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宗教交流的搜尋結果,共168

  • 尚青論壇》我是中國人 先喚起民族認同(何溢誠)

    尚青論壇》我是中國人 先喚起民族認同(何溢誠)

    國民黨副主席張榮恭在專訪時表示,中國人的概念就是「民族認同」,中國人的表述就是「炎黃子孫」。先將「國家認同」存而不論,因為確實會有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與在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剪不斷、理還亂,主權與治權,重疊、分立的問題。而從「文化中國」的範疇切入,暫繞開「政治中國」,強調同根同源、血脈相連。

  • 新聞透視》非典主席首務 著重安內布局2026

    新聞透視》非典主席首務 著重安內布局2026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的人事布局,看起來對處理兩岸事務充滿企圖,不過上任後首務,或許仍須以「安內」為優先,多名地方縣市首長昨以另有要務為由紛紛推辭出席,眼見2026九合一選舉將臨,鄭麗文這個「非典型主席」要主導選戰,勢必得先完成內部整合。

  • 梵諦岡宗教對話60周年 全球宗教界重申愛與和平使命

    梵諦岡宗教對話60周年 全球宗教界重申愛與和平使命

    全球宗教領袖齊聚梵諦岡,共同慶祝1965年第二屆梵諦岡大公會議《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Nostra Aetate)頒布60周年。梵諦岡於10月28日至29日舉行一系列宗教交流慶祝活動,邀請全球宗教領袖共襄盛舉。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顯月法師代表創辦人心道法師,全程出席紀念晚會及教宗公開接見活動,並與教宗良十四世交流。

  • 陸國台辦稱宗教統戰管制是抹黑   羅文嘉再反擊:把每件逮捕案例說清楚

    陸國台辦稱宗教統戰管制是抹黑 羅文嘉再反擊:把每件逮捕案例說清楚

    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近期指出大陸宗教管理趨嚴,稱沒有宗教自由怎麼會有宗教交流,大陸國台辦10月29日回應完全是抹黑污蔑。羅文嘉31日再度反擊,僅海基會收到陳情還有11件因宗教因素被大陸限制人身自由,國台辦所謂汙衊抹黑是指什麼,請給出理性正式回覆,把上述案件一件件說清楚,被抓多久、準備關多久、什麼時候釋放?

  • 宗教交流配姻緣 成陸統戰新招

    宗教交流配姻緣 成陸統戰新招

     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30日在立法院表示,中共思想滲透傳出新手段,宗教交流活動擴張成產業鏈,甚至在交流過程中進行「姻緣配對」,透過「心靈融合」達到統戰作為;陸委會強調,對此類手段會有相應作為,要求來訪團體行程單純化並嚴加管理成員身分,也呼籲國人赴陸注意人身安全。

  • 「宗教戀愛巴士」成統戰新手段 陸委會:鼓吹心靈融合要小心

    「宗教戀愛巴士」成統戰新手段 陸委會:鼓吹心靈融合要小心

    中共思想滲透手段無奇不有,並且已在軟性的兩岸宗教活動中蔓延開來,陸委會今(30)日在立法院驚爆指出,宗教活動擴張出一些產業鏈,甚至會在交流的過程中來進行姻緣配對,透過心靈融合達到統戰的作為。對此,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表示,會有相對應的管理跟作為,例如單純化與團體成員,也呼籲國人要注意人身安全。

  • 中共以「湄洲媽祖祖廟」為核心節點? 內政部:宗教交流避免落入統戰操作

    中共以「湄洲媽祖祖廟」為核心節點? 內政部:宗教交流避免落入統戰操作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研究顯示,2024年中共透過「中央台辦」策動849場所謂「兩岸產業交流活動」,目的是對台展開系統性統戰攻勢;內政部今(24)日對此表示,2024年在中共官方支持下的兩岸宗教交流至少舉辦116場活動,約40間台灣寺廟赴中與會,呼籲國人赴中進行宗教交流,應保持警覺避免落入統戰操作。

  • 今年涉宗教遭陸扣留已6件7人 羅文嘉:一貫道道親別去大陸

    今年涉宗教遭陸扣留已6件7人 羅文嘉:一貫道道親別去大陸

    海基會17日發布「一貫道道親信眾前往大陸風險提示」,統計今年已接獲陳情6件7人是因宗教緣故被限制人身自由案例。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表示,今年大陸對宗教活動包含境外人士的管控力道持續加大,宗教人士甚至單純去觀光探親風險都很高,按實例來看,更直接喊話一貫道道親「不要去也不能去」。

  • 世上是否只有一位媽姐? 國台辦拋五問嗆民進黨:宗教交流怕什麼

    世上是否只有一位媽姐? 國台辦拋五問嗆民進黨:宗教交流怕什麼

    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日前表示,大陸持續利用宗教交流對台統戰,現在是「一個媽祖原則」。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天在例行記者會拋出五連問,質問民進黨當局究竟在害怕什麼?一再干擾阻撓兩岸正常的宗教民間信仰文化交流,此舉是想製造「兩岸一家仇」,這樣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

