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灣的半導體的搜尋結果,共314筆
美國重要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於11月6日發表一份攸關台海情勢的關鍵報告:《應對中國攻擊台灣的經濟嚇阻策略》(Economic Deterrence in a China Contingency)。報告指出,美國與其盟友正將經濟制裁視為一種可能用來嚇阻中國對台動武工具並納入整體戰略規劃。
美國重要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於11月6日發表一份攸關台海情勢的關鍵報告:《應對中國攻擊台灣的經濟嚇阻策略》(Economic Deterrence in a China Contingency)。報告指出,美國與其盟友正將經濟制裁視為一種可能用來嚇阻中國對台動武工具並納入整體戰略規劃。
總統賴清德6日出席台灣機械工業公會80周年慶表示,明年國防預算將占GDP 3.32%,2030年前達到GDP 5%,政府一方面對外進行軍事採購,更重要的是要推動國防自主、發展國防工業。期盼機械業能響應政府號召,利用人工智慧、智慧化發展投入國防工業,一起來報國。
外媒《MarketWatch》報導,英國倫敦戰略研究機構Sibylline近日警告,全球正邁入多重危機可能同時爆發的關鍵時刻,2027年可能成為地緣政治、科技與經濟衝突的臨界點,一旦多個區域性緊張情勢在同時升溫,全球秩序可能因此被重塑,而在這場變局中,大陸、台灣與台積電晶片的角色成為關鍵。
台灣的半導體、代工大廠受惠AI強勁需求,下半年營收屢創高,而不排碳電力將是企業在未來拿下訂單的重點,半導體協會針對綠電需求,直指規畫的綠電容量足夠,但執行力不足,建議定期檢驗進度,學者表示,太陽光電受限土地,離岸風電融資困難且躉購費率不如以往降低投資意願。
台灣半導體協會(TSIA)23日舉行2025年會,理事長暨資深副總經理暨副共同營運長侯永清致詞指出,雖然近年在地緣政治紛擾下,台灣半導體產業前年到去年都繳出不錯的成績單,到今年底的產值將高達6.5兆元,年成長率約22%,封測製造仍保持全球第1,設計則是全球第2,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產品持續做大,才有更多的話語權。
要做記憶體,就要發展次微米技術,當時台灣的半導體公司已有許多家:台積電、聯電、華邦,及施振榮投資的德碁;剛開始大家希望用參與的方式,也有聲音反對工研院再衍生新公司。史欽泰說:我們就建議仿美國的SEMATECH(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半導體製造技術聯盟),做聯合研究中心。SEMATECH是在美國雷根政府時期,因為看到日本的競爭力很厲害,一九八四年由國家支持的民間聯合研究機構,五○%經費由政府支持,IBM、英特爾、ATT幾個大企業都參與。SEMATECH第一任董事長即是英特爾的創辦人之一,也有一任是比爾.斯賓塞(Bill Spencer),他後來做了我國行政院的科技顧問。所以我們想仿傚這個模式,由企業合資、政府各出一半。
民進黨立委王世堅過往質詢的內容,被剪輯為歌曲《沒出息》,在兩岸爆紅。國台辦說,樂見兩岸交流,但也引此歌曲經典句批,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變成「慌慌張張、連滾帶爬」。王世堅15日痛批,中國的中芯、紫光才是「連滾帶爬」,而台積電依然從從容容,未來也一定游刃有餘。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截至2024年,台灣新生兒數量已連續9年呈現負成長,少子女化使人才培育面臨「供給不足」困境;對此,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Appier獨立董事簡立峰今(25)日表示,當每年出生人口只剩10幾萬,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要維持世界第一,有其難度,未來要靠兩種人救台灣,「一是外國人,一是機器人。」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日,賴清德總統的致詞對當前國家面臨的緊要問題及因應對策著墨不少,算是一次務實的講話。其可取之處在於對於過去的偏頗做了3個「校正」:重視經濟民生、具體多於抽象、具有危機意識。但也有3個「欠缺」:中華民國主權認同、國防預算經費來源、緩解兩岸關係之道。
台股在台積電帶領下,不知不覺中漲到二六三九四.○三,對比川普四月祭出關稅,台股最慘跌到一七三○六.九七,在這半年之中,加權指數已經拉升了九○八七.○六,台股不但越過二四四一六的前波高點,而且直奔三萬點,現在大家心中最關切的是台股漲這麼多,會不會崩盤?也有人用另一種期待的心情問,台股還有什麼可以買?
日本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今(4)天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脫穎而出,可望接替石破茂,成為日本第一位女性首相。民進黨立委陳冠廷表示,前日相安倍晉三生前提出的「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理念,在高市早苗領導下極可能從個人倡議提升為國家政策的指導原則。
針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日前拋出台美晶片生產「五五分」構想,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日重申從未做出五五分承諾,也絕不會答應,我方提出擴大投資美國的「台灣模式」,在美國打造產業聚落與供應鏈合作;民眾黨主席、立委黃國昌今(3)日強調,光講這些連企業家都聽不懂的空話,其實只凸顯這個政府的空心跟無能。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近日重申推動「台美晶片產能五五分」構想,引發討論;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鍾佳濱今(1日)日受訪時強調,期待台灣半導體能在降低對等關稅、不疊加以及在232條款情況下,能夠優惠的適用,這是最主要的。
美國總統川普考慮祭出晶片新政,要求美製、進口數量1比1才免稅。外媒引述內情人士表示,該政策的終極目標是讓本土生產的晶片和進口數量一致,無法維持該比例的企業恐面臨額外關稅。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分析直言,「台灣優勢與隱憂並存」。
許多台灣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希望小孩能夠唸醫學系或是電機系,以後當醫生或工程師可以有較好的收入。不過1111人力銀行近日調查,大學念化學相關科系的受訪者,平均月薪達63280元,明顯超過主計總處調查的今年上半年經常性薪資平均數47608元,且有高達8成的人表示,不後悔當初填的志願。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衝擊台灣,而《紐約時報》22日報導指,台灣以半導體產業聞名,但台灣不僅是全球晶片供應鏈的核心,亦同時為美國最大的螺絲供應國。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表示,雖美國仍需要台灣的半導體,但美方已經想辦法把生產移回本土、甚至打造「不依賴台灣」的供應鏈。翁也指,不少撐起台灣的經濟韌性的中小企業,如螺絲釘般不起眼的物品,「若是斷了,生活一樣全面停擺」,面對高關稅首當其衝,台灣不能再等外部的善意,而是要靠自己調整政策。
賴清德總統9月20日在「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韌性台灣 民主永續」開幕式致詞時宣示,「中共若入侵台灣,絕不投降」。同一時間在武漢華中師大參加兩岸關係研討會的大陸一些重量級涉台學者的反應是,即使賴清德想要投降,大陸也絕不會接受,理由當然是目前大陸對台方針還是以和平統一為基調,不會主動對台發動戰爭。
小編今天(18)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瑞銀證券台股策略分析師陳玟瑾指出,美國今年可望啟動三次降息、共4碼,研判台灣明年也有降息空間,在資金寬鬆環境下,搭配接下來AI產業獲利向上空間期待感,台股評價雖不算便宜,但也不到昂貴地步,各機構法人對台股興致勃勃,不到全面獲利了結時。
美國總統川普在台灣時間17日被問到基於232條款的半導體、晶片、汽車、鋼鐵等關稅,直指晶片、藥品可能付出更多關稅,因利潤更高,專家提出3個關稅的情境,認為即使台灣的半導體被課徵關稅,也會有特別豁免或者緩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