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多型的搜尋結果,共168筆
「福建艦」5日入列服役,大陸海軍正式邁入「三航母」(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時代。對此,大陸官媒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也在7日發文指出,福建艦入列後,必去的地方包括台灣海峽,南海和西太平洋。此外,隨著航母數量的增加,屆時「移動的海上堡壘」,也會有具象化的體現。
此前據新華社消息,記者9月22日從共軍海軍有關部門獲悉,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上受閱的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於此前成功完成在福建艦上的首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這是大陸航母發展歷程中取得的又一次突破,標誌著福建艦具備了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對推進共軍海軍轉型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
中國大陸長程防空飛彈系統「紅旗-9B」(HQ-9B)近年迅速打入國際市場,接戰距離達250公里,多方分析認為性能超越美製愛國者飛彈(MIM-104)與俄製S-300PMU-2,部分功能更接近S-400,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防空武器之一,也壓迫到了俄羅斯長期主導的防空飛彈市場。
海軍陸戰隊指揮部昨日實施「114年下半年作戰計畫演練實彈射擊」,演練結合常態危機處理、備戰部署、聯合反登陸、濱海暨灘岸戰鬥等作戰階段,運用40榴彈槍、20機砲、M4步槍、50機槍、M240機槍、105榴砲及狙擊槍等多型武器彈藥,進行反舟波與坐灘線火殲射擊,並置重點部隊覺知應用套件(Team Awareness Kit, TAK)與陣地變換射擊作為驗證,全面提升戰場掌握與火力運用能力。
2025年10月初,歐洲太空總署(ESA)Sentinel-2公布新一波衛星影像。這些影像顯示,位於上海長江口一帶的解放軍海軍多艘大型兩棲作戰艦艇密集同框,至少兩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一艘071型船塢登陸艦,以及備受矚目的076型「四川艦」。
2025年10月初,歐洲太空總署(ESA)Sentinel-2公布新一波衛星影像。這些影像當中顯示,位於上海長江口一帶的解放軍海軍多艘大型兩棲作戰艦艇密集同框,至少兩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一艘071型船塢登陸艦,以及備受矚目的076型「四川艦」。
大陸《環球時報》1日報導,神舟21號載人太空船10月31日23時44分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托舉下,搭乘著張陸、武飛、張洪章3名太空人,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起飛升空。隨後,神舟21號載人太空船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近期社群上掀起「甘胺酸鎂」熱潮,許多人為能睡個好覺,便跟隨市場購買服用。然而,面對「一夜好眠」的承諾,鎂真的能改善睡眠嗎?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發表的研究指出,鎂確實是人體所需的礦物質,但並非人人都需要額外補充,更不具備任何神奇療效。
因應高齡化、少子化帶來的照護挑戰,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28日在成功大學舉辦「2025復健科技與智慧醫療產業AI化交流媒合會」,現場有8家廠商展示多型態智慧照護輔助、AI牙科影像辨識等產品。數發部次長侯宜秀表示,台灣AI產業要落實產業應用,醫療照護及復健領域是非常值得推動方向。
媒體引述《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正強化關島防衛系統,其主要目的是嚇阻中國對台動武並因應台海衝突,把關島打造成「太平洋盾牌」,是美軍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定錨。
大陸央視17日報導,第七屆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16日開幕。本屆直博會參展參演直升機主要包括共軍陸軍直-10、直-19,直-20等主力機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款明星機型是直-20T。
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第36次工作會報統計,截至10月12日下午,災區已撤離逾1,000人,157人送醫治療,其中22人仍在院中觀察。環境部統計清理災後廢棄物與淤泥達14萬4,601公噸,全台共調撥逾16萬瓶消毒劑防疫;電力恢復率超過9成。行政院指示多部會全面進駐災區,從醫療救援、交通搶修到環境復原同步展開,全力防止次生災害擴大。
9月企業永續行動力
國防部近年擴大採購軍事用無人機,陸軍司令部近期公告徵求「訓練用無人機」,得為2公斤以下的多軸構型,目標是可飛行超過15分鐘,希望投入戰備訓練使用。然而,現在仍有「機多人少」的窘境,審計部最新報告指出,國防部雖為強化不對稱防衛戰力成立「陸軍無人機訓練中心」,但訓練量能與部隊需求之間仍存在落差,經要求研謀改善,已陸續提升訓練量能。
大陸海軍第3艘航母福建號日前完成多型艦載機彈射測試後,1日首度現身海南三亞港,與另一艘航母山東號並列停泊,罕見的雙航母畫面引起關注,被視為共軍航母戰力邁入新階段的重要訊號。對此,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也點出相關照片值得注意之處。
據大陸官媒央視新聞報導,不久前,中國首次在彈射型航母福建艦上,實現多型號先進艦載機的電磁彈射和阻攔著艦訓練。其中中國自主研發的首款隱身艦載機殲-35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想知道中國首款隱身艦載機殲-35如何做到「先敵發現、先敵打擊」嗎?
中國大陸航母福建號完成多型艦載機彈射測試後,在10月1日首度現身海南三亞港,與另一艘航母山東號並列停泊,罕見的雙航母畫面引起關注,被視為解放軍航母戰力邁入新階段的重要訊號。對此,退役少將栗正傑3日就表示,「福建號與山東號皆隸屬南部戰區海軍,雙航母部署在南海,突顯北京對此戰略水域的重視」,引發討論。
據觀察者網報導,未來,讓火箭和衛星的生產效率和汽車一樣高,你有沒有想過?當前,中國航空航天工業正經歷一場悄無聲息卻可能改變行業格局的製造業變革。香港《南華早報》9月28日報導,在歷經艱難的結構性改革後,中國國有航天部門正引入一種被稱為「總裝拉動」的全新航天製造模式,這一模式受到了汽車行業精益生產原則的啓發。這一新體系的目標不僅是實現航天系統的快速量產,還要保證質量穩定、成本更低和靈活性更強。
據大陸官媒央視新聞報導,9月22日,中共海軍有關部門宣佈,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於此前成功完成在福建艦上的首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這是中國首次在彈射型航母上,實現多型號先進艦載機的電磁彈射和阻攔著艦,標誌著福建艦具備了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中共海軍有關部門表示,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上受閱的殲-15T 、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於此前完成在福建艦上首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標誌著福建艦具備了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這是中國航母發展歷程中取得的又一次突破,對推進海軍轉型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