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尿液顏色的搜尋結果,共39筆
當尿液混濁時,民眾多半會覺得是因水分補充不足,但泌尿科醫師王士綱表示,長期尿液透明也不一定代表健康,當心這是腎臟發出的求救警訊。理想的尿液顏色應呈淡黃色或淺稻草色,代表體內水分與代謝平衡,腎臟在正常濃縮與排泄廢物。
臉色蠟黃氣色差,很多人以為只是熬夜或疲勞造成,但可能隱藏疾病警訊。醫師黃士維指出,黃疸、深色尿、糞便顏色變淺、右上腹疼痛向背部放射,都是膽管阻塞的症狀,應及早檢查,否則會延誤治療時機。
夏季高溫炎熱,必須適時補充水分,以避免身體缺水,日本體育大學教授杉田正明指出,預防脫水、中暑除正確補水,也要留意核心體溫的調節,建議可觀察起床後的尿液顏色,來判斷身體水分狀態,若呈淡黃色如檸檬水代表正常,如顏色偏深如蘋果汁,表示身體已出現脫水現象,必須立即補充水分,建議採取「水分儲備法」,每日分次飲用1.5至2公升水,每次不宜過量,以避免脫水或水中毒。
疾管署公布上周新增1例瘧疾境外移入病例,為一名10多歲外籍男性,7月上旬有西非多哥共和國旅遊史,未服用瘧疾預防用藥,且自述於當地曾被蚊子叮咬,28日回國前就出現發燒、噁心、嘔吐、腹瀉及呼吸喘等症狀,回國後症狀未改善,2度至診所就醫,8月1日確診感染惡性瘧,目前住院治療中。
夏天外出記得補水!一名大學生小偉,暑假和朋友在烈日下打籃球,因為忘記帶水,覺得「忍一下就好」,整整2小時都沒喝水,晚上回家竟開始渾身肌肉痠痛、走路腿部無力,上廁所發現尿液顏色變深如「可樂」。緊急送醫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且出現腎臟功能受損徵兆,經幾天的治療與大量輸液,情況才逐漸改善。
7月22日將迎來「大暑」,這是一年當中最炎熱的時候,很多人一下在大太陽下曝曬,一下又躲進冷氣房,導致整個人「仙仙」的,感覺發燒量體溫卻又是正常,這很可能是中醫所說的「陰暑」上門。中醫師提醒民眾,不論在戶外或冷氣房裡,都要記得補充水分,一般上班族每天至少2000c.c。需跑外務的人或體力工作者,更要達到2500~3000c.c。
大陸32歲的張姓男子近日和妻子恩愛後環抱入睡,半夜卻被劇烈腰痛痛醒,直接從床上彈坐起來,像是被千萬根鋼針狠刺,還沒等他緩過神,下秒竟突然吐了滿地,嚇得趕緊就醫。杭州市中醫院丁橋院區CT檢查顯示,張男輸尿管中段結石,後經輸尿管鏡的微創治療取出結石。
腎臟被稱為無聲的器官,腎臟疾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徵兆,等到症狀明顯時,腎功能恐已受到嚴重損害,需要洗腎。花蓮門諾醫院向下扎根護腎觀念,前往國小展開衛教宣導,除提醒孩童每天應攝取至少1.8公升的水量,也透過市售零食包裝引導如何觀察營養標示的鈉含量,希望及早為孩子建立正確觀念,影響家庭健康行為。
壽命長不長,大小便看得出。醫師黃軒指出,日常大小便訊號,就像一台免費的健康監視器,只要留意,就能及早發現身體異狀,次數、顏色、形狀每周都要觀察,若異狀超過2周就要就醫。長期便秘可能與大腸癌、甲狀腺功能低下有關;腹瀉超過一週,要當心肝膽問題或胰臟腫瘤;男性夜尿超過2–3次,很可能是前列腺肥大;尿呈紅色,可能是膀胱癌、腎癌。
