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同酬的搜尋結果,共158筆
衛福部推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議,賴清德總統8日表示,為了打造「健康台灣」,明年度健保總額將達到9883億元,政府再投入199億元公務預算,實質規模預計可達1兆82億元,創下歷年新高;醫護人員近年流動率偏高,主要與待遇有關。他期盼健保總額提高後,衛福部可針對較高負荷、較複雜的手術或醫療行為給予較高點值,讓給付能反映實際工作量與專業難度,改善不同工卻同酬的問題。
衛福部推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議,賴清德總統今天表示,政府為了打造「健康台灣」,明年度健保總額將達到9883億元,政府再投入199億元公務預算,實質規模預計達到1兆82億元,創下歷年新高;護理人員及其他醫療專業人員近年流動率偏高,核心原因仍與待遇有關。他期盼健保總額提高後,衛福部可調整給付結構,改善過去不同工卻同酬的問題,未來可針對較高負荷、較複雜的手術或醫療行為給予較高點值,讓給付更反映實際工作量與專業難度。也希望在2030年前,將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1/3。
衛福部積極推動落實分級醫療,然而醫師陳俊吉卻語出驚人,直言如果經濟、時間和交通許可的話,建議民眾去「醫學中心」看病。並稱待在診所,有些東西不是醫師不會或不願,而是健保限制他不能去做。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今排審年金改革相關法案,在野黨團要求停砍年金、停止踐踏公務員尊嚴,民進黨團則主張年改要永續、不該走回頭路。銓敘部長施能傑認為,若停止調降退休所得替代率,基金水庫可能會更早乾枯,而藍白陣營將全力推動法案,目標是在12月完成三讀通過,最後朝野經過近6小時激烈辯論後無共識,最後全案保留,送朝野協商。
國民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委翁曉玲明天將排審攸關停砍公教人員退休金的法案,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吳思瑤今(4)天指出,修法將造成三大不公平,包含現役公務員剝奪感大、擴大不同職業間的不公平,以及年金缺口將由全民埋單。吳特別提到,全國207萬保國民年金的長輩月領不到4千元,但公教平均月退俸是5萬395元,民進黨反對年改走回頭路。
勞動部統計,目前全台移工人數已達85萬餘人、移工轉任的中階技術人力也有4萬餘人,若再合計僑外生、白領等,外國人在台灣工作人數已逾百萬人,但仍有許多行業直呼缺工,勞動部預計30日於行政院會報告缺工改善並放寬外國人聘用,有勞團認為,應要先盤點缺工行業原因,不能一味透過放寬外國人來處理缺工。
桃園警民比1比514,排名六都第5,繁重程度不輸雙北,甚至因共同生活圈常一起跨區辦案,但警勤加給卻矮一截,誤餐費也不如竹市,民代要求加人、加薪、加福利。市警局指出,警民比已連年降低,今年也增100名警力,警勤加給會力爭跟進雙北達1.5倍,誤餐費則會衡量預算審慎評估。
為解決兒科人力流失問題,衛福部明年首度匡列249億元「兒科小總額」,保障0至6歲兒童醫療健保點值1點1元。專家指出,兒科醫師至少6成流向基層,建議兒科小總額未來可思考放寬至18歲,畢竟青少年同樣重要;衛福部表示,將視實施成效滾動式調整。醫改會則強調,只靠砸錢無法解決兒科的結構性問題,應全盤評估、重新分工兒童醫療圈。
為解決兒科醫師招募困難,衛福部明年首度匡列249億元保障兒科點值,0~6歲兒童醫療健保點值保證1點1元。兒童感染專家指出,兒科醫師訓練完,約6至7成流向基層,僅3至4成留在醫院,兒科小總額是好的措施,但只保障到6歲可能不夠,未來應思考是否放寬到18歲。
少子化衝擊下,兒科人力流失嚴重,除了住院醫師「招不滿」,年輕醫師完訓後也紛紛從醫學中心出走。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指出,目前兒科住院醫師招募狀況穩定,但今年4個兒科總醫師「都留不下來」,選擇到基層開業、不留在醫學中心,未來會繼續努力,給予合理薪資及必要調整。
台鐵公司化後,基層認為福利與待遇未實質改善。台鐵企業工會今宣布,正式提送12項勞資爭議調解,喊話資方面對長年積弊,回應員工訴求,並強調此非情緒性要求,是勞動條件的必要矯正,會依法啟動勞資爭議調解程序,並於後續採取罷工投票行動,維護會員權益。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24日報導,美國萊多斯(Leidos)公司持續與美空軍合作,進行「黑箭」(Black Arrow)小型巡弋飛彈(SCM)整合測試,並規劃進一步拓展測試載臺,納入美軍特戰司令部(SOCOM)其他機種,提升操作彈性。
成癮防治專家、前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今正式接任健保署長,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陳亮妤很年輕,但他自己也是42歲就擔任醫事處處長,當時也是莽莽撞撞,有很多的學習。他提醒陳亮妤,有許多前輩指導,不用太害怕,對於陳亮妤過去從事成癮防治、又投入公共衛生,非常令人敬佩;北榮院長陳威明也表示,新署長有個最了解健保的部長、主秘,還有最懂資訊的副署長、6核心業務組、分區業務組,這麼多頂尖人才幫忙,相信健保永續絕對不是問題。
教育部日前修正專科以上學校兼任教師聘任辦法,明定私立專科以上學校自訂鐘點費支給基準,不得低於公立專科以上學校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數額,8月1日起施行,預估至少2萬人受惠。
樂天桃猿啦啦隊「Rakuten Girls」成員琳妲(林羿禎),是隊上的大學姐,資歷長達12年。最近她上YouTube頻道,分享啦啦隊文化以及與韓籍成員的互動。
台電嘉義區處一位員工,為搶修風災後電力設施,不慎遭受電擊去世。臺電產業工會及臺電各區處工會日前發出聯合聲明,要求資方儘速釐清事故原因,避免職災再發生。產業工會還強調台電人拼命工作,非為讓政府高層用來當成「撥補臺電千億」政治大內宣素材,基層員工血汗工作不應被當成政治鬥爭籌碼。
基層村里長處理事務繁雜瑣碎,根據《地方制度法》,鄉鎮市區公所編列村里長事務補助費每月5萬元,「齊頭式平等」引發怨言,改革聲浪四起,學者一致認為,唯有透過修法,依人口數、面積、人口密度等因素劃分「事務補助費」與「村里基層建設經費級距」,才能改善「同酬不同工」現況。
龍頭台大醫院新院長出爐!國內肺癌權威、現任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余忠仁,將升任總院院長,接替即將轉任台大醫學院院長的吳明賢,預計8月1日正式生效。余忠仁回應,很榮幸接下此重任,對於近期性平事件,會加強內部教育。
醫護面臨缺工,各醫院紛紛加薪留人。台大醫院今日(4)宣布,8月起將針對住院醫師,常態性發放每月2千~2萬元獎勵金。台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表示,會依照各科別工作量,朝不同工不同酬規劃,相信住院醫師會「很有感」,預估約700人受惠。
2018年,中華女足相隔20年重返亞運4強,但集訓期間經歷的欠薪遭遇,也由隊長「八萬」王湘惠代表發聲。團結力量大,這批球員於2020年創立台灣首個由女性選手組成的運動員工會,王湘惠在理事長任內完成與男足出場費、集訓費「同工同酬」等成果,也凝聚士氣差點打入女足世界盃。走過篳路藍縷的草創期,王湘惠18日正式把理事長交棒給另一位同期戰友李綉琴,繼續推動簽署團體協約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