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守護海洋的搜尋結果,共226筆
今天是台灣第一個「海巡節」,賴清德總統今天表示,面對中共持續不斷的灰色地帶挑釁,海巡同仁日夜守護海防最前線,以行動展現捍衛主權、保障人民安全的決心。他感謝海巡同仁成為藍色國土的守護者,「國家因你們而安全,人民因你們而安心」。
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7日在高雄接見馬紹爾群島、巴拉圭、斐濟三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訪問團,雙方就海洋治理、區域安全、氣候行動與國際法秩序等議題深入交流,強化對台灣海洋治理經驗的了解與未來合作的可能。管碧玲表示,雖被海洋分隔,但同為海洋國家,彼此以真誠的友誼與共同的價值緊密連結,並感謝三位大使長期在聯合國與多邊場合為台灣仗義發聲,展現理念相近國家的堅定支持。
歡慶25周年,屏東海生館今(7)日宣布,深受民眾期待的「海洋卡」限時回歸販售,11月8日至12月25日止在館內現場限定販售。持卡人可享有自開卡日起390天無限次入館,持卡期間參加館內付費體驗活動再享定價9折優惠。
11月8日是我國「海巡節」,海洋委員會海巡署5日舉辦「118海巡節慶祝活動表揚典禮」,行政院長卓榮泰前往頒獎,表揚模範人員、搜救英雄與績優志工,並宣布啟動AI與智慧巡防系統「第二波大轉型」計畫。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民國114年是海巡史關鍵的一年,不僅海巡節入法,行政院更預留295億元防衛韌性預算給海巡署,為海巡現代化奠定基礎。
彰化銀行長期以來秉持永續核心理念,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於11月份起陸續於北、中、南各地接力舉辦淨溪及淨灘活動,活動預計將有超過300位企業志工熱情參與,以實際行動守護海洋生態,為地球永續貢獻心力,展現企業對環境永續的堅定承諾。
靈鷲山無生道場今(2)日隆重舉行2026年水陸法會首場先修法會——「藥師經祈福暨瑜珈燄口法會」,由當家常存法師主法,法會現場梵音繚繞、香煙裊裊,吸引眾多信眾虔誠參與。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代表市長侯友宜出席,感謝靈鷲山長年致力於公益慈善與心靈教化,讓宗教信仰成為安定人心、凝聚社會的正向力量。
賴清德總統1日到高雄主持海巡署艦隊分署與台船公司共同舉辦的台北艦成軍暨高緯度遠洋巡護船「西拉雅(SIRAYA)號」,命名下水聯合典禮。賴清德說,高緯度遠洋巡護船首次以原住民族命名,不僅落實憲法保障原住民身分認同權及文化權,承襲原住民守護家園精神,也象徵台灣堅定面向世界勇氣,未來5艘也同樣會以原住民命名。
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28日在臉書發文,以「一個分享與一個請求」為題,詳述海巡署近兩日出勤守護台馬第二海纜的實況,形容自己與署內幹部「經歷一場心理三溫暖」。她肯定海巡人員在6級強風、浪高4公尺的惡劣海象中堅守崗位,展現「不怕做白工」的態度,並呼籲立法院儘速通過《海纜七法》,讓護纜工作更具法源依據。
寶雅國際(5904)公佈2025年第3季財報,單季稅後盈餘為8.08億元,年增5.9%,單季每股盈餘為7.59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20.56元。
第5屆「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連續3日在高雄舉辦至10月26日截止。國泰金(2882)總經理李長庚親赴高雄參與,適逢《巴黎協定》生效10週年,他觀察到多國政府、企業持續展現積極作為,而金融力量可以扮演重要角色,透過源頭融資以及商品化進行,有效帶動產業更為投注因應氣候變遷。
國泰金控攜手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共同舉辦第5屆「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24日起連續3日(至10/26)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展出。
國泰金控攜手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共同舉辦第5屆「2025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24日起連續3日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展出。
為提升鯨豚救援能力,基隆市政府與中華鯨豚協會共同啟用八斗子岸置中心水泥鯨豚救援池,這處救援池由協會發起民間募資,集結1650名關心海洋生物人士的資金設立,透過強化救援設備,提供專業照護,並推動海洋教育與志工培訓,期盼為海洋生物保護邁向永續發展的新階段。
專營個人美妝生活用品專賣,店數發展、年度營收及市場佔有率皆為業界之冠,迄今全國總店數已達435家,會員已超過千萬人的寶雅,日前將澎湖北辰店,打造成以「海洋限定」為主題的門市,也是全台唯一藍色系寶雅。
海洋保育進入世代接力時代!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與美國環保署、北美環境教育協會(NAAEE)合作,透過全球環境教育夥伴關係(GEEP)舉辦的「2025全球青年創新挑戰」(Youth Innovation Challenge, YIC)吸引來自64個國家、超過300件作品投稿,作品數量比去年成長一倍,顯示全球青年對海洋保育議題的熱情與創新能量。
在釣友的爭取下,花蓮縣政府宣布即日起開放花蓮漁港西凸堤垂釣,試辦3個月。縣府表示,漁港不僅是漁民作業的重要場域,更是民眾親海、體驗漁業文化的空間,因此盼透過試辦措施,讓釣友可以安全垂釣,也讓港區作業與生態保育能兼顧,建立共榮共存的友善環境。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16日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簽署「海洋保育與災防預警合作備忘錄」,以韌性海洋為核心,共同建立海洋保育與氣候變遷風險預警機制,運用遙測、大數據與數值模擬技術,強化海洋環境變化監測,減緩氣候變遷對生態衝擊,打造健康韌性海洋。
宜蘭縣在海洋保育工作再傳佳績!去年小燕鷗繁殖成功率高達8成、巢數達791巢,創下近10年新高,因長期投入海洋野生動物及生態保育,也讓宜蘭從全台19縣市中脫穎而出,榮獲海洋保育署頒發「海洋野生動物及生態保育計畫」考核成效績優獎。
宜蘭縣在海洋保育工作再傳佳績!今年小燕鷗繁殖成功率高達八成,巢數達791巢,創下近十年新高,因長期投入海洋野生動物及生態保育的努力,也讓宜蘭從全台19縣市中脫穎而出,榮獲海洋保育署頒發「113年度海洋野生動物及生態保育計畫」考核成效績優獎。
為呼應環境部推動之「向海致敬」政策,新竹市政府27日於南寮漁港魚鱗天梯周邊海岸,舉辦秋季淨灘活動,結合在地企業、民間團體及新竹市海岸管理單位,共同展現守護海岸的行動力,活動吸引超過800人共同參與,動員超過10家企業及民間團體,以實際行動維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