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和平共處的搜尋結果,共674

  • 祖孫三代健走14年 健康永續家在一起

    祖孫三代健走14年 健康永續家在一起

     健康、永續「家」在一起!台灣人壽「祖孫三代健走」8日於臺北市立動物園登場,公益大使阿Ken、應援隊長台灣阿龍與中信兄弟棒球隊、臺中台壽霸龍成棒隊球員、中信飛牡蠣電競戰隊選手、Passion Sisters啦啦隊,陪伴2,000名大小朋友走出健康。「祖孫三代健走」每年以健走家庭團聚日創造珍貴的跨世代暖心回憶,14年來足跡遍及全臺,累計已走出約44萬公里,相當繞臺灣約396圈。

  • 王毅喊反對霸權霸凌:中共不怕鬼、不信邪、不怕壓

    王毅喊反對霸權霸凌:中共不怕鬼、不信邪、不怕壓

    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5日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王毅表示,大陸力爭陸美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推動陸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大國的良性互動,為大陸維護良好外部環境提供堅實保障。但他也強調,要增強鬥爭本領,運用多邊機制規則,旗幟鮮明地反對霸權、霸道、霸凌行徑。

  • 陸畫四紅線 籲美勿逾越引麻煩

    陸畫四紅線 籲美勿逾越引麻煩

     在大陸與美國元首川習釜山會晤後,大陸駐美大使謝鋒3日晚間以網路視訊方式,在上海舉行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2025年度中國運營大會交流晚宴上發表致詞。他挑明「台灣、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是中方的四條紅線」,希望美方避免觸碰這些紅線、引發麻煩;並主張對話勝於對抗,強調關稅戰與科技戰是「走不通的死胡同」。

  • 川習會後 謝鋒喊話美工商界 提「4紅線」含台灣:別越界

    川習會後 謝鋒喊話美工商界 提「4紅線」含台灣:別越界

    據大陸駐美國大使館11月4日消息,謝鋒大使在上海舉行的美陸貿易全國委員會2025年度中國運營大會交流晚宴上,透過網路視訊發表了「雲」致辭。對於陸美先前元首會晤、高層經貿磋商達成的共識,謝鋒呼籲美方,「不能說一套做一套,也不能節外生枝,不要打零和博弈的小算盤,更不要動損人利己的壞心思。」謝鋒也把話挑明,「台灣、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是中方的四條紅線,希望美方不挑事、不越界。」謝鋒還對美國工商界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做「早起鳥」,抓住歷史機遇;二是做「推進器」,助力雙邊關係;三是做「催化劑」,促進友好交往。

  • 習川會後 中美軍方建熱線

    習川會後 中美軍方建熱線

     中美軍事高層互動升溫!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1日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華府與北京將建立軍方之間的「熱線」,以防止印太地區的分歧或誤判演變為意外衝突。他並透露,他與中國國防部長董軍10月31日會談後,又再進行電話會議,雙方致力於消除衝突並緩解任何突發問題。

  • 捍衛基督徒 川普威脅對奈及利亞動武

    捍衛基督徒 川普威脅對奈及利亞動武

     美國總統川普11月1日發文揚言可能進入非洲國家奈及利亞,「荷槍實彈」消滅伊斯蘭恐怖分子,並且已下令戰爭部「為可能的行動做好準備」,並在文末警告奈國政府「最好快點行動」。奈國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

  • 美防長:陸同意設軍事熱線  兩國關係前所未有良好

    美防長:陸同意設軍事熱線 兩國關係前所未有良好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正與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合作,建立美中軍事聯絡系統,以防印太地區的分歧或誤解演變為意外衝突。

  • 美中防長會談 台灣議題交鋒

    美中防長會談 台灣議題交鋒

     美中元首川習釜山會未提台灣,引發關注,在川習會隔天,美中兩國防長在馬來西亞舉行會談,提到了台灣。大陸國防部長董軍表示,美方在台灣問題上要謹言慎行,旗幟鮮明反對台獨;美國防長赫格塞斯則關注中國在南海、台灣周邊,及對美國在印太盟友和夥伴的行為,並強調美國不尋求衝突。

  • 人民日報專欄:陸美兩國完全可以相互成就  共同繁榮

    人民日報專欄:陸美兩國完全可以相互成就 共同繁榮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國際評論專欄「鐘聲」10月31日發表題為〈中美兩國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文章指出,一個穩定、健康、可持續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長遠利益,也是國際社會共同期待。中美兩國元首釜山會晤再次證明,中美之間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選擇。

  • 川習會不提台灣 兩岸交流契機

    川習會不提台灣 兩岸交流契機

     川普重新執政後的首次美中元首會晤30日中午在韓國釜山落幕。「川習會」氣氛融洽,但會後雙方公布的具體成果並不多,主要是對不久前在馬來西亞經貿會談結果的確認,更多是原則性、方向性的立場表達。

