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大陸對台政策的搜尋結果,共156

  • 陸頻出招 綠沒招

    陸頻出招 綠沒招

     大陸這幾天連續推出促進台灣居民到大陸走走的措施,加上國台辦記者會每周一次,新增兩位發言人,可以看到,大陸對台政策正開始調整,對台更有自信、持續單方促進融合,未來預計還會有更多新政策出爐。

  • 時評》陸頻出招 綠沒招

    時評》陸頻出招 綠沒招

     大陸這幾天連續推出促進台灣居民到大陸走走的措施,加上國台辦記者會每周一次,新增兩位發言人,可以看到,大陸對台政策正開始調整,對台更有自信、持續單方促進融合,未來預計還會有更多新政策出爐。

  • 陸對台舉措連發是打組合拳? 國台辦:有責任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陸對台舉措連發是打組合拳? 國台辦:有責任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大陸方面近期推出一系列對台舉措,包括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公布便利台胞入境新政、舉辦聯合國成立8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台辦增加新聞發佈會舉辦頻率、新華社播發三篇「鐘台文」署名文章、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台獨頑固分子沈伯洋等。有輿論認為,這是大陸在打「組合拳」,象徵大陸對台政策進入新階段。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張晗回應,大陸有責任為兩岸同胞謀利造福,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 川習會聚焦經貿  包承柯:台灣議題仍是中美關係核心焦點

    川習會聚焦經貿 包承柯:台灣議題仍是中美關係核心焦點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在韓國釜山舉行「川習會」,這是川普展開第二任期後,中美元首首次面對面會談。歷時約1小時40分鐘的會談,聚焦經貿議題,未觸及台灣問題。對此,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受訪指出,這並不代表台灣問題不重要,而是雙方選擇先處理急迫的經貿矛盾,為未來更高層次的戰略對話鋪墊。

  • 川普2026年有望訪中 值得關注

    川普2026年有望訪中 值得關注

     「習川會」將於30日在韓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期間登場,美國「棄台論」掀起討論。學者27日指出,中美元首會面力求管控分歧、避免誤判,預期美台關係短中期內不會形成中美關係的引爆點。而美國總統川普2026年有望訪中,值得進一步關注。

  • 四中全會對台釋放三大訊號

    四中全會對台釋放三大訊號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23日在北京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十五五規畫建議》,並在備受外界矚目的人事調整議題上,增補張升民為軍委副主席、增補11人為中央委員。雖然《十五五》全文尚未刊出,但透過全會公報可整理出對未來台灣、兩岸情勢走向具有關鍵影響的3個重點。

  • 時論廣場》四中全會對台釋放三大訊號(蘇泳霖)

    時論廣場》四中全會對台釋放三大訊號(蘇泳霖)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23日在北京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十五五規畫建議》,並在備受外界矚目的人事調整議題上,增補張升民為軍委副主席、增補11人為中央委員。雖然《十五五規畫建議》全文尚未刊出,但透過全會公報,可以整理出對未來台灣、兩岸情勢走向具有關鍵影響的3個重點。

  • 陸揭十五五規劃藍圖 對台政策 和平發展仍在

    陸揭十五五規劃藍圖 對台政策 和平發展仍在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23日公布,會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稿,且在公報提及,會議提到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兩岸學者認為,本次涉台內容文字簡短平穩,且涉台部分點到為止,顯示大陸對台政策基調沒有重大變化,將進一步觀察2026年「兩會」公布的具體政策行動。

  • 國民黨新主席面對的兩岸難題

    國民黨新主席面對的兩岸難題

     本周六,國民黨將舉行黨主席選舉。毫無意外,兩岸路線仍是焦點話題。只是,和4年前不同,「九二共識」與「和平協議」都沒有掀起波瀾,而是有無境外勢力介選。至於具體的兩岸政策,各候選人沒有太大差別,只有郝龍斌提出要設立駐北京、上海辦事處,比較特別,可惜投票在即,沒有引起太多討論。

  • 左正東專欄》國民黨新主席面對的兩岸難題

    左正東專欄》國民黨新主席面對的兩岸難題

     本周六,國民黨將舉行黨主席選舉。毫無意外,兩岸路線仍是焦點話題。只是,和4年前不同,「九二共識」與「和平協議」都沒有掀起波瀾,而是有無境外勢力介選。至於具體的兩岸政策,各候選人沒有太大差別,只有郝龍斌提出要設立駐北京、上海辦事處,比較特別,可惜投票在即,沒有引起太多討論。

