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壽險保費收入的搜尋結果,共13筆
保發中心最新統計,9月總保費收入2,094億元、保險給付1,881億元,保費現金淨流入213億元,已連四月淨流入,壽險流動性穩當無虞。
保發中心7日公布最新統計,8月壽險保費收入1,902億元,為2024年11月以來、十個月新低;保險給付也同步下滑至1,769億元,為一年半以來最低。保費收入扣除保險給付後,8月保費呈現金淨流入133億元,連三月淨流入,壽險業的流動性警報暫告解除。
保發中心7日公布最新統計,8月壽險保費收入1,902億元,為2024年11月以來、十個月新低;保險給付也同步下滑至1,769億元,為一年半以來最低。保費收入扣除保險給付後,8月保費呈現金淨流入133億元,連三月淨流入,壽險業的流動性警報暫告解除。
保發中心公布7月壽險保費收入與給付統計,因近期國內外股匯走勢穩定,壽險業保費收入維持穩定、保險給付金額與件數則是雙雙大降,三項數據均為正面訊息。
走出股災陰霾,壽險保費收入轉佳、保險解約需求降溫。保發中心5日公布最新統計,6月壽險總保費收入2,581億元,創半年新高,保險給付1,955億元則是五個月低點,收入增加、給付減少,一來一往單月保費現金淨流入626億元,寫近三年半的最高水準。
美國降息效應逐漸發酵,美元保單解約潮緩解,1月壽險總給付金額降到1,941億元,創11個月新低,年減近7%,總保費收入提升至2,111億元,已連三個月在2,000億元之上,業績成長助攻加上給付下降,壽險業務面資金連兩個月終止淨流出,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持續的淨流出警報暫解除。
臺灣企銀29日舉行法說會,股利政策為最受矚目的議題之一。臺企銀副總陳紹晃29日在法人說明會指出,為持續擴充規模,同時增加獲利能力,明年採取剩餘股利政策,即以分派「股票股利」為主,保留所需的資金,持續藉股票股利的盈餘轉增資來充實資本。
臺企銀(2834)今(29)日召開線上法說,2024年前三季營運穩健成長,稅後淨利88.68億元創同期新高,每股盈餘0.97元。展望2025年,將持續發展多元收益,著重個金及財管業務推展,均衡獲利結構、延續成長動能,並雙管齊下推動海外分行擴大業務、提升獲利占比。
壽險業今年以來業務面持續呈現入不敷出,金管會最新公布預算評估顯示,給付大增致解約金大增,對壽險流動性管理產生一定程度影響,但壽險業尚無重大流動性疑慮。
國際貨幣基金(IMF)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指出,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PE Fund)正改變美國壽險公司之經營型態。PE是指不在資本市場交易之股權投資,主要從事槓桿收購、風險投資與夾層融資等業務,透過引進優質管理團隊提升持有標的公司之價值。
安聯人壽集團29日發布「全球保險報告」,2023年全球保險業保費收入創下2006年來增幅最快紀錄,台灣卻連續五年衰退,但樂觀看待台灣壽險市場2024年起逐步回穩,預估未來十年每年保費可成長4.1%。
金控旗下壽險公司,今年多家規劃或已完成增資,包含第一金人壽增資5億元、台新人壽增資30億元、及臺銀人壽增資40億元,新光人壽今年除已完成的70億元現增外,仍規畫再增資125億元,加上發債80億元,另外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則是發次債強化資本。
美債殖利率飆升,銀行轉賣美債,壽險保單幾乎全靠壽險業務員與傳統保經代撐場,前十月壽險公司自家通路與傳統保經代貢獻新契約保費3,615億元、占率達63%,銀行通路則從前幾年5成以上,降到近37%,比去年同期少賣1,371億元,更比前年同期少近3,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