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境內基金的搜尋結果,共178筆
金管會推動「亞太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並在高雄專區鬆綁38項業務,包括讓家族信託業務結合家族辦公室服務,開啟新的家族發展契機。信託公會指出,家族信託依其傳承方式常見型態可分為生前贈與、死後傳承及閉鎖性公司結合信託三種類型,助攻高資產客戶財富傳承。
台灣能做成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嗎?金管會主委彭金隆6日以「赫黑醫生的50個故事處方」為開場白,他說,馬戲團裡有一隻大象,每次表演結束後,總被鎖在一根小木樁旁不敢逃走,原因是它還是小象時,被木樁給束縛住了,即使長大,也認為自己掙脫不了。
衛福部擬於後年上路的健保補充保費新制,將把利息、股利改採「年結算」方式收取,年結累計逾2萬元就會收2.11%補充保費,預料將對存股族帶來明顯衝擊。鉅亨買基金建議,投資人可善用基金投資並搭配提領機制,一樣能參與股票或ETF投資並創造穩定現金流,還能享有境內基金資本利得免稅的節稅優勢,是相當理想的投資應對策略。
今年全球股市頻頻創高,台股也不例外,加上國內新型ETF上市助陣,整體投信基金規模也攀高峰,以個別投信公司來看,38家投信中有14家投信規模創下新高,前三季規模增加逾千億元的元大、群益、富邦等大型投信都名列其中,若以增幅來看,統一投信則增加近3成居冠。
11月投信業出現變動,一是鋒裕匯理投信經金管會核准更名,11月1日起變更為「東方匯理投信」,二是野村投信機器人理財「理財農場」11月1日起終止服務,主要是服務規劃進行調整。
金管會為力拚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過去一年多已聲勢浩大鬆綁超過50多項法規,而「高雄資產專區」也洋洋灑灑的開放了38項業務,但有如「女人的衣櫃永遠少一件衣服一樣」,法規鬆綁永遠差一條沒鬆綁「私募基金、未具證境外基金委託總數不得超過99人」,而業者反應,這條就像緊箍咒一樣讓整個業務量無法爆發成長。
呼應近期市場需求,凱基金(2883)子公司凱基人壽攜手凱基投信推出募集「凱基台灣HITO全權委託管理帳戶(台幣)」,客戶可投保特定投資型保險商品並選擇「凱基台灣HITO帳戶」做為投資連結帳戶,且目標保險費新台幣10萬元即可投保。
提前布局退休生活,民眾對於「風險分散」與「穩健配置」的需求愈發明顯,凱基人壽28日指出,建議不妨選擇能兼顧保障,還可將一部分保費參與投資市場,投保具有潛在可能獲利機會的投資型保單,滿足想提前做好保障規劃或未來退休準備的需求。
還記得2024年世界棒球12強冠軍賽的激戰嗎?當比賽進入關鍵時刻,勝負往往取決於攻守兼備的戰略。同樣地,人生下半場的退休規劃也需要周全布局,不僅要備好完善的保險規劃確認保障無虞,更要懂得妥善安排資產配置,提前布局退休生活。加上市場環境不斷變動,民眾對於「風險分散」與「穩健配置」的需求愈發明顯。凱基人壽建議不妨選擇能兼顧保障,還可將一部分保費參與投資市場,投保具有潛在可能獲利機會的投資型保單,滿足想提前做好保障規劃或未來退休準備的需求。
台股高股息ETF近年成為許多年輕投資人的熱門標配,不過,經理人提醒,高殖利率不等於高報酬,許多投資人誤以為只要股息領得到,就能穩穩賺,卻忽略了「股價下跌吃掉股息」的風險,而若要避免落入「股息陷阱」,投資人可遵循四大選股原則,並依據四大步驟來挑選適合自己的高股息ETF。
台灣基金市場資金版圖持續重組!根據碁石智庫研究部最新統計,2025年9月境內ETF淨流出411億元、境內基金淨流出881億元,已連三個月呈現資金淨流出;反觀境外基金逆勢吸金725億元,資金明顯分流。
台灣基金市場資金版圖持續重組!根據碁石智庫研究部最新統計,2025年9月境內ETF淨流出411億元、境內基金淨流出881億元,已連三個月呈現資金淨流出;反觀境外基金逆勢吸金725億元,資金明顯分流。
為展現我國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決心與成效,台灣首度舉辦「台灣週」,並於15日上午舉行盛大開幕式,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親臨現場,宣布為期兩周的豐富活動正式啟動,開幕式吸引超過150家上市櫃公司、百餘家金融業者,以及近80位國際交易所與機構投資人齊聚一堂,共同交流資本市場協助產業發展的經驗與展望。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投信基金規模站穩10兆元大關,且已連續五個月出現成長,以今年以來規模增加最多的基金類型來看,台股ETF、台股基金、主動式台股ETF穩居前三大,今年來分別增加了6,022億元、683億元、489億元,三類基金聯手拉升規模逾7,000億元,占了今年新增規模8成左右。
臺灣首度舉辦的「臺灣週」於今(15)日舉行盛大開幕式,吸引超過150家上市櫃公司、百餘家金融業者,以及近80位國際交易所與機構投資人參與,交流資本市場協助產業發展的經驗與展望,希望透過政府政策推動與市場力量,臺灣能朝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邁進。
為展現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決心與成效,「臺灣周」今天正式開幕,並吸引超過150家上市櫃公司、百餘家金融業者,以及近80位國際交易所與機構投資人參與。開幕式特別安排3場重量級專題演講及1場專題對談。
境內基金市場在盛夏轉冷,已連續兩個月呈現淨流出。繼7月淨流出93億元後,8月再度大幅流出約769億元;反觀境外基金則逆勢吸金,8月單月淨流入約230億元,成為市場亮點。
近一季全球股市驚驚漲新高行情,推升境內基金規模站穩10兆元大關再創新高,從最新規模統計顯示,台股組合、國內外平衡型基金上月類型規模成長幅度達兩位數躍居前三名,優於整體境內基金表現。
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制度上路後,銀行業者陸續加入響應,中信銀行宣布由9月30日推出TISA專案,透過具專家嚴選、免手續費、低申購門檻及低經理費特色的TISA基金,以定期定額分散風險,建立投資人長期投資習慣。中信銀行並加碼終身免收信託管理費,協助民眾面對超高齡社會所帶來的財務挑戰,也呼應金管會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留財、引資」政策目標。
TISA基金主打申購0手續費、低經理費率,目的為民眾打造更輕鬆、負擔更少的理財方式。雖然與一般投資基金或ETF費用率差異每年僅省下1%,但投資達人「股魚」表示,別小這1%的差距,長期累積下來的金額相當驚人。假設每月投資1萬元、年化報酬率5%,20年後的最終資產差距將會相差到4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