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軍第的搜尋結果,共164筆
前行政院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今(7)日以「經濟新台幣 軍事古寧頭」為題指出,近來新台幣、古寧頭成熱門字眼,前者因中央銀行突然在立院拋出改版訊息,後者則因光復節總統賴清德只談古寧頭。他並以此提醒,不應忘卻經濟上前人的付出,同時也緬懷嚴家淦前總統在貨幣改革的貢獻。
行政院前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7日指出,邇來新台幣、古寧頭都成熱門字眼,前者因央行突在立院拋出改版訊息,後者則因光復節總統賴清德只談古寧頭,箇中原因均引發坊間熱議。
總統賴清德昨日主持「中華民國114年11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肯定國軍在「樺加沙」颱風造成災情的第一時間投入救災,彰顯「守護人民、服務人民」的國軍精神。賴總統表示,投資國防就是投資和平,期勉國軍持續提升不對稱戰力,導入先進科技與裝備,朝「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等方向前進,讓國軍更加現代化與彈性化,守護臺灣的民主與生活方式。
賴清德總統今天主持將官晉任授階典禮強調,當前,中共持續在臺灣周邊海空域進行灰色地帶侵擾。臺灣除了要展現守護家園的決心,更要堅定反併吞、反侵略、反對推進統一。「我們強化國防不是為了挑釁,而是為了維持現狀,投資國防就是投資和平。」他強調要持續朝「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等方向前進,讓國軍更加現代化與彈性化,唯有以實力守護和平,臺灣才能穩定前行。
「國軍第59屆文藝金像獎」昨日舉辦漫畫項複評會議,經評審遴選6件優秀作品後,評定金、銀、銅獎及優選名次,本屆除國軍組及社會組外,還有國際組參賽,整體作品水準高,題材多元且深具國軍精神,評審團給予高度肯定。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國軍昨日持續投入災後復原工作,備極辛勞;地方外燴廠商為表敬意,特號召志工組成「義煮團」參與餐食炊爨,協助提供官兵每日午、晚餐,讓官兵辛勤工作後,能享用熱食佳餚,進一步補充體力,維持士氣與戰鬥續航力。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國軍工兵、化學兵等專業部隊,昨日持續投入災後復原工作。期間,工兵部隊裝土機、多功能傾卸車等重型機具,穿梭街道執行淤泥清運,化學兵部隊則針對下水道、淤泥堆積場進行消毒作業,清除淤泥中的病菌,以實際行動守護家園與國人。
因應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災情,國軍昨日持續投入兵力協助災後復原工作,除繼續分派官兵前往公共場域協助清淤、搬運大型廢棄物,夜間則由工兵部隊運用重型機具,接力進行街道淤泥清運,日以繼夜執行災後復原任務,加速協助居民重建美麗家園。
因應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嚴重災情,為協助災區民眾恢復日常生活,第3、5作戰區及海軍陸戰隊指揮部增援兵力,昨日搭乘臺鐵專派列車趕赴花蓮災區,協力部分救災兵力輪替,並執行任務現勘會銜,持續擴大救災效能;目前計逾3000員兵力及各型裝備機具全力投入救災。總統賴清德昨晚也在臉書貼文,感謝辛苦的國軍弟兄姊妹,並特別謝謝在背後默默支持官兵的家人們,「因為有你們,前線更有力量。」
因應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嚴重災情,為加速復原進度,國軍今(30)日再派遣千餘名兵力支援,並由臺鐵加開4列國軍專案列車,分批自基隆、新竹及臺中等地區車站出發,挺進災區最前線,投入災害搶救與後續復原任務,盼能使花蓮地區民眾生活及早恢復如常。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由於街區多處淤泥,國軍第2作戰區前進指揮所昨日持續統合兵力,支援志工載運、廢棄物清運等任務,並即時掌握部隊任務執行狀況與後勤補給需求。此外,第4、5作戰區工兵、化學兵部隊跨區增援,也日以繼夜執行災後復原任務,特戰部隊則持續搜尋失聯民眾,分秒必爭。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釀18死、7失聯悲劇,其中光復鄉更是災情慘重。對此,國軍第5作戰區工兵部29日持續於夜間投入復原任務,面對部分地區因環境受限無法使用重型機具,與民合力搬移廢棄物與受困車輛,逐步排除道路障礙,為盡早讓民眾恢復正常生活,官兵更於泥濘之中席地而坐補充能量,大口吃著便當,就為早些再次投入任務。
花蓮光復洪災進入災後清理,政院長卓榮泰28日第二度到災區勘災,宣布中央賑災基金會對於罹難者的慰助金,從80萬加碼到100萬元,傷患最高則有25萬元,另外,房屋若遭水淹及污泥入侵,每家戶也會給予10萬元慰助金,提供基本協助讓災民儘早清理家園。
花蓮縣光復鄉災區急需復原,國軍第3作戰區昨日加派關渡、蘭陽地區指揮部等250位兵力、機具挺進災區,持續加入救援行列。連日來,光復地區街頭除了瀰漫刺鼻氣味外,厚重的淤泥、廢棄物與遭洪水吞沒的汽車散落各處。官兵專注清理街道,操作重型機具吊走一臺臺廢棄車輛,展現了國軍始終與民眾站在一起的堅定信念,成為守護家園、安定社會的堅實力量。
全力協助花蓮馬太鞍災民復建,為了讓收容所民眾有更多選擇,且支援志工、民眾有住宿需求,行政院27日快速推出「安心住宿方案」,由行政院東部服務中心協調整合衛福部和交通部,提供30家旅宿約700個房間,每人每日2,000元補助上限,以居住七天為原則,若有需要可再延長七天,行政院表示,有需求的民眾可至收容所登記,並安排專車接駁至住宿點,相關費用會由政府專案支應。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造成10餘人喪命,水利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26日接受網路節目專訪時表示,花蓮堰塞湖情況嚴峻,最壞狀況是「管湧現象」,壩體一旦開始滲漏,水流持續帶走土石,從小洞擴大成大洞,1000多萬噸水可能瞬間傾瀉而下,釀成另一波重大危機,這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人道議題,藍綠政治人物都應該閉嘴,全力投入救災。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事發至今第4天,已經導致15人死亡,26日空勤總隊再度派遣直升機飛到堰塞湖上空盤查,粗估還有700萬噸的水量,但仍持續有水源注入,危機仍存在。而在74年前,草嶺堰塞湖就曾造成74名國軍死亡。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等單位主辦「台海防衛兵推」6月10至11日舉行,今(26)日發表總結報告,對台海防衛作戰提出多項政策建議,其中包括國軍戰略東遷的作為應再行探討,宜考量連結盟友經營東遷安全場域,另外東部地區已非戰略屏障,宜考量在東岸建置有效反制猝然攻擊能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傷亡慘重。賴總統災後第3天才至現場勘災,只見國軍暫時放下救災工作,因總統要逐一擊掌,還說這次他授權國軍破例進屋救災。顯見之前賴至台南勘災引爆的國軍救災爭議是心中一道陰影,才會在滿目瘡痍的現場與國軍「give me five」,畫面顯得格外突兀!
強颱「樺加沙」重創花蓮地區,造成多處災情,國軍第4作戰區自9月23日起,立即派遣140名官兵及AAV7兩棲突擊車、裝土機、照明尾車、傾卸車、無人機等共8類69部裝備機具,跨區投入災後復原工作,協助地方加速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