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吳建志的搜尋結果,共87

  • 徐榛蔚赴議會報告光復洪災 綠批甩鍋、藍喊團結

    徐榛蔚赴議會報告光復洪災 綠批甩鍋、藍喊團結

    花蓮縣議會定期大會今上午開議,議會先為光復洪災罹難者默哀1分鐘,並在1讀會後邀請縣長徐榛蔚針對光復洪災進行專案報告,徐用了1小時說明救災過程,不過徐的報告,有議員支持也有不滿,民進黨議員張美慧痛斥「甩鍋報告」,國民黨議員林玉芬則呼應徐喊團結,要求中央趕緊處理堰塞湖後續問題,否則光復鄉仍處在恐懼與危險中。

  • 花蓮迎向國際舞台 2026世界俱樂部龍舟錦標賽簽約啟航

    花蓮迎向國際舞台 2026世界俱樂部龍舟錦標賽簽約啟航

    為迎接2026年第15屆世界俱樂部龍舟錦標賽(IDBF Club Crew World Championships, CCWC),花蓮縣政府23日於花蓮縣運動休閒園區舉辦「2026世界俱樂部龍舟錦標賽簽約暨執行委員會揭牌儀式」。由中華民國龍舟協會與國際龍舟聯合會(IDBF)共同簽署邀請函,正式啟動國際賽事籌備。花蓮縣長徐榛蔚宣示:「花蓮將全力以赴,為花蓮爭光,為台灣爭光!」

  • 北海岸陣風10級!石門洞工區鐵皮亂亂飛 北觀處即時搶修

    北海岸陣風10級!石門洞工區鐵皮亂亂飛 北觀處即時搶修

    20日上午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雙重影響,北海岸風勢強勁,新北市石門洞周邊停車場整修工區因陣風達10級,造成臨時圍籬鐵皮被強風吹落、飛散。民眾在臉書社團《石門人的天地》發文提醒「鐵片亂亂飛,騎車的要更注意安全」,引起地方關注。北觀處獲報後立即通知廠商到現場搶修,趁風勢短暫減弱時完成處置,至當日下午5時前全數固定完畢,21日再派員加強安全防護,避免2次意外發生。

  • 花蓮救災8天 挖土機超人不治

    花蓮救災8天 挖土機超人不治

     花蓮縣光復洪災發生後,湧入許多「鏟子超人」志工救災,被稱為「挖土機超人」的桃園市挖土機行老闆林鴻森,在救災時因左腳被刺傷受感染,仍堅持不退,直至第8天不堪負荷才就醫,卻引發敗血症,在6日中秋節當晚不治,成為此次救災志工不幸殞命首例。

  • 郝龍斌捐60萬助花蓮救災   徐榛蔚感謝全台各界齊心馳援

    郝龍斌捐60萬助花蓮救災 徐榛蔚感謝全台各界齊心馳援

    0923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災害造成花蓮光復鄉嚴重損害,救援與復原工作持續進行中。前臺北市長郝龍斌今(4)日前往花蓮縣政府設於光復鄉的前進指揮所,當場捐贈新臺幣60萬元至「花蓮縣重大災害民間賑災捐款專戶」,由縣長徐榛蔚代表鄉親接受,立委傅崐萁、花蓮縣議員吳建志也到場見證。郝龍斌關心救災進度與第一線人員辛勞,並為所有投入救援的縣府團隊與志工打氣,肯定花蓮縣政府全力投入搶災,讓全台看見台灣最美麗的力量。

  • 傅崐萁喊國賠 卓揆:追加200億最快

    傅崐萁喊國賠 卓揆:追加200億最快

     花蓮光復鄉重災後,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在院會中宣布,將提出「丹娜絲風災特別條例修正案」,追加特別預算200億元,花蓮立委傅崐萁則喊話,國家應立即啟動國賠程序。卓揆昨強調,國賠有國賠的程序,兩者不衝突,提出追加預算可短時間執行,效率最快。

