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吸入劑的搜尋結果,共41筆
肺阻塞或稱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一,在民國113年,死亡人數已超過6000人。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4日發布一項針對1240名肺阻塞者的調查報告。這些患者中,高達61%都有心血管共病,提醒患者戒菸,遠離致命風險。
花蓮風災後,各地志工前往災區支援重建,其中不少人被稱為「鏟子超人」,揮汗剷土、搬運瓦礫,場面令人動容。不過,醫師提醒,在滿是塵土與碎屑的環境工作,若沒戴口罩,長期下來可能引發呼吸道疾病,甚至讓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惡化,志工們務必要做好防護,若出現不適應盡快就醫。
健喬(4114)昨(15)日晚間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擬透過公開收購方式,以每股24元取得健亞(4130)15%至30%持股,收購金額估落在4.14~8.27億元。以健亞昨日收盤價 18.45元換算,溢價達30.08%,因溢價幅度夠大,健亞不但一開盤即跳空漲停以漲停價20.25元鎖住,且漲停委買張數持續追高,一度逼近69萬張。
新北市中和區今(10)日發生一起死亡車禍,一位55歲多元計程車駕駛吳姓男子肇事後,酒測時出現0.19mg/L,不過他供稱是事前使用含微量酒精的支氣管擴張劑「備勞喘」,同時也出示診所處方簽,抽血後顯示無酒精反應。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表示,噴霧吸入劑含有酒精與類似成分時,酒測時會出現「偽陽性」,不過只有短暫的10分鐘,透過進一步抽血也能分辨真假。
全台約200萬人有氣喘,其中約5%、10萬人為嚴重型氣喘。醫師指出,許多人過度依賴短效緩解劑,恐導致氣喘惡化,治療關鍵為「抗發炎」,呼籲民眾使用吸入性抗發炎藥、生物製劑等,才能有效控制氣喘。
全台約有200萬人有氣喘,其中約5%、10萬人為嚴重型氣喘。據統計,台灣嚴重型氣喘病人每年平均急性發作次數高達1.41次,有21.86%病人長期依賴口服類固醇。醫師示警,過度依賴「短效緩解劑」恐導致氣喘惡化甚至喪命,治療關鍵為「抗發炎」,使用吸入性抗發炎藥、生物製劑等,才能有效控喘。
37歲林先生從小就是「氣喘人」,但他自認平常沒症狀,就沒有依照醫囑規律吸藥,導致經常嚴重氣喘發作、掛急診,反而需要加重用藥治療,平常搬重物、運動、上樓梯時,還會因支氣管攣縮而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等氣喘症狀,對家人、生活、心理都造成嚴重影響。
兩岸緊張全面升溫,以及美國「對等關稅」即將上路,原屬豁免的醫藥產品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增加關稅,面對這些不確定性,台灣的戰備用藥及必要用藥如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巴金森氏症等藥量是否足夠?在在關乎民眾生命安全。國策顧問、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認為藥品應視為國家戰略物資,目前受規範的597項必要藥品存量必須足夠,有缺政府都應追蹤補足。
1位60歲男性長期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在小腿及手腕附近皮膚時常紅癢甚至起丘疹,經常感覺搔癢難耐,患處滿是抓痕,而本身又患有氣喘,咳嗽與喘也時常發作,先前使用西藥控制皮膚炎及氣喘但仍反覆發作,經親友介紹具中醫與西醫雙執照的醫師蔡宗璟診治,藉中藥調養治療1年多,症狀獲得有效改善。
專注於吸入性新藥型研發的亞證環球藥業(Asia Scientific Global,以下稱ASG)今(26)日公告研發主力藥物Beta1已完成與美國FDA的pre-IND,獲得FDA正向回覆,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提交新藥臨床試驗申請與啟動臨床一期。
藝人大S徐熙媛在日本流感病逝效應掀起全台搶打流感疫苗熱潮,繼公費流感疫苗用罄後,部分醫院自費抗病毒藥Xofluza(紓伏效)也傳出「用完了」,醫師坦言,雖然紓效伏1次2顆要價1600元,許多近期要出國旅遊者到門診諮詢,央求醫師開處方籤以便帶出國備用,需求量暴增。
衛福部在2024年3月4日取消醫療院所掛號費上限,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批評「無能又無為」,民眾憂未來「沒錢不能生病!」而40年老藥百憂解則在2024年11月退出台灣,揭露近年原廠藥出走的窘境。專家告訴CTWANT,受到藥價影響,近10年來已有13款原廠藥陸續選擇放棄台灣市場,將讓缺藥問題更惡化。
部分國人仍有除夕或大年初一「吃藥」禁忌,認為會病痛跨年或倒楣一整年,但醫師提醒,農曆過年期間,常伴隨飲食不節制,如果慢性病患者又疏忽服藥,恐讓歡樂佳節變調,呼籲健康優先勿中斷用藥,也要備妥藥,而依據健保署公告,今年處方箋領藥日期在1月25日至2月2日者,可提前於1月24日前領藥。
俗稱「小護士」的曼秀雷敦軟膏是許多家庭必備藥品,不慎割傷時,常會拿來擦傷口,不過,兒科醫師傑登表示,這款軟膏主成分是薄荷與樟腦,可用於緩解蚊蟲叮咬引起的皮膚搔癢紅腫或輕微的肌肉關節痠痛,但沒有殺菌效果,別再拿來擦傷口,且嚴禁用於蠶豆症與2歲以下幼兒,以免可能危害健康。
根據美國衛生資源服務局預估,未來新冠病毒每年將造成1.1億人感染,加上每年一波的流感疫情,潛在商機可觀中,包括合一、昱厚、永笙-KY、長聖、磐石等逾11家生技業者加速開發核酸、細胞、醣技術等治療藥物,看好有高度機會打進國際競技場。
國邑*(6875)吸入新藥L608完成澳洲一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在最高劑量下仍具有良好安全性與耐受性,且無嚴重不良反應。
國邑*23日公告,治療第一類肺動脈高壓(PAH)吸入新藥L608,完成澳洲一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在最高劑量下仍具有良好安全性與耐受性,且無嚴重不良反應。總經理甘霈表示,將積極規劃二期臨床設計。
國邑*(6875)23日公告,治療第一類肺動脈高壓(PAH)吸入新藥L608,完成澳洲一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在最高劑量下仍具有良好安全性與耐受性,且無嚴重不良反應。總經理甘霈表示,將積極規劃二期臨床設計。
台新藥(6838)27日宣布,治療眼疾新藥丙酸氯倍他索滴眼懸液(APP13007),已於美國正式開始銷售,搶攻13億美元市場。總經理兼執行長許力克表示,台新藥也密切與其他區域的各個合作夥伴積極推進APP13007藥證申請準備,拓展營運。
國人一年使用2000萬顆的降血壓藥「Aprovel安普諾維膜衣錠150毫克」年底將退出台灣市場,引發震撼。受到藥價影響,近10年來已有13款原廠藥陸續選擇放棄台灣市場,其中血壓藥是重災區,除了安普諾維膜衣錠150毫克之外,「捷賜瑞錠10公絲」及「普心寧持續性藥效錠10公絲」也在名單內,這2款藥品一年用量也達430萬顆,其他還包括憂鬱症、青光眼、過敏、止痛藥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