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增加值的搜尋結果,共360筆
中國擺脫連兩月通縮。受益於10月的「十一」長假帶動,再加上擴內需等政策發酵,大陸統計局9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2%,由負轉正;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年減2.1%,降幅連續第三個月收窄。
大陸央視新聞5日報導,大陸「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透露,今年以來,大陸機器人產量實現快速增長。前三季工業機器人產量59.5萬台,服務機器人產量1350萬套,兩大類產品均已超過2024年全年產量。
大陸自然資源部最新發布,今年前三季大陸海洋生產總值達到7.9萬億元7.9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34.23兆元),同比增長5.6%。海洋船舶工業發展總體平穩,海船完工量、海船手持訂單量、新接訂單量、造船完工量繼續保持全球領先。
依據中共「十五五」規畫建議案,未來5年大陸經濟發展將以高科技自主與產業升級為主軸,並以科技帶動產業升級,政府部門將推出「以原始創新搶占科技發展制高點」,及「以先進設備提高傳統製造業附加價值」兩大方針的相關政策。
依據中共「十五五」規畫建議案,未來5年大陸經濟發展將以高科技自主與產業升級為主軸,並以科技帶動產業升級,政府部門將推出「以原始創新搶占科技發展制高點」,及「以先進設備提高傳統製造業附加價值」兩大方針的相關政策。
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態勢怎麼看?圍繞經濟社會熱點問題,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分析解讀,大陸經濟運行頂住壓力、穩中有進。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網站29日發布消息,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中國創新指數研究》課題組測算,2024年中國大陸創新指數為174.2(以2015年為100),比上年增長5.3%。分領域看,創新環境指數、創新投入指數、創新產出指數和創新成效指數分別為186.0、162.6、215.8和132.4,分別比上年增長4.9%、5.1%、8.1%和1.9%。結果表明,2024年大陸創新指數保持穩步增長,大陸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創新產出較快增長,發展新動能不斷壯大,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胡潤研究院28日公布「2025胡潤百富榜」,農夫山泉創辦人鍾睒睒重返大陸首富,財富年增56%至人民幣(下同)5,300億元,刷新大陸首富紀錄,「四度登頂」的紀錄更追平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另外,小米創辦人雷軍財富暴增1.5倍,成為今年增長最多的企業家。
為解決兒科人力流失問題,衛福部明年首度匡列249億元「兒科小總額」,保障0至6歲兒童醫療健保點值1點1元。專家指出,兒科醫師至少6成流向基層,建議兒科小總額未來可思考放寬至18歲,畢竟青少年同樣重要;衛福部表示,將視實施成效滾動式調整。醫改會則強調,只靠砸錢無法解決兒科的結構性問題,應全盤評估、重新分工兒童醫療圈。
為解決兒科醫師招募困難,衛福部明年首度匡列249億元保障兒科點值,0~6歲兒童醫療健保點值保證1點1元。兒童感染專家指出,兒科醫師訓練完,約6至7成流向基層,僅3至4成留在醫院,兒科小總額是好的措施,但只保障到6歲可能不夠,未來應思考是否放寬到18歲。
本周全球股市偏震盪,多空之間力量拉鋸,標普500上漲近1.6%,高市早苗成為首相的效應在日股顯現,日經225指數,五天計上漲約3%,新興市場整體遜於成熟市場。
AI時代的資料中心正邁向全光化(All-Optical)架構,矽光子三雄聯亞、上詮與光聖,齊力搶攻AI資料中心「光的商機」,成為高速傳輸與低功耗時代的核心供應鏈。
大陸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24日出席「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擺在戰略任務的第一條,部署了4方面重點任務,包含了「固本升級、創新育新、擴容提質、強基增效」。
大陸央視網23日報導,最新公布的今年前三季統計數據顯示,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汽車、電氣機械、電子行業對全部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合計接近40%。「十四五」以來,新質生產力讓生產更高效,生活更便利,出行更智慧,已成為推動大陸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已建成基礎級智慧工廠超3.5萬家、數位智慧置景 帶動電影產業提質升級。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大陸「十四五」規畫提出,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近5年來,文化發展成果惠及億萬群眾,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祁述裕指出,即使受疫情衝擊,大陸這5年文化產業營業收入平均增速,明顯超出GDP增速,同口徑高出GDP增速1.32倍。
大陸官方拚經濟,工業、消費與投資增長缺一不可。大陸國家統計局20日數據顯示,9月工業增加值年增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3%,然而受到房地產市場拖累,今年前3季固定資產投資卻轉跌,年減0.5%。而大陸70個中大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年跌幅雖收窄,但專家預期,房市復甦恐怕得等到2027年。
大陸統計局20日揭曉最新經濟成績單,第三季GDP年增率4.8%,優於預期的4.7%,但為今年以來最低增速。今年前三季GDP增長5.2%,雖有望達成官方設定的5%左右全年增長目標,但穩增長挑戰依舊嚴峻,預料第四季官方將再加碼寬鬆政策。
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10月20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2025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有記者提問,三季度GDP增速有所回落,請問如何看待三季度經濟運行表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能否順利實現?
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20日發布消息,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大陸國內生產總值101兆503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兆8061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36兆4020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59兆2955億元,增長5.4%。分季看,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第二季增長5.2%,第三季增長4.8%。從環比看,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
大陸國家統計局將於20日公布2025年第三季GDP增速。分析指出,疲軟的投資、工業增加值和消費形勢,削弱了大陸創紀錄出口帶來的積極影響,預期第三季經濟增速可能降至今年內最低水準,且較第二季明顯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