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外食費的搜尋結果,共152筆
主計總處6日公布消費者物價(CPI)。該處指出,由於中秋節及三個連假,導致部分費率上漲,10月通膨率升至1.48%,連六個月低於通膨警戒線2%,物價續呈穩定。待11月秋節、連假因素消失,只要天候穩定,通膨率可望回降。至於外界關注非洲豬瘟的影響,其實未導致物價波動。
主計總處8日公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25%,連續5個月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創近4年半最低水準;但食物類漲幅仍顯著、達2.64%,其中,民眾經常購買的豬肉、蔬菜,分別上漲8.74%、5.92%,上班族必備的外食費也持續攀升為3.44%,皆遠高於CPI水準。
9月物價回跌了!主計總處8日公布,9月CPI年增率為1.25%,連續5個月低於2%通膨警戒;主要是蔬菜復耕順利、漲勢縮小,油料費、交通、機票、通訊類跌,不過,豬肉仍漲8.74%,蔬菜、蛋類、穀類及其製品(如 麵包、蛋糕)、外食費亦分別上漲5.92%、4.88%、3.45%及 3.44%所致。
央行理監事會議決議利率「連六凍」,何時才是調整的時機?公股銀行主管預估,央行最快降息時間點,可能落在2026年第一季底或第二季底,且需滿足國內通膨明顯降溫,或經濟成長面臨較大壓力等條件。
本周有兩件民生經濟相關新聞。其一,是詐騙集團手腳比政府還快的「普發現金1萬元」,行政院會11日拍板通過,總計2,360億元的預算會在立法院審議、三讀通過後,透過五種管道,包含直接入帳、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造冊發放等,讓一般民眾最快在10月下旬領取。
主計總處5日公布8月通膨率指出,受美國調升關稅全球景氣降溫,以致原物料價格下跌的影響,8月進口物價連續34個月下跌,通膨率1.60%已連續四個月低於2%,國內物價持續平穩。
受颱風災情影響,主計總處5日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6%,通膨壓力較上月1.53%擴大,為近4個月高點;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分析,與楊柳颱風帶來豪雨農產損失有關,蔬菜價格大漲10.9%,而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17項民生物資中,豬肉上漲幅度達8.09%、漲幅創18個月新高。
主計總處5日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6%,較上月1.53%略增,為近4個月新高;通膨持續上升,主計總處表示,近來颱風、豪雨導致農產損失,蔬菜價格攀至高檔,加上肉類、外食費等食物類價格持續上漲所致;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預測,只要9月天候平穩,通膨數據將會比8月縮小。
今年芒果價格的漲幅確實有感!由7月份發布的物價統計可知:芒果、金飾珠寶、絲瓜、胃腸藥、火車票與豬肉價格的年增率分別為35.67%、17.93%、17.69%、11.96%、9.9%與5.87%,外食費年增率也達3.48%。不少家庭頓感生活開銷壓力而有「荷包大失血」的感嘆。
9月1日開學,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到,爸媽開始規劃未來至少12年的教育支出。台中一名人夫曾分享自身經濟狀況,最近又成為網友討論話題。他和老婆育有1女,屬於典型雙薪家庭,總收入約11萬元,養成記帳習慣後,赫然發現全家每月支出高達12萬元。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1日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關注中元普渡祭祀商品、風災後農產品,甚至是當前不斷上漲的外食費用的相關物價與供需。
主計總處6日公布7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1.54%,連續3個月低於2%通膨警戒線,主因是颱風、豪雨造成農產損失,推升蔬菜價格,加上肉類、外食費等食物類價格持續上漲所致,較6月的1.36%增加,至於7月下旬的豪雨影響,恐要並8月CPI才會反映。
主計總處6日發布物價調查結果指出,美國對等關稅導致全球需求走疲,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加以新台幣升值,7月進口物價已創五年來最大跌幅11.78%,通膨率1.54%也連續三個月低於2%,國內物價續呈平穩。
主計總處8日公布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為1.37%,已連續2個月低於2%通膨警戒,也創近51個月以來最小漲幅;近來丹娜絲颱風侵襲中南部農業縣市,蔬果價格受影響,但全球原物料價格下滑、新台幣升值,皆有助降低廠商生產成本,主計總處預估,7月CPI可能較6月高,但預測仍低於2%水準之下。
主計總處8日公布消費者物價(CPI)統計指出,6月通膨率續降至1.37%,創近51個月最低,顯示物價續呈平穩。此外,受新台幣升值影響,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較上年同月大跌10.35%,創57個月以來最大跌幅,可望紓解下半年通膨壓力。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由食、衣、住、行、育、樂共計360多個項目綜合而成,由於每個人的偏好不同,消費內容也不一樣,近期外食費大漲,外食族感受強烈,但喜歡在家做菜的人,感受就沒那麼深刻了。
主計總處8日公布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為1.37%,已連續2個月低於2%通膨警戒,也創近51個月以來最小漲幅;台灣近日中南部飽受丹娜絲颱風侵襲,蔬果價格已受影響,但全球原物料價格下滑、新台幣升值有助減緩廠商生產成本,主計總處預估,7月CPI將較6月高,但仍會低於2%水準之下。
現代多半是雙薪家庭,夫妻都得上班年幼子女沒人顧,有些會請祖父母幫忙照料,但可別視為理所當然,恐怕對年邁父母造成身心與經濟的沉重負擔,日本一對老夫妻幫女兒照顧兩個孫子,鄰居都很羨慕溫馨的天倫生活,但兩老面臨體力、金錢雙重壓力,反而渴望回到兩人生活。
主計總處5日公布物價指出,5月通膨率降至1.55%,為四年多來最低,由於新台幣升值降低進口成本,5月內銷品物價年減5.77%創近兩年最大跌幅,有助於紓解通膨壓力,研判6月通膨率會再低一點,國內物價持續平穩。
台幣大幅升值後,主計總處5日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55%,漲勢不僅較4月的2.03%明顯收斂,年增率也創逾4年最低;主因是蛋類、蔬菜的價格下跌,新台幣升值也導致油料費跌逾8%;若扣除蔬果及能源後,核心CPI漲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