很多人以為肝臟出問題,只會讓人感到疲倦或皮膚變黃,不過,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肝臟是人體的代謝工廠,若肝功能變差,排尿、排便習慣可能跟著改變,尤其是有脂肪肝、酗酒史或肥胖的人,在出現腹瀉、便祕、黑便、茶色尿與尿味變臭等情況時,更要視為警訊,這有可能代表肝臟正在求救中。
每人每天所需的喝水量,依個人身體狀態、有無疾病而不同,除了白開水,茶、咖啡、湯、食物也會算在每日所需的含水量裡,醫師洪永祥指出,食物的供水量約為20%,可以扣除後再補充到每日所需的飲水量,腎臟病患因身體排水狀況不佳,要特別留意食物裡的水量。
尿液與糞便的顏色反映身體狀況,會在身體無痛的情況下給予警訊。一名60歲女性患者身體沒有出現疼痛,但糞便呈現灰白色、尿液顏色如柳橙汁一般,檢查後才發現膽道被腫瘤塞住,並確診胰臟癌,醫師林相宏指出,不會痛的黃疸最為恐怖。
明明只喝一點點水,卻一直跑廁所,真的讓人很困擾。泌尿科醫師顧芳瑜表示,一般人一天約上廁所8次,但會受到喝水量影響,原則8至12次,都在正常範圍內,如果一天超過12次,就有可能是有膀胱過動症的問題,建議要就醫,可透過服藥或進行神經電刺激治療來改善。
腎虧就是腎功能不好?對此,泌尿科醫師高銘鴻表示,腎虧屬於中醫學上的名詞,而西醫主要關注的是腎臟的過濾功能、尿液生成等,兩者有所不同。若要判斷腎臟是否出現問題,可從5大跡象觀察,包括小便異常、容易疲勞、腰痠背痛、水腫,以及性功能下降。其中他提到,若性功能問題伴隨晨勃減少、長期疲憊及尿液異常,應特別留意腎臟健康狀況。
外科醫師陳榮堅近日分享一個案例,一名30歲女子聚會續攤玩整天,忘記喝水,結果發生橫紋肌溶解症被送到急診,住院治療一周才恢復。陳榮堅提醒,橫紋肌溶解症嚴重的話可能引起急性腎衰竭,需要洗腎。
正月十五慶元宵,民眾不免俗會品嘗湯圓,象徵圓圓滿滿。不過有腎臟科醫師提醒,湯圓除了高熱量外,芝麻、花生、豆沙等內餡含磷量高,對腎臟病患者會造成很大負擔,不可過量攝取,或是改吃無餡小湯圓,避免高磷血症危害健康。
不少人在新年期間會跟親友聚會,打幾圈麻將應景,日前高雄1名63歲趙姓婦人春節前打麻將手氣好、胡牌連莊,興奮到忘記喝水,還擔心中途起身去上廁所會轉換運勢,因此憋尿2小時,隔天卻出現小便疼痛、下腹悶脹症狀,掛急診後發現竟是急性膀胱炎,所幸經治療後症狀減緩逐漸康復。
不少人在新年期間會跟親友聚會,打幾圈麻將應景,不過高雄一名63歲趙姓婦人,因為打麻將手氣好、胡牌連莊,興奮的她不僅忘記喝水,還擔心中途去上廁所會轉換運勢,她憋尿經過數小時,隔天卻出現小便疼痛、下腹悶脹,掛急診後被診斷出是急性膀胱炎,還好經診療後症狀減輕逐漸康復。
一名80多歲婦人,平時長期臥床,因出現血尿而求診。結果一照膀胱,竟驚見塞滿了一顆顆圓滾滾的石頭,立刻進行手術取石。醫師表示,膀胱結石成因多元,包括攝護腺肥大、神經受損、尿路異物、膀胱發炎以及醫療設備等,都可能形成。一旦有相關症狀,務必盡早處理,否則嚴重恐致敗血症或有癌變風險。
尿液可作為觀察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對此,泌尿科醫師朱信誠分享了3個值得留意的尿液異常情況,分別是血尿、尿液顏色變深,以及尿液多泡。其中他提到,尿液多泡要警覺恐是蛋白尿,反映出有腎臟問題、糖尿病或高血壓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