  • 美軍智庫認「抗中不可能勝利」  郭正亮:他看了會昏倒

    美軍智庫認「抗中不可能勝利」 郭正亮:他看了會昏倒

    《時代》雜誌刊登由美國保守派智庫學者高德斯坦所撰,標題為〈美國必須警惕台灣魯莽的領導人〉的專文,引發熱議。前立委郭正亮指出,中方抓包美國網軍攻擊,連美軍主流智庫蘭德公司都建議,對中絕對勝利已不可能,要和平共處改善關係,那些一天到晚喊推翻中共暴政的會昏倒。

  • 時論廣場》川習會不提台灣 兩岸交流契機(蘇泳霖)

    時論廣場》川習會不提台灣 兩岸交流契機(蘇泳霖)

    川普重新執政後的首次美中元首會晤30日中午在韓國釜山落幕。「川習會」氣氛融洽,但會後雙方公布的具體成果並不多,主要是對不久前在馬來西亞經貿會談結果的確認,更多是原則性、方向性的立場表達。

  • 國戰會論壇》大陸對台送利多 給鄭麗文的禮物?(王崑義)

    國戰會論壇》大陸對台送利多 給鄭麗文的禮物?(王崑義)

    國民黨主席改選鄭麗文當選以後,不僅承認「我是中國人」的身分認同訊號,在回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賀電中,鄭麗文還重申「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立場,這樣的做法也許讓大陸重新激發統一的希望,所以在川習會前夕,為了營造兩岸和平,接連發出對台和平的展望,相信看到「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總統一年多無望的執政以後,台灣人民應該有所感。

  • 新華社:認同兩岸一家人可對話

    新華社:認同兩岸一家人可對話

     大陸新華社26、27日連兩天發出署名「鍾台文」文章,一方面強調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雙方就可坐下來對話溝通,另一方面則大談和統後願景,強調將實施「愛國者治台」,台灣商品進入大陸全部零關稅。陸委會27日回應,民主與專制不能相融,所謂「統一」後前景對台灣人毫無吸引力。

  • 《人民日報》呼籲共同維護好來之不易的中美磋商成果

    《人民日報》呼籲共同維護好來之不易的中美磋商成果

    據中共黨媒《人民日報》26日深夜刊出「鐘聲」評論文章稱,當地時間10月25日至26日,中美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新一輪經貿磋商。雙方以今年以來兩國元首歷次通話重要共識為引領,圍繞一系列重要經貿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交流磋商,就解決各自關切的安排達成基本共識。這一成果來之不易,也再次表明,中美兩個大國在經貿問題上有分歧很正常,但只要坐下來談,秉持平等協商和建設性立場,完全可以妥處分歧,找到正確相處之道。

  • 謝鋒:陸堅定擁抱經濟全球化

    謝鋒:陸堅定擁抱經濟全球化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當地時間24日與美各界人士交流十五五規畫方針時表示,中國堅定擁抱經濟全球化,且有能力應對內外風險。「小院高牆」、「脫鉤斷鏈」,都阻擋不了中國前進的步伐。

  • 川普:美中擬達成非常全面協議

    川普:美中擬達成非常全面協議

     中美第五輪經貿會談25日至2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展開,就關稅、出口管制、芬太尼和「301」船舶收費等一系列關鍵議題達成初步共識,並為即將登場的「習川會」預熱。美國總統川普樂觀預告,相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面將是一次很好的會談,兩國很有可能達成非常全面的協議。

  • 中美大馬磋商 何立峰盼盼累積互信 管控分歧

    中美大馬磋商 何立峰盼盼累積互信 管控分歧

    中國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葛里爾,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中美經貿磋商。何立峰26日表示,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進一步積累互信、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推動雙邊經貿關係不斷邁向更高水準。

  • 王滬寧:統一後台享7好處 陸委會:專制統治無吸引力

    王滬寧:統一後台享7好處 陸委會:專制統治無吸引力

     大陸中央「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25日在北京舉行,大陸政協主席王滬寧致詞時提出,兩岸統一之後,台灣在7個領域會更好。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在午宴致詞時也強調,統一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與權益將獲充分保障。陸委會則反駁,民主和專制不能相融,大陸誘統毫無吸引力。

  • APEC期間 韓密集與中美日峰會

    APEC期間 韓密集與中美日峰會

     韓國總統府24日宣布,韓國總統李在明將於11月1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韓中峰會;另與美國總統川普會談將在10月29日舉行;韓媒也報導,李在明30日晚間再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共進晚餐。此外,另有媒體揣測,川普可能於訪韓APEC峰會前後,再度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晤,象徵美朝外交沉寂5年後的「破冰」。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