  • 基隆 諸聖教堂 獲指定國定考古遺址

    基隆 諸聖教堂 獲指定國定考古遺址

     位於基隆的「和平島B考古遺址」出土自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鐵器時代的豐富文化層,涵蓋史前聚落、墓葬及冶鐵遺跡,並延續至西班牙殖民時期,與台灣原住民族、東亞航海史及殖民歷史皆有密切關聯,已獲文化部考古遺址審議會同意,將成為全國第13處國定考古遺址,後續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

  • 全國第13處 基隆「和平島B考古遺址」升格國定遺址

    全國第13處 基隆「和平島B考古遺址」升格國定遺址

    文化部於13日召開「第10屆考古遺址審議會」114年度第4次會議,出席委員全數同意指定「基隆市和平島B考古遺址」提升為國定考古遺址案,將成為全國第13處國定考古遺址,後續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辦理正式公告。

  • 武術嘉年華會 阿善師神尊駐駕

    武術嘉年華會 阿善師神尊駐駕

     「阿善師」劉明善是西螺七崁武術宗師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1972年間西螺鎮廣興里民發現他的墳墓,撿骨後重新覓地下葬,地方仕紳並捐款雕刻神尊,27日將登場的西螺七崁武術嘉年華會,將首次迎請阿善師神尊駐駕,象徵向祖師稟報傳承成果。另外,雲林北港朝天宮媽祖26日抵達澎湖,將展開為期2天的「雙媽會」盛事。

  • 陳福海低調訪陸 鋪路東山關帝廟進香

    陳福海低調訪陸 鋪路東山關帝廟進香

     金門縣長陳福海26日低調率團赴陸,前往福建省漳州市東山關帝廟考察,並接洽金門信眾期盼之恢復疫前大規模進香謁祖事宜,旋於傍晚返金。據了解,此行為陳福海自2023年4月間率團前往廈門海滄地區,參加第16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節活動後,暌違近2年半再度前往大陸宗教參訪,也是「賴十七條」公布後第2位登陸的縣市長,行程雖然低調,仍引發兩岸關注。

  • 金門縣長低調訪陸 赴東山關帝廟談進香交流事宜

    金門縣長低調訪陸 赴東山關帝廟談進香交流事宜

    金門縣長陳福海今(26)日率團赴陸,前往福建省漳州市東山關帝廟考察,並接洽明年金門信眾進香交流事宜。據了解,陳福海此行是自2023年4月間率團前往廈門海滄地區參加第16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節,睽違近2年半後首度登陸進行宗教參訪,行程雖然低調,仍引發兩岸關注。

  • 樂成宮攜手澄清醫院與寶光宮 聯合舉辦健檢與祈福活動 守護社區健康

    樂成宮攜手澄清醫院與寶光宮 聯合舉辦健檢與祈福活動 守護社區健康

    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的台中樂成宮,每年帶動逾400萬人次觀光與香客人潮,今(21)日結合中港澄清醫院與藏傳佛教的隨許加持灌頂活動,聯合舉辦關懷鄉里社區健檢活動,藉由醫護人員為民眾健檢,守護民眾健康之外,也透過祈福法會的舉辦為台灣祈福。

  • 陸宗教教職人員新規納入台灣  陸委會籲國人提高警覺

    陸宗教教職人員新規納入台灣 陸委會籲國人提高警覺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16日發布關於印發《宗教教職人員網絡行為規範》的通知。其中提到香港、澳門、台灣宗教教職人員以及外國宗教教職人員在境內實施網絡行為,參照本規範執行。

  • 台北車站萬佛揚善啟動 蘇俊賓:展現台灣尊重多元宗教交流

    台北車站萬佛揚善啟動 蘇俊賓:展現台灣尊重多元宗教交流

    台北車站今天舉辦「第三屆萬佛揚善.百萬神知識」啟動儀式,邀集各宗教出席,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示,台北車站是全台交通樞紐,此舉更是展現台灣尊重多元宗教、彼此交流支持的重要場域。

  • 中華宗教團訪梵 推跨信仰交流

    中華宗教團訪梵 推跨信仰交流

     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為慶祝成立30週年,特別於113年9月19日至28日,由天主教臺北總教區總主教理事長鍾安住率領來自天帝教、天主教、一貫道、天德聖教、佛教、山達基教會、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等代表,前往義大利與梵蒂岡展開宗教界的深度交流之旅。

  • 大罷免大失敗 賴17條部分暫擱置

    大罷免大失敗 賴17條部分暫擱置

     賴清德總統今年3月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將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宣布針對5大國安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限縮人員經濟、文化、教育、社會、宗教等各領域交流,隨即引爆寒蟬效應。但在大罷免全面失敗後,據了解,為免觸及敏感神經、製造民間緊張氣氛,陸委會擬將「賴17條」部分暫擱,不積極限制民間交流,只對公務員赴陸做必要措施,緩解民怨。

  • 社評/關上交流大門 只會累積敵意

    社評/關上交流大門 只會累積敵意

     陸委會要求金門縣政府停辦即將在7月26日舉辦的「金廈泳渡」活動,理由是「統戰意味濃厚」。金廈泳渡是兩岸地方共同主辦的運動賽事,已持續舉辦12年,不但成為金廈兩地年度重要活動,更為地方帶來人潮與消費,中央突然叫停,讓金門人士深感挫折。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