  • 邱垂正籲陸 對等尊嚴健康交流

    邱垂正籲陸 對等尊嚴健康交流

     對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共建政76周年招待會稱,「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陸委會主委邱垂正2日上午在電台節目受訪表示,對中國大陸而言,就算支持中華民國也是台獨,呼籲大陸能以對等尊嚴原則與台灣溝通對話,與我相向而行。此外,對於大陸外交部日前發表對聯大2758號決議的立場文件,陸委會2日發聲明回擊,強調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台、澎、金、馬,台灣從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兩岸互不隸屬是客觀事實,中華民國並未因失去聯合國席次而喪失主權國家地位。

  • 社評/說清楚宗教界登陸的風險

    社評/說清楚宗教界登陸的風險

     大陸國家宗教局日前公告《宗教教職人員網絡行為規範》,明定適用範圍包括境外教職人員。內政部提醒宗教團體與相關人士,務必審慎評估到大陸的風險。不禁令人想起,去年起多位一貫道道親在大陸被捕事件,宗教界赴陸「風險」問題確實值得關切。

  • 旺報社評》說清楚宗教界登陸的風險

    旺報社評》說清楚宗教界登陸的風險

     大陸國家宗教局日前公告《宗教教職人員網絡行為規範》,明定適用範圍包括境外教職人員。內政部提醒宗教團體與相關人士,務必審慎評估到大陸的風險。不禁令人想起,去年起多位一貫道道親在大陸被捕事件,宗教界赴陸「風險」問題確實值得關切。

  • 大陸不接受賴清德投降

    大陸不接受賴清德投降

     賴清德總統9月20日在「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韌性台灣 民主永續」開幕式致詞時宣示,「中共若入侵台灣,絕不投降」。同一時間在武漢華中師大參加兩岸關係研討會的大陸一些重量級涉台學者的反應是,即使賴清德想要投降,大陸也絕不會接受,理由當然是目前大陸對台方針還是以和平統一為基調,不會主動對台發動戰爭。

  • 國戰會論壇》大陸不會接受賴清德「投降」(王崑義)

    國戰會論壇》大陸不會接受賴清德「投降」(王崑義)

    賴清德總統9月20日在「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韌性台灣 民主永續」開幕式致詞時宣示,「中共若入侵台灣,絕不投降」。同一時間在武漢華中師大參加兩岸關係研討會的大陸一些重量級涉台學者的反應是,即使賴清德想要投降,大陸也絕不會接受,理由當然是目前大陸對台方針還是以和平統一為基調,不會主動對台發動戰爭。

  • 國戰會論壇》向美國報告 邱垂正照映出的矛盾與困局(王崑義)

    國戰會論壇》向美國報告 邱垂正照映出的矛盾與困局(王崑義)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9月12日在美國傳統基金會演講賴政府的兩岸政策,他稱中共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極權主義」,但又對北京提出4點呼籲:正視中華民國台灣存在的事實、放棄對台軍武脅迫與統戰滲透、中共領導人應與台灣民選政府展開對話、務實溝通處理兩岸民生等議題。其中第3點可見邱主委的矛盾,這種又批又想和的做法,沒有營造友善的和談環境,應該是大陸不願意跟賴政府對話的主因之一。

  • 社評/賴總統兩個正視弄巧成拙

    社評/賴總統兩個正視弄巧成拙

     大罷免失敗、內閣改組後,賴清德總統首次接受媒體專訪,長篇論述其兩岸主張,喊話對岸,只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正視台灣的民意,相信很多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坦白講,「兩個正視」確實是解開兩岸之結的關鍵,但在這個時間點拋出,卻顯得弄巧成拙。

  • 海納百川》大陸對台工作在轉化中透露的訊息(李華球)

    海納百川》大陸對台工作在轉化中透露的訊息(李華球)

    在四川舉行的第七屆兩岸關係天府論壇,8月28日剛結束。我參與了這次論壇,做了主題發言,也參與了小組討論,同時也參加了參訪活動,提出以下一些觀察的焦點,供做參考。

  • 旺報社評》賴總統兩個正視弄巧成拙

    旺報社評》賴總統兩個正視弄巧成拙

     大罷免失敗、內閣改組後,賴清德總統首次接受媒體專訪,長篇論述其兩岸主張,喊話對岸,只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正視台灣的民意,相信很多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坦白講,「兩個正視」確實是解開兩岸之結的關鍵,但在這個時間點拋出,卻顯得弄巧成拙。

  • 時論廣場》打破抗中障礙 大陸要主動(朱志群)

    時論廣場》打破抗中障礙 大陸要主動(朱志群)

    民進黨主導的大罷免以徹底失敗告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賴政府沒有政績可言,選民對用抗中保台口號執政深惡痛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台灣選民親中,也不預示賴政府將拋棄反中抗中政策。總體來看,台灣社會將繼續親美親日,繼續跟中國大陸保持距離。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