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官式的搜尋結果,共52筆
立法院長韓國瑜以「隱性堰塞湖」形容台海戰爭、政黨鬥爭和美國關稅對台灣安全的衝擊與人心的焦慮,十分貼切。不過大陸對台工作兩位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與王滬寧先後在大陸十一國慶酒會與台灣光復8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談話,都以交流與和平為主軸,習近平強調反台獨、反介入、促交流,王滬寧重申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繼續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
立法院長韓國瑜以「隱性堰塞湖」形容台海戰爭、政黨鬥爭和美國關稅對台灣安全的衝擊與人心的焦慮,十分貼切。不過大陸對台工作兩位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與王滬寧先後在大陸十一國慶酒會與台灣光復8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談話,都以交流與和平為主軸,習近平強調反台獨、反介入、促交流,王滬寧重申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繼續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
賴總統執政1年多來,此時絕對是他與民進黨最危疑震撼之際,不僅其個人聲望、施政表現在民調上呈現歷史新低,即使其本命區台南,也呈現不滿意度遠高於滿意度的狀況;而連續兩波罷免潮遭到完封大敗,更彷彿為綠營2026的地方大選、甚至2028的總統與國會大選,提前敲響喪鐘。
賴清德總統執政1年多來,此時絕對是他與他率領的民進黨最危疑震撼之際,不僅其個人聲望、施政表現在民調上呈現歷史新低,即使其本命區台南,也呈現不滿意度遠高於滿意度的狀況;而連續兩波罷免潮遭到完封大敗,更彷彿為綠營2026的地方大選、甚至2028的總統與國會大選,提前敲響喪鐘。
美俄「雙普峰會」結束了,普丁英雄式的返回克里姆林宮,無停火協議、無制裁計畫,川普對普丁的認同與屈服,形同普丁拿到了「侵略鄰國」的專業執照;川普也似若是普丁的傳聲筒,要求澤倫斯基「放棄加入北約、不得歸復克里米亞」;北約秘書長呂特極盡諂媚直呼川普為「Daddy」,且高調讚揚川普是務實的和平締造者;雙普峰會改變了世界,是非顛倒、欺善怕惡四散充斥。
美俄「雙普峰會」結束了,普丁英雄式的返回克里姆林宮,無停火協議、無制裁計畫,川普對普丁的認同與屈服,形同普丁拿到了「侵略鄰國」的專業執照;川普也似若是普丁的傳聲筒,要求澤倫斯基「放棄加入北約、不得歸復克里米亞」;北約秘書長呂特極盡諂媚直呼川普為「Daddy」,且高調讚揚川普是務實的和平締造者;雙普峰會改變了世界,是非顛倒、欺善怕惡四散充斥。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率領的政府團隊被韓方指控「外交失禮」,林口頭上雖表達歉意,卻反指對方在書面和社群媒體上做出截然不同反應,讓他感到詫異。林辦甚至將此事甩鍋到在野黨刪凍預算,不僅危機處理不及格,更加劇韓方對台灣的負面觀感。
在上海舉辦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首次設立兩岸論壇與展區,多家台灣科技公司設攤。大陸國台辦副主任趙世通與會致詞,認為兩岸科技創新具互補優勢,AI融合創新發展充滿無限可能。他建議兩岸產業應率先攜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供應鏈。
在上海舉辦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首次設立兩岸論壇與展區,多家台灣科技公司設攤。大陸國台辦副主任趙世通與會致詞,認為兩岸科技創新具互補優勢,AI融合創新發展充滿無限可能。他建議兩岸產業應率先攜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供應鏈。
總統府28日晚上宣布,考量近日南部風災復原、與美對等關稅及區域情勢等,賴清德總統近期暫無海外訪問之安排,外傳賴清德擬於8月初訪問巴拉圭3友邦,順道過境美國紐約與達拉斯確定生變。緊接著726大罷免大失敗,賴政府外交又遭逢重大挫折,再加上美台貿易談判懸宕不定,三者之間連鎖效應,賴政府面臨就任以來最大危機與考驗。
近日與賴清德總統同屬民進黨內新潮流系的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對中國人及中國文化發言,頗引發外界關注及爭辯。梁宣稱台灣社會根本沒有存在中國人或不是中國人的問題,中華文化在台灣保存得比大陸還完整;兩岸問題是制度及理念問題。這樣的文化及民族論述有向傳統國民黨兩岸論述靠攏跡象。這是民進黨內屬於青壯派務實立場,然關鍵還是在賴清德總統對中華文化及民族的論述。
最近兩岸交流活動快成007系列電影,不是保密到家,就是不開放記者採訪,或是我官方直接取消,兩岸的獵巫與民進黨的逢中必反,已成維繫兩岸交流的最大挑戰。
最近兩岸交流活動快成007系列電影,不是保密到家,就是不開放記者採訪,或是我官方直接取消,兩岸的獵巫與民進黨的逢中必反,已成維繫兩岸交流的最大挑戰。
國史館昨日開放第六批兩蔣日記數位檔,1939年9月歐戰爆發,蔣中正在日記中提到加入英法陣線的原因是要使日本不能加入,還說若能戒慎進行,「抗戰必勝之形勢已定」,事後也印證策略成功;此外,二二八事件發生後,蔣經國曾短暫來台,他在日記中評論「政治是不留情的」。
(19:30更新--美日貿易情況、日方代表背景)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今天(16日)啟程飛往華府,代表日方與美國談判關稅。此前已有消息稱美方談判代表為財長貝森特與貿易代表葛里爾。美國總統川普在台灣時間16日傍晚於社群平台發文宣布,他會親自出席美日這場談判。
最近有二件科技界熱議的話題浮上媒體版面,討論是智慧時代科技研發及產業發展的相關議題。首先,台積電出走美國引起軒然大波,朝野在惶恐不安之際亟思重新複製「後台積電」護國神山的策略思考。另外一件就是國科會「技術發展」與「基礎研究」補助的平衡,及主委吳誠文「未有諾貝爾獎、真是丟臉」之説。
川普重回白宮後,美俄積極恢復官式接觸,首要議題之一是結束烏克蘭戰爭。繼雙方外長18日在沙烏地阿拉伯會談之後,俄媒22日報導,兩國代表計劃2個星期之內第2次會晤,具體地點商議中。
美國總統川普19日表示,美中雙方「有可能」達成新的貿易協議,還說他預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訪美,但未提供具體時程。《紐約時報》則報導,川普政府財經官員多認為美中可談出重大進展,但國安官員與國會議員仍對中國赴美投資持強硬立場。
我半導體產業將擴大赴歐洲各國投資,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表示,台灣雖與多數國家沒有正式邦交,但積極與各國拓展務實關係,建立「官式運作」(working official)模式。歐洲正尋求確保其半導體供應鏈,台灣也準備在歐洲加大投資,並與德國、捷克、立陶宛、法國對話,將台灣的技術融入歐洲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