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周淨流入的搜尋結果,共129筆
隨著全球央行啟動降息週期,市場資金正以驚人速度湧向股市與黃金等主流資產。美國銀行首席投資分析師哈內特(Michael Hartnett)警告,雖然資金氾濫推動行情飆升,但在貨幣市場收益率下滑背景下,主流資產正陷入各自「棘手困局」。不過,面對複雜市場環境,Hartnett重申看好他的「BIG」投資組合,即是債券(Bonds)、國際市場(International)和黃金(Gold)。
由於美國通膨報告符合預期,加上就業數據較預期疲弱,重新燃起外界對聯準會(Fed)降息的預期,根據LSEG Lipper數據顯示,截至10月1日為止的上周,投資人淨買進價值491.9億美元的全球股票基金,締造去年11月13日以來最高單周紀錄。
全球總體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加密幣市場在5日爆衝,其中比特幣單日上漲超過2%,並突破12.5萬美元新高,以太幣也有超過1%的漲幅,但過去24小時有近12萬人因加密幣價格劇烈波動爆倉(保證金不足,強制平倉),總金額達3.47億美元,專家指出,此次比特幣創高有4結構性利多支撐。
全球第一大加密通貨比特幣5日再創歷史新高,價格一度突破12.5萬美元。原因除了美國政府停擺推升避險資產需求外,比特幣ETF獲得大量資金青睞、上周吸金32.4億美元,創歷來第二大單周淨流入紀錄則是另一因素。
全球第一大加密通貨比特幣5日再創歷史新高,價格一度突破12.5萬美元。原因除了美國政府停擺推升避險資產需求外,比特幣ETF獲得大量資金青睞、上週吸金32.4億美元,創歷來第二大單周淨流入紀錄則是另一因素。
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不斷,投資人資金正逐漸從股票撤出,轉向債券型ETF避險。根據統計,8月資金湧入中短天期債券ETF,最後一周債券ETF單周淨流入達113億元,連續三周吸金,股票型ETF卻因高檔震盪遭獲利了結。法人認為,主要是美國聯準會9月降息預期升溫,投資人提前卡位債券降息行情。
股市步入高檔震盪,居高思危的投資人開始將眼光轉向債市。投信指出,根據最新統計至8月初 ,非投等債已連續14周吸引資金淨流入,凸顯市場對於聯準會將降息具有高度共識。
今年以來全球短天期債券基金累積淨流入金額近1724.1億美元,是長天期債的6倍之多。法人表示,短天期債因波動度低,同樣能提供收益,脫穎而出獲得青睞,資金淨流入金額明顯優於長天期債,可見在今年高波動、政策方向難料的環境中,短天期債是實現穩定收益與波動控管兩大投資目標的最佳選擇。
在美國宣布關稅解放日後,債券市場築底回溫,其中新興債市在基本面持續轉佳且具備降息題材等優勢支持下,已迎來投資人連續逾14周淨流入亮眼成績。統計顯示,過去20年以來若在美元貶值時期投資新興美元主權債,在利差收窄的助益下,無論三個月、六個月或一年,均可獲得正報酬,新興債市投資前景看俏。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正式簽署行政命令,針對數十個貿易夥伴國實施新一輪關稅,稅率介於10%至41%之間,包括對台灣商品課徵20%稅率,引發市場震盪。法人指出,觀察近期新興亞洲資金動向,外資對韓國、台灣相對其他亞股有信心,上周買超韓股、台股分別有9.3億美元、8.2億美元,在亞股中位居一、二名,台股已連六周淨流入,反觀印度上周遭外資拋售18.4億美元,今年來淨流出110億美元,賣壓相對較重。
近期債券ETF規模已有止跌回升的態勢,顯示資金已有逐步回籠債市的跡象,也讓債券ETF規模大洗牌,觀察最新單檔債券ETF規模概況,群益ESG投等債20+(00937B)以2,289.73億元躍居債券ETF規模王,更是全球最大ESG債券ETF,其次是元大美債20年(00679B)2,284.65億元,第三大是國泰20年美債(00687B)1,900.86億元。
近日市場風險偏好情緒明顯上揚,且資金出現大轉彎,機構看好以太幣更勝比特幣。根據數據指出,加密貨幣ETF的流入量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由以太幣(ETH)領漲,7月以太幣ETF流入量創歷史新高,超越比特幣ETF的資金流入量,截至25日已達39億美元,外界甚至將以太幣譽為「數位石油」。
關稅消息混亂,加上台股、台積電分別已攻上波段新高與平歷史最高,加權指數21日高檔震盪,為穩軍心,國家隊在最後一盤拉升台積電5元,使日K線由黑翻紅守住5日線,終場加權指數跌42點收23,340點,成交量縮至近五日最低3,163億元。
川普近日接連對多國發出關稅信函,其中台灣仍未明朗,加上半導體晶片關稅進度未果,市場投資情緒持續受到干擾。法人信表示,市場不確定性居高盤旋,但在美股持續走升帶動下,上周新興亞洲維持淨流入,台股獲外資挹注10.7億美元居冠,其次為南韓、印度,外資分別買超7.1億、5.3億美元,印尼、菲律賓呈現小幅賣超,越南持平。
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為亞洲率先完成貿易談判的國家,吸引全球目光,也讓貿易不確定性進一步獲得緩解。法人表示,上周新興亞洲整體呈現淨流入,其中,台股為外資買超力道最大的市場,為27.6億美元居冠,也是連續第二周買超。菲律賓、越南則呈現小幅買超,分別為0.5億美元、0.2億美元。南韓遭拋售3.4億美元較多,印尼、印度、泰國也呈現小幅淨流出。
降息預期升溫,資金持續湧入債市。美國聯準會6月FOMC會議釋出今年可能降息兩次訊號,市場預期最快降息時點落在9至10月,帶動投資級債券ETF資金大舉流入。根據美銀引述EPFR最新統計,截至6月25日,投資級企業債基金單周淨流入擴大至46.8億美元,較前一周的28.8億美元明顯增加。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指出,長天期投資級債不僅提供穩定息收,更具備價格上漲潛力,可望成為下半年資產配置核心。
在2025年劇烈市場變動中,歐股逐漸展現抗跌與成長潛力,不僅吸引國際資金回流,基金表現亦顯亮眼,逐漸成為全球資產配置的新焦點。根據晨星基金統計,今年以來歐股基金前10大績效皆突破19%。
由於中東局勢緊張升級以及美國貿易政策持續不確定,加深投資者不安的情緒,在截至6月18日止當周,全球股票基金淨流出198.2億美元,寫下近三個月以來最大單周撤資潮。
全球資金上周轉向股市,因美國近期數據顯示通膨降溫,有助促進聯準會降息可能,加上中美貿易談判順利,蓋過中東局勢緊張的利空,增加投資人對前景信心,全球股票基金恢復吸引力,扭轉連續三周資金淨流出窘境。
全球資金上周轉向股市,因為美國近期數據顯示通膨降溫,有助促進聯準會降息可能,加上中美貿易談判順利,蓋過中東局勢緊張的利空,增加投資人對前景信心,讓全球股票基金恢復吸引力,扭轉連續三周資金淨流出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