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量贖回的搜尋結果,共08筆
根據CMoney統計至今年5月底,台灣ETF市場5月及前五個月分別淨流入299億元、4,269億元,且三大類型呈現截然不同的資金流向,台股ETF持續強勢吸金且月月淨流入,債券ETF止血回流,僅海外ETF逢壓回吐。
美國降息「鴿派」言論,帶動四大指數反彈,高科技股漲勢尤為凌厲,台積電ADR也大漲超過7%收盤,台股開盤後,電子權值股包括台積電(2330)、鴻海(2317)、廣達(2382)、聯電(2303)聯袂走高,終場加權股價指數以22642.10點作收,上漲442.75點,漲幅1.99%,成交金額4307.68億元。
台股3月站上2萬點,短線漲幅大,但長線投資人反而更傾向用定期定額布局,分散回檔震盪風險,帶動3月定期定額扣款金額月增4.46億元,增至45.76億元,創2022年6月以來單月新高,其中台股基金定期定額扣款增額高達3.08億元。
中華信評認為,金管會對國泰投信採取的監管行動將略為限縮該基金管理公司的業務發展。不過,應不會導致「國泰台灣貨幣市場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國泰台灣貨幣市場基金;twAAf)發生大規模基金贖回,或是基金信用品質評等嚴重惡化的情況。
據境外基金觀測站統計,至3月底境外基金國人持有金額年增14.1%,增至4.08兆元,創歷史新高,當月淨流入84.9億元,進一步細看各資產類別淨申購情況,固定收益型當月淨流入146.1億元,今年以來皆維持正流入,反觀股票型基金持續失血,3月淨流出141.7億元。
隨台股站上2萬點新高,ETF申購掀起一波熱潮,募集短短幾天動輒1、2000億元的規模,連香油錢都拿來投資,在國內引爆ETF之亂;北威17日舉辦「ETF熱潮的影響」論壇,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表示,從近來熱銷的ETF,窺探出有三大風險,包括成分股太類似、被吃豆腐以及助漲助跌可能衍生的狀況。他指出,由於成分股太類似,上市先有助漲效果,但一旦基本面有變、遭大量贖回,就會加重跌勢,助漲助跌恐發生系統性風險。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3月以來,上市板塊的日成交量沒有一天低於4千億元,甚至屢屢逼近6千億元,主要原因就是緊接在成立規模高達535億元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掛牌後,不到一週就募集到1752億的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00940)獲准提前進場,集中市場內不僅高股息ETF交投熱絡,相關成分股走勢更是七上八下。
據境外基金觀測站統計,至2月底,國人持有境外基金金額為新台幣3.97兆元(幣別下同),月增2.7%、年增12.7%,當月淨流入金額為60.4億元。固定收益型當月淨流入199.5億元,今年以來皆維持正流入,反觀股票型基金持續失血,2月淨流出金額為153.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