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尿毒症的搜尋結果,共58筆
男星許紹雄今(28)日凌晨因腎臟癌併發多重器官衰竭離世,享壽76歲,引起惠英紅,楊千嬅、蔡卓妍等一眾港星悼念,而他與佘詩曼合作的劇集《正義女神Themis》也成為遺作。醫師表示,腎臟癌的類型多樣,好發於55歲到75歲間,多數患者有血尿、腰痛及腹部腫塊等症狀,確診時已是中後期。
據《新週刊》報導,子孫承歡膝下,老人安享晚年,這是中國傳統家庭的理想樣板。但在過去幾十年裡,由於婚戀觀、生育觀的改變,以及多種外部因素的作用,中國大陸不少老人在中年時期就成為無兒、無女、無配偶人士,並在老年時期成為無父無母、無兄弟姐妹,且祖父母、外祖父母均不在世的孤寡老人。
大陸浙江一名小學三年級男童小勇,因一次忘記沖馬桶,被母親發現尿液長期起泡,到醫院檢查後,意外確診罹患罕見遺傳疾病Alport症候群,檢查結果顯示,男童及家中成員,包括哥哥和母親,都確診,浙大一院腎臟病中心主任吳建永建議,家長應留意孩子尿液異常或有無疲倦、腹痛等徵兆,若發現異常應及早就醫檢查,並配合醫囑管理飲食與用藥,以延緩腎功能惡化。
不要自恃年輕。腎臟科醫師林正浩分享有一位從事大夜的28歲女子,日前因雙腿水腫與泡泡尿就醫,他一看女子臉色灰黑直覺不妙,安排檢查證實女子罹患免疫球蛋白A型腎病變合併糖尿病腎病變,這類早發型糖尿病患者,較中老年患者腎功能衰退速度更快,平均提早8至10年就必須洗腎。
腎臟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早期可能無明顯症狀,隨著病情進展出現水腫、高血壓、蛋白尿、尿毒症等臨床表現,加上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對腎臟造成損害,可能發展成末期腎病,甚至需要腹膜透析。面對身體變化與功能退化,職能治療師可協助病友維持或提升生活品質。
現代人追求健康長壽。52歲的美國老化醫學教授洪克特(Kurt Hong)先前透過檢測,發現自己的生物年齡只有41歲,比實際年齡小了11歲,並指出之所以能逆齡,與他的3個生活習慣有關,包括維持有氧與重量訓練、每天補充維生素D及規律訓練大腦。
許多人以為抽筋只是小毛病,但出現頻率過高可能是潛在的建康警訊。醫師洪永祥指出,一位55歲男性因夜間頻尿、每晚抽筋來就診,沒想到罹患尿毒症必須洗腎,提醒若抽筋頻率增加、伴隨其他神經症狀或無法改善,就應及時就醫,排除潛在健康問題。
台中市一名65歲劉姓男子接手亡母設立的「西方如來寺」,宣稱與他發生關係就能扭轉因果,15年來誆騙5名女信徒在各大汽車旅館,甚至是佛堂等地發生性行為至少58次,還要求對方簽署性愛同意書。犯行曝光後,劉男自今年3月起羈押至今,遭檢方依強制性交等罪求處重刑。不過,近期劉男身體出狀況,罹患尿毒症、慢性腎衰竭等疾病,每週需洗腎3次,他表示自己沒能力逃亡,聲請具保停止羈押,法院裁定80萬元交保,可抗告。
有味道不一定髒 但可能生病!
蝦毀,雙胞胎不同血型?!47歲謝小姐33歲時因腎衰竭洗腎,雙胞胎弟弟不捨姊姊要照顧2個孩子還要定期洗腎,慨然承諾捐腎給她,未料進行術前諮詢配對才發現但姊弟血型不同,台中榮總醫療團隊以免疫抑制療完成不同血型的活體腎臟移植,如今已逾10年7個月;醫師指,大愛器官捐贈有限,五等親內活體捐贈不同血型也能移植,謝小姐就是最好的見證。
漢翔公司職安衛生處護理師陳秀玉,因為外婆飽受尿毒症折磨,讓她下定決心投入護理工作,踏入護理界27年,其用心照護企業員工,榮獲台中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優良護理人員」肯定,也是成為89位得獎者中,唯一1位企業職護人員。
皮膚癢的成因很多,可能是天氣乾燥、皮膚病、糖尿病血糖失控,或是肝腎功能異常所致。皮膚科醫師王文正提醒,部分癌症如肝癌、血癌、淋巴癌也可能引起皮膚癢的症狀,肝癌患者如果皮膚發黃也要小心。若癢感長期未改善,應及早就醫檢查,切勿輕忽。
藝人郁方今(14日)悲痛證實,她的公公陳君毅於昨天在前往土耳其的郵輪上因突然呼吸不順、心臟不適而離世,享壽83歲,而陳君毅生前有高血壓、心包膜炎病史。醫師表示,心包膜炎主要症狀為持續性胸痛,且平躺、吸氣時會更痛,在身體前傾或採坐姿時會緩解,若有上述疑似症狀,一定要快就醫。
早期腎臟病常沒有症狀。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有位21歲醫學系生,因打球後嘔吐就醫,竟發現已尿毒症、腎衰竭,若未換腎,終生都得洗腎。醫師提醒要及早發現腎臟異狀,早期篩檢很重要,檢測腎功能可藉抽血檢查腎絲球過濾率與尿液檢查尿蛋白,國健署提供的公費成人健康檢查,就有包含這2項檢查。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aHUS)是一種罕見疾病,會導致血管出現血栓、多重器官受衰竭甚至死亡。aHUS發病急又快,健保署今年2月起,新增給付長效型補體抑制劑,然而罕病認定、健保用藥事前審查平均需等待1~3個月,台灣兒童腎臟醫學會呼籲,簡化用藥申請程序,讓患者及時用上救命藥。
每年3月的第二個星期四是「世界腎臟日」,提高全球對腎臟健康的關注。醫願診所院長葉曙慶醫師,分享如何透過簡單的自我檢測與專業醫療,幫助民眾遠離腎臟病的威脅。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也是26年來第5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個案,為南部未滿10歲女童。疾病管制署20日表示,個案於3月8日出現高燒、間歇性腹痛、血便、活動力下降等症狀,至急診就醫後10天,檢驗確診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目前住院治療中。疾管署緊急與農業部、食藥署及地方政府展開疫情調查並討論防治策略。
國內出現今(2025)年首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個案,為南部未滿10歲女童,疾病管制署今(20)日表示,個案於3月8日出現高燒、間歇性腹痛、血便、活動力下降等症狀,至急診就醫後收治住院並通報,於3月18日檢驗確診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目前仍住院治療中。疾管署已邀集農業部、食藥署及地方政府就疫情調查、防治策略及因應作為討論。
罹癌一次性給付,除癌症險外,重大疾病險或是重大傷病險,也是許多民眾會選擇的保障。以重大傷病來說,許多人認為重大傷病是少數人才會遇到的情況,但是若細看全民健保的22大項重大傷病的範疇,就會發現當中包含癌症、急性腦血管疾病、慢性精神病(含失智症)、慢性腎衰竭(尿毒症)等,重大傷病與自己的距離並不遙遠。
55歲王先生近幾個月深受頻尿、小便無力、尿不乾淨的症狀所困擾,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經新竹縣東元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戴順慶診斷,發現是男性的長壽病-攝護腺肥大,合併攝護腺「中葉」增生,經「內視鏡雷射手術」,成功為病患移除增生的攝護腺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