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川普連任的搜尋結果,共49筆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美國國務卿盧比歐10日晚間通電話。王毅表示,美方近來採取的消極言行,中方明確反對,「尤其在台灣等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美方務必謹言慎行。」加上9日晚間中美國防部長視訊通話,中國防長董軍警告,以台制華必將被挫敗。如此密集的政府高層通話,外媒解讀,是為了美中兩國元首下個月舉行「川習會」預做鋪墊。
美國《紐約郵報》22日獨家披露,經常批評川普的白宮前任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位於華府附近的住所,美東時間當天一早突遭聯邦調查局(FBI)幹員上門搜索。搜索開始不久,FBI局長巴特爾(Kash Patel)在社群平台發文「沒有人凌駕於法律之上」。消息一出備受矚目,美國各大媒體紛紛跟進報導。
全球首富馬斯克5日宣布成立新政黨「美國黨」(America Party),以挑戰他所說的「一黨專政」體系,並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的《大而美法案》將導致美國走向破產一途。此舉令川普與昔日盟友兼金主馬斯克之間的交情正式決裂,也可能衝擊共和黨2026年期中選舉選情。
馬斯克5日宣布成立新政黨「美國黨」,並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的《大而美法案》將導致美國破產。儘管馬斯克財力雄厚,但想打破美國長達160年的兩黨壟斷機制談何容易。特別是川普第二任期政策即便極具爭議,他的民調支持率依然維持在40%之上。
美國總統川普和一度形影不離的全球首富馬斯克反目成仇,原因眾說紛紜,《紐約郵報》和新聞網站Axios點名白宮總統人事辦公室主任戈爾(Sergio Gor)為背後煽風點火者。
以色列持續對加薩發動戰爭之際,巴勒斯坦裔哈佛教授畢夏拉.巴哈(Bishara Bahbah)意外成為哈瑪斯(Hamas)與美國川普政府之間秘密溝通的橋樑,也協助促成美以雙重國籍人質亞歷山大(Edan Alexander),並於5月12日獲釋。
全美19日(周六)再度爆發了大大小小的反川普示威,抗議活動估計超過700場,反對者走上美國各地的社區街頭,表達對川普施政的不滿;而根據美媒最新民調顯示,美國總統川普的經濟政策施政滿意度,跌至他總統生涯中的最低點,顯示美國民眾相當不滿意他的關稅、通膨等政策。
美媒最新民調顯示,美國總統川普的經濟政策施政滿意度,跌至他總統生涯中的最低點,顯示美國民眾相當不滿意他的關稅、通膨等政策。與此同時,19日全美各地再度上演約700場反川普抗議。
美國的民主黨與台灣的國民黨,雖處於不同國家,但其在政治的失敗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美國民主黨在川普強勢回歸後顯得毫無章法,而台灣國民黨在大罷免行動中則完全喪失戰略優勢。這兩個政黨的現況反映出當前政治生態的改變,若不正視挑戰,將難以在新的政治環境中存活。
俄烏戰爭引發的一系列世界各地的地緣衝突和戰爭,打破了維持了七十多年雅爾達體系,導致世界大亂,戰火頻燃。雅爾達會議催生的聯合國憲章也被人當成廢紙,任意「粉碎」。當前的世界亂局這是二戰之後的又一次地域和財富的「再分配」。保證了世界七十幾年和平的「雅爾達體系」已經死亡,聯合國也面臨極限挑戰,瀕臨名存實亡。世界已經失控,急需一個有權威性的,全世界認同的新國際秩序的誕生。
世界各國領袖爭相向美國總統川普示好、搏感情,比起前總統蔡英文能讓「川普站在我這一邊」,他們應感到自嘆不如,賴總統更是望塵莫及。
世界各國領袖爭相向美國總統川普示好、搏感情,比起前總統蔡英文能讓「川普站在我這一邊」,他們應感到自嘆不如,賴清德總統更是望塵莫及。
美東時間1月20日美國新當選的回鍋總統川普將正式重返白宮,在他這次競選獲勝後,大陸媒體一改過去冷嘲熱諷的態度,開始鼓吹中美合作與共存共榮。4年前川普競選連任失敗時,中共官媒延續其數十年來對西方下台政客盡情嘲弄的傳統,發表短評《別了,川普》。沒想到川普竟然回鍋重新入主白宮,媒體也迅速轉向對「中美關係新起點」寄予期待。
全球主動式固定收益投資牌PIMCO(品浩)今舉行2025年週期市場展望。對於台灣2024年經濟成長,PIMCO認為將優於預期,GDP成長預估約為4.2%,2025年估2.5-3%,這主要歸功於AI領域的強勁需求,帶動資本支出與庫存回補。PIMCO認為臺灣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市場,臺灣是全球IT重鎮,生產很多的晶片,這個對於全球經濟來說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3:20更新--補充內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金融時報》17日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日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電話會談。此時距川普就職典禮僅剩3天。大陸官媒新華社也以短訊發布同樣消息。這是兩人4年來首度直接對話。
儘管自10月以來,投資人從印度股市撤資超過100億美元,但隨著外資流出速度趨緩,截至上週五(12月6日),印度SENSEX 30指數自本波段低點反彈上漲近6%,顯示印度股市已明顯回穩。匯豐投信表示,作為全球增速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印度近年經濟成長穩定且快速,其GDP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連續多年保持高速成長。加上印度大力推動經濟改革,專注於大規模基礎建設與製造業扶持,顯現其中長期經濟前景依然樂觀,為投資人提供長線布局的契機。
洛杉磯道奇勇奪2024年世界大賽冠軍,明年將會獲得美國白宮邀請進行表揚儀式,道奇預計會有球員抵制新上任的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陣中的日本球星大谷翔平、山本由伸是否隨隊前往,引來日媒NEWS Post seven擔憂「最糟的情況恐怕會引發外交問題。」
川普連任,美股後市看好,外資和研究機構紛紛上調標普500指數明年目標價,基金醫生馮志源認為,投資與標普500相關的美股ETF將立於不敗之地!尤其是追蹤標普500成長指數的00924,表現格外優異,今年及近一年績效均超過40%,超前美股主要指數。
儘管川普上台後,祭出高關稅將導致貿易政策不確定升高,但高盛經濟學家仍樂觀預估,2025年全球經濟有望持續穩健成長步伐。
中央斥資58億新台幣,建立TaiwanPlus大外宣影音串流平台,針對外國人投放英文內容宣傳台灣。但多年過去,TaiwanPlus下載人數僅5萬人,且多為台灣使用者,平均每次下載成本超過10萬台幣。美大選期間,TaiwanPlus多次描繪川普為「已定罪重罪犯」,並直接預測賀錦麗將贏得大選。粉專「一百五」列舉出台灣對美國大選押錯寶的黑歷史。網友更質疑,4年58億每天都可花將近4百萬新台幣,讚數卻僅5萬,不可能沒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