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存儲晶片的搜尋結果,共51筆
知情人士透露,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考慮在中國境內首次公開募股(IPO),估值可能超過400億美元,上市規模或為近年來中國科技業最大。
10月7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特設委員會」發布報告,要求全面收緊對華晶片出口限制,涵蓋所有製造工具零部件並呼籲盟友協同。10月8日,美國將16家中國電子元件分銷商列入「實體清單」,試圖進一步切斷中國獲取半導體技術的管道。
最近一段日子川普在美國國內或者國際事務都非常活躍、四處出擊,也吸引住媒體的焦點,然而,就在他意氣風發時,過去幾天美中經貿關係劇烈惡化,導致10月10日美國的三大股市暴跌。這預示中美經貿脫鉤的開始?或者這將是一個轉機,在劇烈交鋒後,美中兩國會更清楚的認識對方,為建立兩國新的、長期關係打下基礎?
大陸商務部9日聯合海關總署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單日接連發布7項重要公告與決定,涵蓋稀土、鋰電池、石墨、超硬材料等關鍵領域的出口管制及實體清單調整,7項公告均從2025年11月8日起生效。官方稱,此舉旨在維護國家安全與產業利益,稱將對國內外相關產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商務部聯合海關總署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9日集中發布7項重要公告與決定,涵蓋稀土、鋰電池、石墨、超硬材料等關鍵領域的出口管制及實體清單調整。官方表示,此舉旨在維護國家安全與產業利益,此舉將對國內外相關產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商務部9日發布公告,決定對境外相關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稱對向境外軍事用戶的出口申請,以及向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和關注名單所列的進口商和最終用戶的出口申請,原則上不予許可。
日本在功率半導體領域長期佔據一定優勢,但面對中國企業的快速追趕和價格競爭,行業競爭力面臨嚴峻挑戰。《日經亞洲》近期報導,中國企業在矽和碳化矽基板製造方面逐漸建立完整生產能力,利用低廉能源成本和龐大市場快速成長,其垂直整合模式也對日本企業構成挑戰。儘管形勢艱難,東芝、羅姆、三菱電機等日本廠商卻遲遲未能形成統一戰線。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8月29日,美國商務部下屬工業與安全局(BIS)發佈一份聲明稱,韓國晶片製造商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的中國分公司以及英特爾半導體(大連)有限公司,將失去作為「經驗證最終用戶」的快速合規資格,這意味著它們需要獲得許可才能將某些美國晶片製造設備運往其在中國的工廠。
日本在功率半導體領域長期佔據一定優勢,但面對中國企業的快速追趕和價格競爭,行業競爭力面臨嚴峻挑戰。《日經亞洲》20日報導,中國企業在矽和碳化矽基板製造方面逐漸建立完整生產能力,利用低廉能源成本和龐大市場快速成長,其垂直整合模式也對日本企業構成挑戰。儘管形勢艱難,東芝、羅姆、三菱電機等日本廠商卻遲遲未能形成統一戰線。
引發大陸樓市危機的中國恒大集團12日公布,已經收到香港聯合交易所通知,將於8月25日下市,距離傳出經營危機不過4年。此外,半導體業界傳出,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中國地區已開始裁員。美光12日回應,此為該公司中國區業務調整,主要是該公司將在全球停止未來移動NAND產品的開發。
今年港股IPO市場火熱,吸引陸企赴港上市,大陸半導體科企尤為積極,一掃近年悶氣。港交所主席唐家成表示,香港得以重振國際金融中心的聲威,主要動力之一來自新股市場,目前有190家公司正排隊上市。
晶豪科(3006)周二舉行114年股東常會,承認公司113年度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113年度盈餘分派議案,並順利改選第十屆董事案,董事長由張明鑒續任。晶豪科每股配息1元,以周二收盤價56.7元計算,現金殖利率1.76%,晶豪科將於7月9日除息交易,並在8月7日發放普通股現金股利。
據觀察者網報導,中美日前達成協議短期大幅互降關稅,建立磋商機制,這一結果被外界評價「遠超預期」,為進一步彌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但與此同時,平靜之下仍有暗流湧動。香港《南華早報》14日觀察,中美最近各自「官宣」了與不同新興國家的投資合作,認為這兩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間或許正為潛在的新一輪緊張局勢爭取先機。對此,有分析人士解讀,中國長期以來致力於與新興市場的合作,簽署投資協議是其一貫外交戰略的體現,而美方做法比起是戰略,更以「交易」為導向。
據知情人士透露,陸政府正在考慮暫停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加徵的125%關稅,原因是這場你來我往的貿易戰對某些產業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當地時間3月11日就大陸生產的傳統晶片(成熟製程晶片)舉行聽證會,探討進一步提高關稅可能。據美媒報導,這些晶片被廣泛應用於汽車、洗衣機和電信設備等。但大陸專家認為目前美國處於兩難的局面,對華增加關稅會損害對美出口,且近年對美出口依賴程度也在降低。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在當地時間11日就大陸生產的傳統晶片(成熟製程晶片)舉行聽證會,探討進一步提高關稅可能性。據美媒報導,這些晶片被廣泛應用於汽車、洗衣機和電信設備等。但大陸專家認為,目前美國處於兩難的局面,對華增加關稅會損害對美出口是事實,近幾年對美出口的依賴程度也在降低。
市場調研機構Omdia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電視機品牌TCL、海信、小米的合計出貨量,在全球市場合計的市占率高達31.3%,首次超過韓國廠牌三星電子和LG電子合計的28.4%。
據觀察者網報導,韓聯社引述韓國科技評估與規劃研究院(KISTEP)23日發佈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截至2024年,中國已在半導體技術的所有關鍵領域( in all key areas)超越韓國。
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指出,全球半導體市場(包含存儲產業)預計2024全年營收將同比增長19%,達到6210億美元,顯示半導體產業在經歷2023年的低迷後強勁回升。這主要受益於人工智慧(AI)需求大增、存儲晶片需求增長及價格回升所拉動,而除AI相關半導體之外的邏輯半導體市場僅呈現溫和復蘇。
美國商務部17日正式宣布,將依據晶片法案向台灣環球晶圓(GlobalWafers)的美國子公司提供4.06億(美元,下同)的直接補助,用於德州和密蘇里州的擴廠計畫。聲明指出,新廠將成為美國首座量產300毫米矽晶圓的製造廠,同時也可擴大絕緣層上覆矽(SOI)晶圓的生產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