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定位平台的搜尋結果,共54筆
上銀集團受惠半導體業訂單回升,旗下上銀9月營收月增近10%,創近十個月新高;大銀因微米及奈米級定位平台出貨增加,9月營收年月雙增,全年營收有望雙位數成長。
工具機業為突破當前訂單銳減困局,競相布局半導體業。東台以晶圓研磨減薄機、刨平機等設備,搶攻半導體封裝後段製程商機。上銀集團旗下大銀微系統參加台灣國際半導體展,展出多維度定位平台,瞄準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
精密機械及工具機業為搶攻半導體產業商機,公會揪團約百家廠商參加10日登場台灣國際半導體展,包括程泰、東台、上銀集團等業者,擴大展出半導體設備、機器人關鍵零件等新產品,積極拓展高科技業需求新藍海。
現觀科(6906)電信新專案及維護合約下半年挹注強度優於上半年,公司也持續切入東南亞、非洲、印度甚至韓國等地,擴大市占率,營運有望倒吃甘蔗,下半年表現會優於上半年,股價今天出現逆勢攻頂表現。
現觀科技(6906)第二季因匯損而出現虧損,該公司董事長邱大剛表示,由於下半年為電信業者的旺季,預期今年與知名業者易利信及Vodafone的合作下,下半年的營運將優於上半年。
工具機龍頭上銀集團來自半導體及AI相關應用產業訂單增長,旗下大銀微系統第二季訂單滿載,6月、第二季及上半年營收均年成長;上銀則受到關稅戰及新台幣升值雙重影響,6月營收月增、年減、第二季營收季增、年減。
大銀微系統(4576)第二季訂單滿載,樂觀上半年訂單及獲利將優於去年同期。 大銀董事長卓秀瑜27日指出,為因應半導體、AI應用及智慧自動化需求持續成長,大銀將強化半導體高精度應用技術、擴大機電整合方案。
具有機器人題材的精密機械類股,包括上銀、全球傳動、鈞興-KY、直得、大銀微系統及台灣精銳等業者,訂單出現回溫跡象,預估第二季營運有機會與去年同期持平甚至略增。因應機器人當道的新潮流,業者均提前進入備戰狀態,伺機搶訂單。
大銀微系統(4576)攜手上銀、美國矽谷新創公司開發AI物流機器人,預計年底小批量生產,被視為具有機器人題材。外資13日轉賣為買,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464張,市場追價買盤湧現,推升股價上漲,距離收盤前29分鐘亮燈漲停135元鎖死至終場,大漲12元,一舉突破所有技術線型反壓。
上銀(2049)及大銀微系統(4576)來自半導體訂單回升,第一季營收獲利均優於去年同期,上銀EPS 1.36元;大銀第一季更轉虧為盈,EPS 0.44元。上銀董事長卓文恒、大銀董事長卓秀瑜9日法說會預告,前四月接單回升,對今年營收成長有期待,但因關稅及匯率等外在變數,審慎看待。
上銀集團旗下上銀及大銀微系統機電整合,因應大陸中止ECFA早收清單,全數自行吸收銷大陸8%進口關稅,也攜手搶攻日本半導體市場訂單。大銀微系統董事長卓秀瑜表示,大銀奈米級定位系統訂單能見度4~5個月,精密運動與控制元件能見度1.5~2個月。
具有機器人題材的直得(1597)、全球傳動(4540)、精密齒輪大廠鈞興-KY(4571)、大銀微系統(4576)、台灣精銳(4583)近期接單均有起色。鈞興、大銀及台灣精銳前二月營收均成長,鈞興前二月營收創同期新高;全球傳動在手訂單四~五個月,尚未反映在營收上。
以製造高品質線性運動系統與零組件協助精密與科技產業快速量產與發展的直得科技(1597),自去年以「微型手臂」為參展主題受到關注後,今年更上一層樓,於2025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南港展覽2館1F,攤位:Q0824),以「微型手臂+CNC=AI製造」為主題,由於同時兼具智能化、自動化及優能化,將有利台灣這波AI智慧製造新經濟浪潮。
半導體產業景氣好轉,上銀集團旗下上銀(2049)、大銀微系統(4576)因應短急單,首季產線忙加班,今年營收及獲利拚成長,26日董事會承認去年財報,上銀去年營收略減,每股稅後純益(EPS)降至5.57元,擬配發現金股息2.4元;大銀營收增長,去年EPS大增至0.51元,擬配息0.2元。
直得、上銀、全球傳動、大銀微系統、鈞興-KY、台灣精銳等六檔具機器人題材的精密機械股近期股價火熱,直得、全球傳動、大銀還遭列注意股。1月雖有農曆春節長假、工作日較短的干擾,但上銀、大銀、鈞興、台灣精銳1月營收仍逆勢年增,鈞興還創同期新高。
機器人題材的助攻, 大銀微系統農曆年後股價大有表現,雖被列為注意股,6日股價上漲2.0元而以162.0元開出,市場追價買盤力道強勁,目前股價仍呈現上漲走勢。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旋風式訪台,直得、上銀、全球傳動、鈞興-KY、大銀微系統、台灣精銳等六檔具機器人題材的精密機械股,20日股價全面上漲。除機器人題材蓄勢待發,六家業者在手訂單至少1.5~2個月,全看好2025年營收及獲利將優於2024年。
AI題材2025年持續發燒,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於CES演講時明確指出「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即將來臨」,特斯拉也計劃今年生產數千個人形機器人Optimus,專家看好AI人型機器人題材,正是今年買盤主軸,上銀(2049)、大銀微系統(4576)等掌握機器人關鍵零組件的供應鏈廠商,將獲資金聚焦。
半導體產業景氣好轉,推升上銀集團旗下上銀、大銀微系統接單回升,同樣具有機器人題材的鈞興-KY及台灣精銳,2024年12月營收也都繳出優於2023年同期的成績單。上銀、大銀、鈞興、台灣精銳均設定2025年營收、獲利繼續成長目標。
半導體產業景氣好轉,帶旺大銀微系統2024年12月、全年營收都成長。大銀微系統因應客戶需求、訂單回溫,2025年第一季生產線員工仍加班趕工,2025年營收及獲利都追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