  • 與傅崐萁二度衝突!卓揆花蓮勘災憤離席: 人民等的不是這一刻

    與傅崐萁二度衝突!卓揆花蓮勘災憤離席: 人民等的不是這一刻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造成光復鄉災情慘重,災區指揮所今(24)日成為藍綠角力現場。行政院長卓榮泰上午勘災時,與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多次唇槍舌戰,從馬太鞍溪橋一路吵到光復糖廠的前進指揮所。卓榮泰最後怒嗆「人民等的不是這一刻、結束」,憤而離去;民進黨立委沈伯洋也與藍營議員爆發口角,場面火爆,最後雙方不歡而散。

  • 關稅疊加不只20%  花蓮藍民代怒批「史上最失敗談判」

    關稅疊加不只20% 花蓮藍民代怒批「史上最失敗談判」

    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台灣暫時稅率20%,須再加上該貨品原有的最惠國(MFN)稅率,並非僅20%,各界譁然。花蓮藍營今天痛批民進黨,開放美豬美牛進口、軍購,換來的卻是加碼課稅,「這是一場史上最失敗的貿易談判」,要求賴清德向全國人民道歉。

  • 遭罷團發言人「小令」提告  花蓮藍黨團回嗆:惱羞成怒

    遭罷團發言人「小令」提告 花蓮藍黨團回嗆:惱羞成怒

    罷免活動前夕,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於7月23爆料,指罷免立委徐巧芯團體「剷除黑芯」發言人「小令」劉毓雯,長年在大陸經商,罷團當時回應人民有與外國商務往來自由,遭藍營大酸「綠能你不能」。小令今前往台北地檢署提告,黨團發言人吳建志仍強硬回應,罷團翻車還怪別人,根本是罷免失敗惱羞成怒、濫告遮羞。

  • 遭爆研究納粹煽動衝突 花蓮藍黨團籲民進黨應切割八炯

    遭爆研究納粹煽動衝突 花蓮藍黨團籲民進黨應切割八炯

    花蓮罷傅行動發起人、網紅「八炯」昨天遭罷免行動的戰友、網紅「閩南狼」(陳柏源)爆料稱,他試圖仿效納粹,煽動群眾起衝突、操控情緒,讓公民運動逐漸走向極端,引起熱議,花蓮縣議會國民黨團呼籲民進黨應立即切割八炯、側翼與操弄群眾的極端份子,並停止823罷免行動,讓社會回到正軌。

  • 報復罷免花蓮議長 藍營否認

    報復罷免花蓮議長 藍營否認

     在大罷免期間,全力支持罷團的無黨籍花蓮縣議長張峻,在選後傳出藍營地方黨部發言人、議員吳建志喊出要發起罷免張峻,「報復性罷免」的傳聞、報導引起地方政壇關注,但吳建志昨否認,說媒體報導太誇張,「我本人沒有這樣打算」,張峻則表示,「問心無愧,選民自有公評」。

  • 罷傅失利還有續集?張峻遭傳將被罷免  吳建志澄清未參與

    罷傅失利還有續集?張峻遭傳將被罷免 吳建志澄清未參與

    在大罷免期間,全力支持罷團的花蓮縣議長張峻,選後傳出藍營地方黨部發言人、議員吳建志喊出要發起罷免張峻,引起地方政壇關注。不過吳建志今天受訪否認,說媒體報導太誇張,「我本人沒有這樣打算」。張峻則說「我問心無愧,選民自有公評」。

  • 林右昌頻下鄉花蓮「未催出民進黨基本盤」 地方藍、綠這麼看

    林右昌頻下鄉花蓮「未催出民進黨基本盤」 地方藍、綠這麼看

    全台首波罷免案罷團全軍覆沒,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已向黨主席賴清德請辭,由於林投票前下鄉花蓮次數高達10多次卻未有效催票,同意票數比去年綠區域立委少近2800票。藍營認為,結果顯示選民拒絕政黨操作及政治惡鬥,林下台不能解決問題,賴政府檢討才能重新走回民主正軌。綠則說,罷免非民進黨主導,同意票雖不乏綠營支持者,更多卻是經過思辨的選民,這股力量不容忽視。

