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外國學生的搜尋結果,共155筆
海明威說,年輕的時候就待過巴黎的人很幸運,這城市將如一席流動的饗宴永遠跟著你。於是許多讀者──不管是趁著年少、還是錯過了青春──帶著如是的憧憬造訪巴黎,或是想望花都在自己生命留下印記,或只是去找《流動的饗宴》書裡提過的地標。
受到川普政府嚴管留學生影響,根據美國官方最新公布的數據,中國和印度留學生簽證急遽下降,導致今年8月自亞洲赴美的留學生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近24%,為新冠疫情以來的最低點。
為鼓勵優秀外國學生來台攻讀學位或研習華語,教育部舉辦台灣獎學金及華語文獎學金計畫,吸引世界各地優秀學子來台學習。114年度台灣獎學金及華語文獎學金共計有來自超過80個國家,逾1500名優秀學生受領獎學金。
受到川普政府嚴管留學生影響,根據美國官方最新公布的數據,中國和印度留學生簽證急遽下降,導致今年8月自亞洲赴美的留學生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近24%,為新冠疫情以來的最低點。
美國國務院29日公布2025年全球防制人口販運評比結果,我國連續16年在世界多國及地區評比中名列「第1級」國家。內政部長劉世芳今(30)天表示,我國政府積極且持續採取各項防制人口販運重要措施,包含113年全面修正施行人口販運防制法、執行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等,成效獲得國際肯定。
陽明交通大學博士班一名外籍神父,在學期間因歸化取得中華民國籍,不符合〈外國學生來台就學辦法〉相關規定遭退學,校方為此建議教育部重新檢視該辦法合理性,教育部也迅速修法回應。陽交大教務長陳永昇表示,該神父歸化是出自對台灣的認同,而非規避法規或謀取利益,感謝教育部快速修法,避免憾事再度發生。
為配合美國聯邦政府針對「涉嫌反猶太事件」的調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Berkeley)12日證實,已向川普政府提供160名教職員與學生的姓名資料。此舉引發學術界對言論自由和學術獨立的嚴重關切,更被外界批評為「麥卡錫主義重現」。
美國川普政府27日宣布一項具爭議性的移民新規提案,計畫對國際學生、文化交流工作者及外國媒體成員實施嚴格的簽證期限制。其中學生及交流訪問簽證不得超過4年,記者簽證從數年限縮至240天,中國籍記者為90天。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將允許60萬名中國大陸學生進入美國大學,就此言論似乎讓他忠實的保守派支持者感到意外,並引發反彈。
川普政府計劃審查目前持有美國簽證的 5500 萬名外國人,這代表美國當局將大幅擴大打擊涉嫌濫用合法移民制度的行為。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6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已凍結該校5.84億美元(約台幣170億元)的聯邦資金。該校先前因為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而遭到譴責。同日,史丹佛大學學生報《史丹佛日報》對政府提告,指控政府揚言驅逐撰寫反美或反以色列文章的外籍學生,侵害言論自由。
政府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截至112學年度,新南向產學合作專班招生1萬4880人,實際就讀1萬3186人,但部分學校師資不足、缺乏輔導、配合仲介等因素,頻傳有學生假借來台讀書名義,非法在台打工,甚至有2成僑生退學,審計部報告要求教育部督促學校改善,以提供僑外生良好學習環境,維護國家正面形象。
為了滿足旅宿缺工需求,交通部2025年擴大旅宿業使用外國籍實習生,近日更擴大放寬,稱實習非屬提供勞務,不受勞基法限制,甚至前6個月還沒有健保,有仲介打出每月實習津貼可低於最低工資、每周工作6天、加班費數每小時110元,堪稱觀光奴工。
哈佛大學的律師團將在法士頓地方法庭與川普政府對薄公堂,爭取的是遭到凍結的 20 億美元(約764億新台幣)聯邦撥款。川普要求哈佛大學改變招聘、與教學計畫,而哈佛大學以學術自由而不予理會,遭到川普政府的針對打擊。
美國總統川普的國際生簽證政策不穩定,教育部會同各大學提供多項學習銜接措施,並自即日起受理在美學生申請,包括未涉學位隨班附讀、專案申請入學就讀碩博士班。
據公眾號《霞光社》報導,2025年夏天,或許是赴美留學的中國學子及家庭,最為掙扎和焦慮的開學季。
川普去年勝選後,曾得意地挖苦拜登說:「如果我是總統,就不會發生俄烏戰爭…。不過沒關係,我上任後會在24小時內解決」。結果,川普上任已5個月,俄烏及以哈二戰未決,他還間接地「加碼」促成了以色列與伊朗開戰,甚至考慮讓美國加入。
川普去年勝選後,曾得意地挖苦拜登說:「如果我是總統,就不會發生俄烏戰爭…。不過沒關係,我上任後會在24小時內解決」。結果,川普上任已經5個月了,俄烏及以哈二戰未決,他還間接地「加碼」促成了以色列與伊朗開戰,甚至考慮讓美國加入。
美國國務院於18日發布文件,宣布重啟學生簽證面試,但同步實施更嚴格的社群平台審查機制,要求所有外國學生簽證申請人必須將帳號設為公開,供領事機構檢視是否存在敵意言論或潛在國安風險。
大陸央視新聞19日報導,美東時間6月18日獲悉,美國川普政府恢復辦理外國學生簽證,但要求訪問簽證辦理者的社群媒體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