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灣PMI的搜尋結果,共37筆
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發布9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PMI、非製造業NMI。9月台灣製造業PMI指數微幅回升0.4個百分點至48.3,指數仍連續四個月緊縮。但「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9月雖回升2.0個百分點至39.6,實際上已連六個月呈現緊縮,且六大產業全數回報未來展望為緊縮,反映廠商對未來景氣信心持續保守。
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發布9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PMI、非製造業NMI。9月台灣製造業PMI指數微幅回升0.4個百分點至48.3;雖指數仍連續4個月緊縮;9月未經季節調整之台灣非製造業NMI指數回升1.4 個百分點至 52.1 ,已連續7個月擴張,中經院分析,主要受惠於股市回升、科技新品上市及部分內需產業進入旺季。
川普關稅對各國的稅率尚未完全確定,台灣出口主力的製造業也陷入產業分歧現象。甫發布的國發會8月景氣燈號續呈綠燈,景氣對策信號分數月增加的1分,來自內需服務業的金融面,製造業銷售量情況轉差,成為減分項目。標普全球經濟團隊認為,目前情勢是大家對於貿易政策信心減弱,全球增長及短期景氣,暫時要由服務業來推動。
美國總和各國談判的對等關稅稅率尚未完全確定,台灣出口主力製造業也陷入產業分歧現象。甫發布的國發會8月景氣燈號續呈綠燈,景氣對策信號分數月增加的1分,是來自內需服務業的金融面,製造業銷售量情況轉差,成為減分項目。標普全球經濟團隊認為,目前情勢是大家對貿易政策信心減弱,全球增長及短期景氣,暫時要由服務業來推動。
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發布7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PMI 48.0、7月台灣非製造業NMI 52.8,呈現雙雙下跌。中經院分析,廠商觀望三項因素,1、等待對等關稅、2、半導體關稅,3、進口汽車關稅的最終結果,1日只有對等關稅公布,還有二項因素未明,使得廠商難以即時做出決策。
盤勢分析:6月下旬起新台幣走勢如雲宵飛車,6月底中央銀行出手幫助出口廠商減輕帳面匯損壓力,匯率柳樹論原則不變,等美元指數落底反彈後,新台幣就能會回穩。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90天將於7月8日屆滿,製造業考量交期與航運不確定性,業者接單與生產相對保守,中經院1日發布6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PMI再度回跌陷入緊縮,指數下跌1.4個百分點至 49.6;廠商對景氣能見度觀察的「未來展望指數」,亦回跌 1.1 個百分點至 39.8,連續第 3 個月緊縮。
中華經濟研究院2日發布4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PMI、非製造業NMI。中經院指出,觀望對等關稅政策發展以及中國大陸應對措施,4月台灣PMI中斷連續兩個月擴張轉為緊縮,指數回跌5.3個百分點至48.9,尤其人力僱用指數中斷連續11個月擴張轉為緊縮。4月台灣NMI指數回跌2.8個百分點至51.0。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指數同步轉為緊縮。
承受龐大升值壓力的新台幣,2日爆升近1元,是否開始啟動新一波的升值潮甚受關注。金融產業界與學界認為,以「元」計的升幅,難脫短期炒作嫌疑,多數企業目前面臨極大的匯率曝險,建議要在能力範圍內做好避險的安排,並密切注意人民幣為主的主要亞幣動向,「一旦人民幣出現貶值的訊號,就會帶動亞幣的回落」。
中華經濟研究院2日發布4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PMI 、非製造業NMI。中經院長連賢明指出,觀望對等關稅政策發展以及中國大陸應對措施,4月季調後之台灣製造業PMI中斷連續兩個月擴張轉為緊縮,指數回跌5.3個百分點至48.9, 人力僱用指數中斷連續11個月擴張轉為緊縮。其中,廠商對於未來展望指數驟跌23.1個百分點至36.0,創2020年2月肺炎疫情發生後最大跌幅。
小編今天(3)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台積電對美國投資計畫額外增加1千億美元(約台幣3.3兆)投資未發輝作用。
3月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從50.3降至49.0,低於49.5的共識,並退回到收縮區,顯示美國總體經濟比預期來的「軟」。台灣PMI研究團隊2日表示,這反映了「關稅擔憂」即刻正在傷害美國製造業,相對應的是3月中國製造業PMI50.5,和台灣相似的連三個月回升,呈現大陸景氣最壞的時點已經過去。
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發布3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PMI 54.2、非製造業NMI 53.8,再現去年10、11月的雙升、雙擴張。其中,經季節調整的3月台灣PMI,為連續2個月擴張,繼2月指數大升5.3個百分點,3月指數續揚0.2個百分點。
景氣走向為企業、投資人的重要指引參考,本周包括國發會發布景氣概況、台經院景氣動向調查,及中央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結果密集發布,甚受外界關注。近月來新台幣匯率趨貶、台股大盤疲弱,市場資金紛找避風港,主因川普關稅新政的干擾;但財政部統計的2月出口413.1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最佳,年增31.5%,經濟部2月外銷訂單金額494.5億美元、年增31.1%,整體優於預期,其原因與後市變化為本周總經面關注的焦點。
2月份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雙雙出現明顯變化,製造業PMI升至54.0、非製造業NMI降低為49.2。2月PMI大幅回升5.3個百分點,由上月的緊縮快速轉為擴張;2月NMI則大跌5.9個百分點,為2022年7月以來首次呈現緊縮,中斷連續長達27個月的擴張。
中國大陸市場仍是台灣產業的寄望!2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大幅回升5.3個百分點,至54.0,由上月的緊縮快速轉為擴張。
1月份的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包括製造業PMI、非製造業NMI將於10日由中華經濟研究院發布。製造出口廠商深刻體會川普政府的關稅大刀,即使搶急單也小心翼翼,加上適逢農曆春節假期,工業生產天數減少,外銷訂單、生產數量較上月衰退屬合理預判,1月台灣PMI是否能維持在榮枯線以上,考驗製造業的因應韌性。
中華經濟研究院2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2月經季節調整後的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二個月呈現擴張(50以上),惟指數微跌0.6個百分點,至50.8;非製造業NMI,12月指數續揚1.9個百分點至56.5,連續26個月擴張。
11月台灣製造業PMI、非製造業NMI雙雙回升,同時站上擴張區間,分別為51.4、54.6。中華經濟研究院2日表示,11月台灣PMI回升1.4個百分點,呈現9月以來首次的擴張,走升主因來自季調後的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皆呈現擴張加快走勢。
10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微幅回升0.8個百分點至50.0,快速扳回9月的緊縮(50以下)狀態,重現5月至8月連續4個月的擴張(50以上)趨勢。調研單位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表示,製造業10月採購營運狀況與9月相比,大致呈現持平,PMI連月上上下下,景氣燈號也月月換燈,反映出景氣好轉並不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