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的搜尋結果,共550筆
受到評價面和經濟不確定性等因素環繞,不安情緒影響股市。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等統計至11月5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居冠、金額為196.24億美元、其次依序為亞太不含日本19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13.65億美元。
AI浪潮與降息循環雙引擎啟動,新興市場股票正迎來結構性機會。法人認為,在美元走弱、利率反轉、產業升級與AI浪潮推動下,亞洲股市有望成為2025年至2026年間的主要成長引擎,吸引全球資金加速回流。
受降息疊加貿易緩和預期,全球股市齊漲。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統計至10月29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居冠、金額為60.16億美元,其次為全球新興市場15.69億美元。
全球股市10月繳出亮眼成績單,新興亞股牛氣沖天,進一步帶動亞股基金放閃,其中又以聚焦科技主題標的最為突出。統計至10月28日,MSCI新興亞洲指數10月以來漲幅近5%,優於MSCI世界指數的近3%,也優於整體新興市場4.2%。
黃金一直被視為資金避風港,但今年以來,美股與黃金連袂走強,持續刷新歷史高點。市場專家表示,觀察2000年以來長期滾動值,當黃金與史坦普500指數滾動12個月報酬率,均超過10%的89個月中,後續一年美股的平均報酬率達12.7%,美股長期均值為9.5%。即便金價上漲30%,美股漲幅逾10%的情況下,後續一年美股平均報酬仍高達13.7%,顯示金價走強非股市的利空因素。
聯準會再降息1碼至3.75%~4%。主席鮑爾指出,部分官員傾向暫停一個周期以觀察前次降息效果,顯示意見分歧,12月是否再降息仍未定案。富蘭克林坦伯頓固定收益團隊資深副總裁暨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倫‧華勒表示,美國經濟持續穩健,雖就業趨緩但生產力仍升,消費支出穩定,通膨雖明顯回落,但財政赤字與關稅等潛在壓力猶存,聯準會對通膨反彈將更為謹慎,團隊預估未來一年僅降息2次,低於市場預期的4次。
第四季以來全球股債市齊揚,市場對聯準會寬鬆多所期待,推升美國四大指數在內等多個主要指數再創歷史新高,市場風險偏好擴散到非投資等級債等固定收益資產。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蘭.華勒(Glenn Voyles)來台,親自解析投資機會與風險,他認為,非投資等級債有兩大利多,分別是企業體質改善、違約率處於低檔,投資前景持續看好。
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後,新興市場債券表現更加亮眼,根據Lipper統計,近三個月新興強勢貨幣債券基金平均漲幅達8.6%,41檔基金中高達20檔績效超過10%。由於新興市場債券與邊境市場債券殖利率具吸引力,近年來政府的財政體質大幅改善,部分國家信用評等獲調升,資金持續流入新興債市,前景持續看好。
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投資人對即將公布的財報抱持樂觀下,帶動新興亞股跟隨美股走揚,同步也浮現獲利了結賣壓。外資上周對新興亞股賣多於買,僅對印尼、泰國小幅買超2.55億、2.37億美元,其他國家皆呈現淨流出,其中台灣賣壓最重,周賣超12.95億美元。不過,今年來外資仍是最青睞台灣,年迄今買超50.35億美元,淨流入金額穩居新興亞股冠軍。在股市表現方面,新興亞洲市場上周漲多於跌,其中韓國周漲幅5.14%,更兩度刷新指數新高紀錄,漲勢最強勁。此外,上周僅菲律賓下跌,跌幅1.67%,表現相對疲軟。
政策利多連發,亞洲股市接棒美歐,全球資金持續輪動。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統計至10月22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居冠、金額為133.31億美元、其次為已開發歐洲20.15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2.51億元。
即將邁入今年最後兩個月,而11月、12月向來也是全球節慶消費旺季,包括雙11購物節、感恩節、聖誕節等等,也適逢部分產業旺季與企業釋出明年展望,有助進而帶動投資氣氛,統計過去十年全球主要股市在11月、12月這兩個月的平均報酬全數為正,且表現其實前十名的股市之平均報酬都在3%以上,當中以台灣股市最為強勢,平均上漲4.74%。
美國股市迎來本波牛市的三周年,自2022年10月12日以來,SP 500指數迄今漲幅超過8成。根據歷史經驗,二戰以來的此前12次牛市中,有六次牛市持續到了第四年,且能進入第四年的美股牛市表現出色,平均漲幅達12.9%,展現美股在熊短牛長特色下的強勁動能優勢。
市場擔憂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級、美國兩家區域銀行爆出信貸危機下,令市場投資情緒偏謹慎觀望,法人觀察,上周外資對新興亞洲市場買少於賣,上周以印度最受青睞,外資周買超6.59億美元,居新興亞股之首,其次南韓,外資周買超近5.69億美元。而上周台灣雖然遭外資調節的力道相對明顯,周賣超金額近28.57億美元,但今年來外資對台灣買超63.3億美元,淨流入金額仍穩居新興亞股冠軍。
儘管貿易風險再現,全球股市一度震盪,但市場信心很快回復。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等統計至10月15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持續居冠、金額為124.29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與拉丁美洲,則分別小幅淨流入1.21億元、0.19億元。
美國銀行10月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43%將「做多黃金」列為最擁擠交易,超越先前霸榜「做多科技七雄」的39%,成為近期各資產漲勢領頭羊,帶動全球資源型基金績效近一季表現優於全球股市,理柏資訊統計,全球資源型基金近一個月、近三個月漲幅4.6%、12.5%,表現明顯優於MSCI世界指數的0.8%、5.8%。
全球債券市場資金持續湧入,降息預期與收益吸引力雙重推升投資情緒,債市資金明顯回流,市場進入「收益與防禦並重」格局。法人建議,短中期投資等級債與複合債基金為核心配置,高收益及新興市場債可作為輔助布局,靈活掌握降息環境下的報酬機會。
最新的美銀美林經理人調查報告顯示,10月經理人情緒指數自5.4攀升至5.8,達8個月新高;經理人現金水位在連續3個月維持於3.9%的低點水準後,進一步下滑至3.8%,距離低於3.7%的「顯著賣出」訊號僅一步之遙。
美國股市迎來本波牛市的三週年,自2022年10月12日以來,史坦普500指數迄今漲幅超過8成。根據歷史經驗,二戰以來的此前12次牛市中,有6次牛市持續到了第四年,且能進入第四年的美股牛市表現出色,平均漲幅達12.9%,展現美股在熊短牛長特色下的強勁動能優勢。
2025年新興市場強勢反彈,指數創下歷史新高,這是自2021年2月以來首次再次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來美元計價新興市場指數漲幅達26%,超越SP 500的13%,主要受到南韓股市與拉丁美洲股市漲逾四成,以及陸港股表現優異所貢獻。其中,南韓股市受半導體景氣循環與政策改革帶動。
金價屢創歷史新高,且每盎司衝破4,000美元大關,漲勢超越歷來多次重大危機時期,法人更齊聲上修金價預測,認為在美元疲弱、央行買盤強勁與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等多重利多支撐下,黃金多頭行情仍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