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到不能倒的搜尋結果,共54筆
日前OpenAI財務長佛萊爾(Sarah Friar)表示,希望美國政府能為其基礎設施融資提供擔保(backstop),結果引來有AI沙皇之稱的薩克斯(David Sacks)批評。眼見口水戰愈演愈烈,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7日親上火線,澄清OpenAI不需要、也沒有要求政府擔保以避免破產的想法。
由於OpenAI財務長佛萊爾(Sarah Friar)表示希望美國政府提供融資「後盾」(backstop),引來有AI沙皇之稱的薩克斯(David Sacks)批評。眼見口水戰越演越烈,CEO奧特曼(Sam Altman)7日親上火線,駁斥尋求擔保以避免破產的說法。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周四表示,OpenAI確實已經與美國政府討論過提供聯邦貸款擔保的可能性,但這是為了支持在美國建造晶片廠的計畫,而不是要聯邦政府金援OpenAI打造資料中心。
金管會公布2025年「大到不能倒」的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名單,入選的6家銀行與2024年相同,仍為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北富銀、兆豐銀、合庫及一銀,均已提前達成2025年最低資本要求。而臺銀雖尚未達標,但有望成為潛在的第7家系統性重要銀行。
金管會公布台灣今年度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名單,俗稱大到不能倒銀行。入選的六家銀行未有改變,仍為中信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兆豐銀行、合庫銀行及第一銀行,是連續第六年名單完全相同。最新數據顯示,六銀行今年第一季全數提前達標2025年最低資本要求。
金管會公布2025年「大到不能倒」的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名單,今年入選的六家銀行與去年相同,仍為中信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兆豐銀行、合庫銀行及第一銀行,已經是連續第六年名單完全相同。而依據最新數據,六家銀行已經在今年第一季全數提前達標2025年最低資本要求。
立法院預算中心近期出具報告指出,至今年3月底,8家公股銀行中僅台銀、兆豐銀資本適足率高於同業平均,其他6家資本適足率(BIS)皆低於本國銀行平均。資本適足率涉及銀行承受風險的能力,建議要積極發展多元業務,兼顧業務與資本強化。
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近年公股銀行面臨四大挑戰,包括:資產報酬率(ROA)、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等獲利指標、資本適足率低於同業平均水準;財富管理業務的資產管理規模增幅低於民營銀行,以及警示帳戶數增幅則較整體銀行增幅為高。
金融股「大到不能倒,通常也都是大到漲不動!」尤其是官股金控,向來配息大方,但股價相對民營金控就比較牛皮,所以不敗教主陳重銘向來不愛官股金控,唯獨2檔例外:臺企銀和彰銀,勝在本益比低、殖利率高;如果彰銀和合庫金PK,同樣都領股利1元,但彰銀賺比較多、股價1字頭、本益比僅13倍多、殖利率逾5%,當然選「物美價廉」的存!
近期有幾位數年前買預售的朋友陸續交屋,就算房價有賺,可是多數人都沒有那種即將看到新房的興奮感,會有這種從天堂到地獄的情緒,沒別的原因,就在貸款這事上。
核三廠二號機於5月17日停役,當天環團在台電大樓門前開心歡慶「非核家園」達陣。諷刺的是,同時間賴政府正在立法院強推4100億特別預算,其中撥補台電千億,再度引發朝野拔河。「非核家園」如果這麼好,台電怎麼會連年虧損累累,又怎麼需要政府慷納稅人之慨撥補千億?今年救窮需要1000億,明年、後年呢?以後每年呢?台灣人苦未盡、甘未來!
美債殖利率近來受關稅政策影響,一度逼近4.5%,投資人憂心美國債信受關稅戰衝擊。大華銀投信指數量化投資部主管郭修誠表示,雖然市場情緒不佳,但是美國公債過去並未發生違約風險,仍被視為無信用風險的金融資產,債信地位穩固,建議布局提供穩定收益的高評級債券。
自從零息債議題拋出,市場開始有「美國倒債」的憂慮。法人普遍認為美債「大到不能倒」,是AAA級債券,總統川普也承受不起崩盤局面。投信表示,目前美債殖利率雖有兩股力量拉扯,現階段評價面仍具投資價值,並不建議美債ETF投資人此時放手,或者可考慮將投資級公司債納入投組,透過債息度過震盪期。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不只股市搭上大怒神,就連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搭上雲霄飛車,投資人越看越心慌,近期更傳出中國及日本倒貨美債,也有人擔心美國迫使外國債權人將手中美債轉換為「百年零息債」,形同倒債。對此,國泰投信認為,美債「大到不能倒」屬於AAA級債券,川普承受不起崩盤局面,現階段評價面具投資價值,不建議美債ETF投資人此時放手,而若擔心美債波動,則可將投資級公司債納入優先考量,不僅受到景氣下行影響有限,同時也可透過債息來安心度過震盪期。
隨著全球貿易戰加劇,美債經歷劇烈波動,加上美國總統川普揚言解僱聯準會主席鮑爾,使「拋售美國」(sell-America)交易加劇,美債殖利率單週漲幅創10年新高。財經作家雨果在臉書粉專撰文分析,如果美國公債發生倒債,恐比金融海嘯更嚴重,因此他認為倒債風險非常非常低,萬一發生台灣將面臨3大恐怖衝擊,包括新台幣匯率劇烈波動、台股重挫、以及基金與ETF贖回潮。
穆迪信評指出,由於台灣銀行業的營運環境強勁,有強勁的資本支出、消費及出口動能支撐銀行的資產品質,主要受惠於科技導向的製造業和中小企業不斷提升的信貸需求,並能推動營利改善,因此將台灣銀行業的展望從「穩定」調升為「正向」,且預計今年台灣實質GDP將增長3.0%,通膨率仍可能高於中央銀行設定的目標,今年上半年政策利率可能維持穩定。
台灣銀行業展望提升!穆迪信評指出,由於台灣銀行業的營運環境強勁,有強勁的資本支出、消費及出口動能支撐銀行的資產品質,主要受惠於科技導向的製造業和中小企業不斷提升的信貸需求,並能推動營利改善,因此將台灣銀行業的展望從「穩定」調升為「正向」,且預計今年台灣實質GDP將增長3.0%,通膨率仍可能高於中央銀行設定的目標,今年上半年政策利率可能維持穩定。
台股21日上演拉積盤,雖然大漲242點,但資深分析師指出,觀察台積電今年以來僅漲3%左右,高基期股漲不動,因此改由鋼鐵與DRAM等低基期股擔綱,即使近日短多下車,但從5分鐘K線觀察,趨勢仍是震盪向上,看好中鋼、大成鋼、華新、南亞科、華邦電、旺宏等6檔指標股,以及散裝航運有望加入接棒。
台灣即將在明(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達450萬人。根據中國信託銀行最新發表的「2024台灣家庭理財暨世代退休大調查」,國人預期百歲退休金平均約1,427萬元,近8成自認退休規劃準備不足,而高通膨也嚇到準退休族,約20%的60世代認為退休金應達2,500萬元才足夠。
美股出現泡沫危機!曾準確預測金融風暴與網路泡沫的「價值投資大師」、橡樹資本管理創辦人馬克斯(Howard Marks),再次發出警示,指出美股市場已出現三大危險信號,包括估值過高、AI狂熱,以及標普500被動投資氾濫等,值得投資人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