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安風險的搜尋結果,共195筆
台電縮小五接填海造陸面積,並改變港型設計,以減緩對白海豚衝擊,但環團不埋單,擔憂仍會增加白海豚壓力,導致牠們不北上,恐造成在北部區域性滅絕,呼籲政府不要為了開發天然氣,犧牲白海豚。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就「台灣有事」的發言,引發日媒與政壇高度關注。《沖繩時報》9日刊出社論嚴詞批評,高市以「存亡危機事態」形容台海衝突,形同為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鋪路,恐使日本國安風險升級、外交關係更為脆弱。前首相鳩山由紀夫亦公開質疑,高市政府正在「挑起危機」。
路透社5日接獲爆料,因手邊荷蘭晶片製造廠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車用晶片數量不足,故傳出日產汽車計畫從下周起,開始減少生產在日本最暢銷的休旅車款Rogue。
豐田汽車執行長佐藤恆治(Koji Sato)於29日表示,在仔細審視過生產風險後,發現近期中國大陸對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所實施的出口限制令,並不會造成車用晶片有立即性短缺的風險。
美國為防堵資安漏洞,聯邦通訊委員會(FCC)28日一致通過新規,擴大限制中國製電信與監控設備流入美國市場。新措施將堵住既有法規漏洞,進一步防止華為、海康威視等中資企業的舊型號設備,繼續進口或在美國銷售。分析稱,此舉被視為美國加強科技與資通安全防線,持續對北京施壓的最新動作。
福斯集團(Volkswagen AG)執行長在週日對德國媒體表示,公司目前已經確保了充足的晶片供應;此前中國禁止半導體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在中國的晶片出口,導致歐洲汽車製造商爭相採購晶片。
中國加入WTO之後變成世界工廠,工業大國。但是西方操控價格,刻意造成凡是中國要買的原材料都飛騰漲價,如農產品、鐵礦石、銅鋁、能源等。另一方面,凡是中國經過研發奮鬥奪下市場的工業產品都因為內部激烈競爭,到國外賣白菜價,如電動車、光電板及風力發電原組件,賺的都是利潤菲薄的辛苦錢,還要受到關稅排擠及政策阻撓。
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當地時間15日表示,出於國安考量,正準備撤銷港股上市公司「電訊盈科」旗下香港電訊(HKT International)在美營運許可授權。倘若確定,這也意味HKT將無法在美國境內提供國際及國內電信服務。香港電訊16日回覆港媒時表示,正在全面了解相關情況,將會向相關機構作出適當回應。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近期動作頻頻,加劇中美資訊戰升溫,最新劍指香港電訊旗下HKT(International)Limited,以國安為由,擬撤銷該公司在美國提供國際及當地電信服務授權。這是美國首度對香港通訊商出手,該公司恐如同多家中國通訊商,在美國市場遭封殺。
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當地時間15日表示,出於國安考量,正準備撤銷港股上市公司「電訊盈科」旗下HKT International(HKT)在美運營許可授權。倘若確定,這也意味HKT將無法在美國境內提供國際及國內電信服務。
面對詐騙手法日新月異,軍中難置身事外。為提升官兵識詐能力、降低受騙風險,桃園市陸軍專科學校特別邀請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犯罪預防科專員梁仲銘及刑事警察大隊防詐宣導團,實施防詐宣導講座,針對官兵常遭遇的詐騙情境進行深入剖析,獲得熱烈迴響。
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主席卡爾10日證實,美國境內各大主要網路零售網站,已根據FCC最新發布的國家安全公告,將數百萬件中國大陸製造的電子產品下架,藉此防堵洩密威脅、降低潛在國安風險。
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10月底將表決新規則,預計對被視為國安威脅的中國大陸電信設備,設下更嚴格的限制。此為美國因應中共潛在情報活動的最新舉動。
中美在通訊領域的角力持續升溫,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將於10月28日進行表決,擬擴大對華為、中興通訊等中國企業的設備禁令。新規授權FCC在特定情況下,撤銷先前已核准的設備授權,進一步收緊涉國安風險的中製電信設備的限制。
當美國政府將焦點放在先進AI晶片時,大陸卻已默默掌握基礎晶片市場主導權。專家示警,美國成熟製程晶片快被大陸壟斷,這更涉及國安風險。前立委郭正亮指出,數據公司預估成熟製程晶片,2027年中國大陸會變成40%,超過台灣36%成為世界第一,《金融時報》、美國都注意到了。
當美國政府將焦點放在先進AI晶片時,大陸卻已默默掌握基礎晶片市場主導權。專家示警,美國成熟製程晶片快被大陸壟斷,這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涉及國安風險。他呼籲,美方對大陸成熟製程晶片的301調查必須盡快採取強硬行動,政策不能只停留在加徵關稅,以避免關鍵零組件落入對手掌控。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允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採購輝達先進AI晶片的協議,自5月簽訂迄今遲遲未有進展,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和部分美國官員感到沮喪。據悉,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要求阿聯必須完成對美國投資,才能拿到晶片,是進度卡關的關鍵。
輝達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已簽署數十億美元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協議,但簽署至今已近5個月卻仍停滯不前。《華爾街日報》披露,此情況不僅讓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感到挫折,也讓部分美國高層官員頗為不滿。
先前美國政府不論是川普或是官員皆曾表示過,對於台灣高度集中生產高階晶片,將對其產生嚴重國安風險的言論。近期更拋出最新計畫,也就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已與半導體業高層討論上述構想,計畫要求晶片業者在美國生產的半導體數量,必須與其客戶自海外進口的數量相當,如果晶片公司無法長期維持1比1的比例,就必須繳納關稅。
先前美國政府不論是川普或是官員皆曾表示過對於台灣高度集中生產高階晶片,將對其產生嚴重國安風險的言論,例如美國商務部長HowardLutnick在CNBC表示:「99%的領先製程晶片不應該只在台灣製造」,因為台灣雖遠離美國(約9500英里),但離中國僅約80英里,這種高度集中帶來國安風險,甚至財政部長ScottBessent也曾對外說明「全球99%的先進晶片都生產於台灣」、「這是一個單點失靈」等言論,甚至近期更拋出最新計畫,也就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已與半導體業高層討論上述構想,計劃要求晶片業者在美國生產的半導體數量,必須與其客戶自海外進口的數量相當,如果晶片公司無法長期維持1比1的比例,就必須繳納關稅。事實上,台美晶片「五五分」的新政策,恐是一場關於供應鏈韌性與安全承諾的交易,也代表著矽盾重構與全球供應鏈的韌性轉型,更重要的是台灣半導體業將面臨去集中化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