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實現統的搜尋結果,共103筆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電視專訪提到,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向他保證,北京在他任內不會對台灣採取任何軍事行動,但未承諾是否協防台灣。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和平要靠實力,和平是人類普世共同的價值,沒有任何人或國家有權利、有資格說要侵犯臺灣。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他保證,在他主掌白宮期間,北京不會為實現「統一」目標,而對台灣採取行動。
大陸中央「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25日在北京舉行,大陸政協主席王滬寧致詞時提出,兩岸統一之後,台灣在7個領域會更好。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在午宴致詞時也強調,統一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與權益將獲充分保障。陸委會則反駁,民主和專制不能相融,大陸誘統毫無吸引力。
中共25日舉辦「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提出對台四項主張,陸委會下午回應表示,中共再次扭曲歷史文件,誆稱擁有對台主權,及重申「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反獨、反干涉」、「促融、促統」舊調。對此也提出3點駁斥及1點呼籲。
為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今天(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由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王滬寧致詞時強調,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對於兩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大陸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願以最大程度、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會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和感情,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
川普將於月底在韓國慶州APEC峰會與習近平見面並舉行川習會。在川習會之前,川普預計本週先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協峰會並與李強會面。美中代表團則在馬來西亞進行新一輪磋商,討論川普所提三項要求:稀土、芬太尼與大豆。
川普將於月底在韓國慶州APEC峰會與習近平見面並舉行川習會。在川習會之前,川普預計本週先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協峰會並與李強會面。美中代表團則在馬來西亞進行新一輪磋商,討論川普所提三項要求:稀土、芬太尼與大豆。川普警告若中國持續實施稀土出口管制,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中國外交部則回應,雙方應基於平等互惠原則進行協商解決。
停火,不等於和平。10月9日,以色列與哈瑪斯在川普的斡旋與壓力下簽署「迦薩和平方案」第一階段協議,暫時停止轟炸、交換人質。川普在鏡頭前誇口:「比比沒得選。」「比比」,是尼坦雅胡的簡稱。
停火,不等於和平。10月9日,以色列與哈瑪斯在川普的斡旋與壓力下簽署「迦薩和平方案」第一階段協議,暫時停止轟炸、交換人質。川普在鏡頭前誇口:「比比沒得選。」「比比」,是尼坦雅胡的簡稱。
唐朝之後,北方游牧民族迅速崛起,使中原王朝再難如往昔般稱霸天下。其背後有三大關鍵因素:一是技術革新讓游牧騎兵戰力飆升;二是政治統一與行政體系完善,使部族能集中力量持久作戰;三是中原王朝文官專權、壓制武將,軍隊建設與戰鬥力逐漸衰退。這三者交織,造就北方鐵騎碾壓中原、屢戰屢勝的局面,也讓漢唐時代的雄風一去不復返。
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向特定媒體指出,《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舊金山和約》等文件「沒有決定台灣最終的政治地位」,美國國務院表示認同,美方帶有「台灣地位未定論」色彩的表態,攪動台灣政界一池水。但有意思的是,市井基層對此無感,甚至不知此事。這種「政熱民冷」現象,大陸應該有所思考。
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向特定媒體指出,《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舊金山和約》等文件「沒有決定台灣最終的政治地位」,美國國務院表示認同,美方帶有「台灣地位未定論」色彩的表態,攪動台灣政界一池水。但有意思的是,市井基層對此無感,甚至不知此事。這種「政熱民冷」現象,大陸應該有所思考。
華府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學者卡瓦納(Jennifer Kavanagh)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中美兩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因台灣爆發戰爭,但美國無力承擔與中國發生衝突的後果。因此他呼籲川普,尋求與中國達成新的協議,恢復台海兩岸的平衡,強烈重申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撤走美國派遣台灣的軍事教官,讓台灣意識到美國的軍事支援既非保證亦非無限,這或許是維護台灣自由的最佳方法。
北京3日上午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年閱兵,是其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閱兵儀式,展示多款新型軍事裝備與武器。多位國際專家認為,中國本次閱兵不僅為了展現軍事實力,更希望向世界表明其科技成果,以及抗衡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的信心。
新華社報導,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是中國大陸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關鍵任務,也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出,2024年,大陸市場化交易電量6.18萬億瓩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63%左右。今年以來,大陸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取得一系列重大標誌性成果。
民間流傳一句頗具玄機的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意指若曹操麾下謀臣郭嘉未早逝,劉備或無力翻身,諸葛亮也未必能出山,巧妙的是,這句話還有鮮為人知的下半句:「孔明北伐,冢虎崛起」,不僅串連起三國兩大智者的命運,也隱隱道出三國最終歸晉的歷史軌跡。從郭嘉之死到諸葛北伐,再到司馬懿崛起奪權,三國終局早有伏筆。
日本政府公布2025防衛白皮書,直指目前國際局勢迎來二戰以後最大考驗,白皮書也大篇幅說明中國軍事擴張,並回顧近年中國在印太區域,包含台海與接近日本海域地區舉行數場軍演,點名中國是日本目前最大戰略挑戰。白皮書中示警,中國在台灣周邊軍事活動加劇,其中可能包含入侵台灣的軍事演練,印太地區恐會發生類似烏俄戰爭的事態。
華府鷹派人士與美軍將領頻頻發出警訊,中共可能於2027年武統台灣,但也有許多學者專家認為,中共仍以推動經濟轉型、維持內部穩定為主,並無確定「侵台時間表」,過度的揣測、拉警報,反將導致「自我實現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