時相、左轉專用時相、禁止左轉等措施,也產生初步效果,經檢討改善後,北市尚未發生左轉車造成的死亡車禍。
不少人租借YouBike代步,氣象主播魏于恬上傳影片,指她在台北騎YouBike時看到行人號誌亮起便通過路口,結果被警方攔下,開罰700元,影片曝光後引發熱議,有網友直呼「根本是陷阱」。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腳踏車屬於慢車,應依交通號誌行駛,違者依法開罰300至1200元罰款。
交通部長陳世凱日前表示無照駕駛擬修法加重懲處,台北市政府28日舉辦道安會報,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會後受訪回應,他對於無照比照酒駕樂見其成,因為刑罰比罰錢有嚇阻力,謝強調,除中央修法外,地方可加強提升警方執法檢查頻率,兩者相輔相成,更能有效防止無照駕駛。
台北市交通局研擬推出無停車樁、電子圍籬式的共享電動輔助自行車,藍綠議員22日紛紛指出,新北市曾在5年前試辦後停辦,質疑被淘汰的系統為何北市還要用,甚至憂心將重演oBike無樁式自行車違停亂象。交通局長謝銘鴻回應,電子圍籬式電輔車有土地利用便利優點,會要求業者做好規畫。
78歲老翁駕車衝撞行人與騎士釀3死12傷,台北市議員顏若芳表示,北市去年通過換照測驗的民眾與需換照人數落差甚遠,要求市府祭出檢測補助,相關健檢項目也應併入常態性老人健檢,提高便利性增加換照率。此外,民進黨宜蘭縣議員也建議各校上下學導護工作應回歸警政業務,在緊急救護可更快速。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20日晚間發生公車擦撞中央行人庇護島事故,車上2名乘客受傷,但由於庇護島大小占用車道,引發大批民眾質疑。北市交通局回應,庇護島設計並無問題;北市新工處表示,因廠商未擺放警示標誌的疏失造成意外發生,將依「職業安全衛生規定 」開罰3萬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