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尼米茲的搜尋結果,共126筆
中方最新、性能最強的航母「福建」艦已正式服役,而這是北京尋求在海軍優勢上趕超美國的重要一步。
2025年10月26日,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在南海進行例行訓練任務時,短短半小時內先後失去兩架軍用飛機,MH-60R「海鷹」直升機,另外一架為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就在解放軍福建艦航空母艦的電磁彈射器確定有效運作,人們開始評估美國的航空母艦是否還有性能優勢的時候,川普竟然表示,將「簽署命令,指示海軍繼續使用蒸汽彈射器以及液壓動力升降機」。如果這一政策確定落實,美國航空母艦的性能必然會陷入停滯。
2025年10月26日,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在南海進行例行訓練任務時,短短半小時內先後失去兩架軍用飛機,MH-60R「海鷹」直升機,另外一架為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兩架美國軍機在南海墜毀後,美國總統川普透露,海軍正在調查,「尼米茲」號(USS Nimitz,CVN-68)核動力航母的燃料供應是否為可能的原因,「可能是燃油質量不好」川普說。
兩架美國軍機在南海墜毀後,美國總統川普周一透露,海軍在正調查,「尼米茲」號(USS Nimitz,CVN-68)核動力航母的燃料供應是否為可能的原因。
26日2架美國軍機接連墜毀南海,5名機組員全數生還。退役少將栗正傑分析指出,中共解放軍在永興島有陸基型對空導彈及殲-16戰機、轟-6戰機,懷疑還拿雷達照射,美軍飛行員壓力很大,恐不純粹是意外。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指出,兩架海軍軍機26日分別墜毀在南海,無人員傷亡,兩起墜機事故的原因正在調查中。不過,其中包括一架F/A-18F大黃蜂戰鬥機,據非正式統計,美國海軍從去年10月至今1年來,已經連摔7架F-18系列戰機。
美軍證實,昨(26)日有2架軍機接連墜毀南海,2起事故僅隔30分鐘,所幸5名機組員全數生還。對此,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分析,事發當時為白天,且兩機上有多名機組員,因此這兩起意外可能是機械因素所致。
美軍證實,昨(26)日2架美國軍機接連墜毀南海,2起事故僅隔30分鐘,所幸5名機組員全數生還。中國大陸外交部回應,如果美方提出,中方願意從人道主義的角度出發,向美方提供必要的協助。
美軍證實,昨(26)日2架美國軍機接連墜毀南海,2起事故僅隔30分鐘,所幸5名機組員全數生還。
前陣子,中國大陸解放軍海軍「福建艦」的宣傳影片,顯示該艦的電磁彈射器已經發揮作用,成為繼美國之後,另一個可以自行研發航空彈射器的海軍。許多人認為,福建艦的性能已經可與美國航空母艦相提並論,然而兩名前美國海軍飛行員則表示,福建艦是還不錯,但是它無法與福特級相比,甚至性能也只有尼米茲級的60%左右。尼米茲級是美國海軍最老的航空母艦,從50年前就開始服役。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報導,美國海軍「尼米茲號」(CVN 68)航艦打擊群17日穿越新加坡海峽,進入南海巡弋。部署印太區域的美海軍「華盛頓號」航艦(CVN 73),則同日航抵母港日本橫須賀,不排除是為美國總統川普訪日作準備。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報導,美國海軍「尼米茲號」(CVN 68)航艦打擊群17日穿越新加坡海峽,進入南海巡弋。部署印太區域的美海軍「華盛頓號」航艦(CVN 73),則同日航抵母港日本橫須賀,不排除是為美國總統川普訪日作準備。
就在中國大陸的福建艦展示起降殲-35戰機之際,有些人發現,美國海軍最新的「福特號」(CVN-78,USSGerald R. Ford),雖然已服役多年,並完成多次部署任務,卻只看到F/A-18E超級大黃蜂的出勤,這一不尋常的情況引起外界關注,甚至謠傳福特級的電磁彈射器無法提供F-35C的起飛,那麼真相如何?
9月22日,中國大陸官煤首度公開殲-15T、殲-35與空警-600三型艦載戰機在福建艦航母彈射起飛與攔索降落的影片,引起各方關注。如果說93閱兵直播是給美國川普總統等外行人看熱鬧的典禮現場,這段8分多鐘的影片就是給美國「戰爭部」與印太司令部專家們仔細檢視的紀錄片。畫面直擊細節,包括升降機的起降、放飛小組的手勢、空警-600折疊機翼的展開、可推測數量的戰機編號特寫、可推測攔截索效率的降落時海上遠景,甚至還有不同角度的重播。想讓觀眾看清楚的程度,已經到了「貼心」等級。
多家媒體轉述中方海軍發言人冷國偉宣示,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近日由052C驅逐艦濟南艦(舷號152)與現代級驅逐艦杭州艦(136)伴護通過台灣海峽,前往南海執行科學研究試驗與訓練任務。
日本防衛省週四(11日)宣布,首次確認中國大陸航空母艦「福建號」在沖繩周邊海域航行,另有2艘飛彈驅逐艦護航,日方將繼續監控福建號的動態。
前言:抗戰後期中美兩國聯合對日作戰,關係空前緊密,除了軍事、外交等方面外,在宣傳上也有合作。中美有較大文化差異,遠隔萬里,戰時交通困難,內地物資缺乏。美方依靠與中方機構和個人的密切協作,在華宣傳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至今少為研究者和公眾所知。七七事變後全民無分男女老幼,同仇敵愾,一起抗戰。中國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們也都紛紛以自己的專長代替槍炮,共赴國難。比諸作家等其他知識分子群體,漫畫家投身抗戰的比例應為最高。其中很多曾參加美在華合作宣傳工作,共同抗日。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進行的「二戰中美在華合作宣傳」項目,多年來在各地的檔案館、圖書館查閱了大量有關資料,並進行了部分口述訪問,系統搜集和整理了抗戰後期的各種有關宣傳品。這些宣傳品數量眾多,不少為首次發現,可彌補有關空白。本篇為該項目的成果之一。
美國《星條旗報》15日報導,由於中東衝突情勢明顯降溫,美國海軍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CVN 70)已駛離中東海域,但「尼米茲號」(CVN 68)打擊群持續在阿拉伯海巡弋,嚇阻潛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