  • 普發1萬現金 政院最晚7/31提覆議

    普發1萬現金 政院最晚7/31提覆議

     行政院表態不支持普發現金1萬元,被視為大罷免失敗關鍵因素之一。行政院長卓榮泰曾喊話,盼赴立院說明國家財政狀況,但對於下一步救濟行為並未說明,而該法案最後提出覆議的期限為31日。挺過大罷免的藍委王鴻薇、李彥秀昨表示,若行政院提出覆議,藍營毫無疑問一定會否決。

  • 傅崐萁罷免案未通過 藍營:是對賴政府不滿的展現

    傅崐萁罷免案未通過 藍營:是對賴政府不滿的展現

    國民黨花蓮立委傅崐萁罷免案以5成7不同意票比率確定不通過,外界原以為投票前夕返鄉人潮多為罷傅支持者,孰料開票結果卻是不同意大於同意,得票率還高於去年立委選舉4%,顯見傅崐萁在花蓮勢力穩固難撼動,藍營更直言民眾對賴政府已累積許多不滿,「投票是為集體守住國會制衡的防線」。

  • 花蓮罷免案未通過 地方分析2主因是關鍵

    花蓮罷免案未通過 地方分析2主因是關鍵

    全台首波罷免案罷免團體全軍覆沒,被視為首戰之區的花蓮,投票率不僅是全台最高,最終也以57.15%不同意票比率未通過。政壇人士認為,罷免成敗關鍵原因與民進黨祕書長林右昌頻下鄉花蓮,無形塑造藍綠對決,引起地方反感;罷團坦言,藍營普發1萬元議題貼近民生,不知如何面對處理才會吞敗。

  • 花蓮反罷免遊行 支持者踴躍集結

    花蓮反罷免遊行 支持者踴躍集結

     罷免投票日進入最後階段,國民黨立委傅崐萁25日在投票日前展現龐大組織動員,支持者徒步在市區展開反罷免遊行,並呼籲鄉親不畏風雨,都要出來投下不同意罷免票。基隆市的選前之夜則相對較冷清,民進黨祕書長林右昌並未坐鎮基隆助講,而國民黨立委林沛祥也赴凱道助陣。

  • 傅崐萁選前大遊行 支持者高喊反惡罷

    傅崐萁選前大遊行 支持者高喊反惡罷

    罷免投票日倒數中,立委傅崐萁今晚展現龐大組織動員,支持者徒步在市區展開反罷免遊行,因投票態勢緊張,國民黨縣黨部也質疑罷免行動恐將進入「買票實戰」階段,甚至出現買票價碼「一票2000元」的價格流言,呼籲選民拒絕金錢誘惑。

  • 多家保險響應善舉 捐贈微型保險助花蓮弱勢家庭

    多家保險響應善舉 捐贈微型保險助花蓮弱勢家庭

    災害發生讓弱勢家庭生活陷入困頓,有多家保險共同響應,捐贈微型保險,助花蓮縣中低收入戶、領有身心障礙補助的輕度至中度者、弱勢兒少家庭及特殊境遇家庭,得以在面對突如其來意外事故時,多一分保障,即時獲理賠資源挹注,縣府表達感謝。

  • 罷免倒數林右昌再赴花蓮「為國民黨除害」 藍喊抓賄選

    罷免倒數林右昌再赴花蓮「為國民黨除害」 藍喊抓賄選

    罷免投票日倒數中,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今再度來到花蓮,加入公民團體「守護花蓮 迎向希望」車隊掃街,林右昌持續火力全開,痛斥傅崐萁在花蓮做壞作惡、魚肉鄉民,不是不報,最後正義終將來到。國民黨則是質疑,罷免行動恐將進入「買票實戰」階段,甚至出現買票價碼「一票2000元」的價格流言,呼籲選民拒絕金錢誘惑。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