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實體人行道的搜尋結果,共132筆
台中市許多人行道不僅狹窄,還遭變電箱、消防栓等占據,影響行走安全。民進黨議員4日聯合質詢指出,內政部推出的全民參與改善調查,全國10大爛人行道中,台中就有8條上榜。台中市建設局說明,經排除無效灌票後僅為烏日區中山路一段及南屯區惠中路三段共2條,另2023年至今已改善300處人行道,預計2年全部完成。
台中市議員陳淑華4日質詢指出,台中市人行道狹窄,變電箱、電信箱、消防栓更占據人行道,今年內政部全民參與改善調查,全國10大爛人行道,台中市8條上榜。建設局說明,經排除無效灌票後,僅有2條民眾建議改善,初步盤點人行道阻礙通行的箱體等固定設施共計583處,至今年10月已完成改善293處。
台中市建設局斥資13億2600萬元進行華南路「藍色公路」延伸工程,10月31日舉行通車典禮。台中市副祕書長林育鴻表示,藍色公路完工後,不僅改善在地交通壅塞情形,也強化大肚與南屯間的交通路網,這條道路宛如藍色項鍊延長串起大肚山脈,有望成為觀光拍照夜間地標,提升整體形象與旅遊吸引力。
為舒緩大肚區遊園路及中台路口長年壅塞問題,台中市建設局斥資13.26億元打造大肚區「藍色公路」華南路延伸工程,並於31日舉行通車典禮。台中市副祕書長林育鴻表示,藍色公路完工後,不僅能改善在地交通壅塞情形,也強化大肚與南屯區間的交通路網,且其宛如藍色項鍊延長串起大肚山脈的道路,將有望成為觀光拍照夜間地標,提升整體形象與旅遊吸引力。
新北市板橋區中正路183巷道路瓶頸打通工程路今(15)日完工通車,瓶頸打通後原巷弄的機車雙向、汽車單向通行,調整為汽、機車皆一進一出單向通行,讓行車動線簡化,並串聯中正路及民權路,提供民眾更加順暢、便利的交通。
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前路口在今年5月19日發生奪命車禍,釀4死慘劇,至今快滿5個月。民進黨議員卓冠廷今(13)日在議會質詢痛批,新北市府至今仍未落實改善承諾,肇事現場至今仍有一側僅為「標線型人行道」,缺乏實體防護設施,讓通學學生與家長每天都懷抱恐懼。他要求市府1周內提出改善報告,完成全市高風險通學路段盤點與檢討。
為優化台北市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台北市政府設立「智慧公車站牌」提升公車預估到站時間的精準度與資訊,北市今年預計再汰換220座舊公車站牌,升級為智慧公車站牌,再新增10座新站牌。台北市長蔣萬安在市政會議中表示,民眾並不怕等車,怕的是不知道等多久,如果公車能準時到站,一定可以大幅提升市民以及觀光客搭公車的意願。
台北市公館圓環為多年事故熱點,北市府13日起拆除圓環並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改為正交路口,並提前在29日完工通車,遠低於預期的65天。昨適逢教師節連假,車流量較低,交通狀況順暢,僅部分機車騎士不習慣直接左轉,仍採兩段式左轉。副市長李四川昨早到現場勘查,對施工成果表示滿意,但強調最大考驗是今天上班通車狀況。
交通部統計近年兒少交通死傷,2022年2.6萬人,2023年3萬人、2024年2.9萬人,今年1至6月1.4萬人。立法院法制局針對提升學童交通安全,點出各學區因地制宜導致的學區速限一國多制爭議,建議學區時速入法明定30公里。交通部回應實務難執行;民團認為,若難執行建議思考改變通學路徑。
為提升師生上下課安全,基隆市政府推出「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透過修整路面、設置人行道和新增接送區等設施,改善各校通學道路,截至21日已有11校完成。市長謝國樑表示,市府相當重視通學步道安全,將持續透過各校提案,由專案小組跨局處分工辦理,讓通學環境全面提升。
基隆市政府為提升校園周邊交通安全,推出「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透過路面修整、設置人行道和新增接送區等設施,針對基隆各級學校周遭通學道路改善,讓學子和家長更安心。基市府指出,今年度開學已有6校全新完工,共投入5340萬元預算改善。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市府相當重視通學步道安全,將持續透過各校提案,由專案小組跨局處分工,讓通學環境全面提升。
百年老校桃園國小藝文通學人行道拓寬工程,歷經8個月努力、投入4000萬元預算、超過40場現勘,不但人行道拓寬到2至4公尺,校門口停等區也擴大到6公尺深,並增2處家長接送區,更拆除七七藝文町圍欄,解放綠意空間,新學年讓學童更安心上學,也讓舊城區改造再推進一大步。
備受爭議的百年老校桃園國小藝文通學人行道拓寬工程,歷經8個月努力、投入4000萬元預算、超過40場現勘,不但人行道拓寬到2至4公尺,校門口停等區也擴大到6公尺深,並增2處家長接送區,更拆除七七藝文町圍欄,解放綠意空間,不但新學年將讓學童更安心上學,也讓舊城區改造再推進一大步。
為改善學童及行人通行安全,蘆洲區長安街313巷成功國小旁人行環境改善計畫已完成第一階段工作,交通局於長安街313巷完成畫設標線型人行道,並將原本兩側機車停車格調整為斜向停車格,以確保人車動線分明,提升行走安全也滿足居民停車需求。
後龍鎮公所推動後龍國小周邊及維真街人行環境改善計畫,總經費1,300萬元,其中,中央補助1,144萬元。工程預計今年12月動工、明年底完工,將有效提升學童通學安全與行人環境品質。
新北市蘆洲區長安街313巷近日因應學校需求進行道路標線調整,原本近50格機車停車位被突然塗銷、改畫紅線,導致附近住戶抱怨「機車無處可停」,經里長、國民黨議員黃桂蘭協調後,市府最新公告,8月7日將同步畫設標線型人行道並復舊機車格,盼解居民燃眉之急。
新竹縣新埔鎮寶石國小附近的寶石橋為南北向橫跨鳳山溪的要道,橋梁使用約45年,路幅與共線的文德路並非同寬,易發生事故。新竹縣政府表示,寶石橋拓寬工程2023年獲交通部公路局補助,目前已完成初步規畫,完備後將盡速向中央爭取工程經費。
新竹縣新埔鎮寶石國小附近的寶石橋為南北向橫跨鳳山溪的要道,橋梁使用約45年,路幅與共線的文德路並未同寬,易發生事故,新竹縣政府表示,寶石橋拓寬工程2023年獲交通部公路局補助,目前完成初步規畫,上周舉辦第二次地方說明會,規畫完備後將盡速向中央爭取工程經費。
為改善「行人地獄」困境,內政部國土署去年推出「街道醫生」專案,由民眾參與提案並票選出全台10處優先改善路段,其中台北市大安區的安居街因為商家林立卻無人行道,導致人車爭道相當危險,並獲選優先改善路段。北市交通局表示,該處今年辦理民調獲得近7成民意支持設立人行道,故未來將在兩側設置人行道,並搭配卸貨及汽機車停車格,兼顧行人安全與各類需求。
新北市淡水區中山北路3段,於今(2025)年5月被繪製新的人行道,然而詭異的是,人行道的位置竟是被包夾在車道及槽化線的中間,時常針砭交通安全相關議題的網紅Cheap便發文痛批,槽化線本是因應路段狀況用作汽機車轉彎緩衝用途,如今畫了人行道,不慎可能出現「人肉保齡球」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