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工信部的搜尋結果,共479

  • 技術突破、需求爆發雙重利多 鋰電產業鏈看俏

    技術突破、需求爆發雙重利多 鋰電產業鏈看俏

     隨著固態電池技術突破與儲能需求爆發,鋰電產業成為市場熱點。國金證券公布報告指出,2025年固態電池的技術突破,驅動資本支出加速,再加上近年供給側改革與產能收斂,以及儲能景氣超預期使行業供需格局或開始反轉,鋰電產業鏈有望在這一輪浪潮中價值重估。

  • 大陸衝刺算力 2027年目標出爐

    大陸衝刺算力 2027年目標出爐

     中新社報導,大陸工信部10月21日公開徵求對《算力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5版)》的意見,旨在加快構建大陸一體化算力網,構建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的算力標準體系。

  • 232萬輛!陸新能源汽車出口暴增 歐洲成核心市場

    232萬輛!陸新能源汽車出口暴增 歐洲成核心市場

    大陸央視30日報導,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表示,中國大陸汽車產業標準化將持續深入推進並提升開放水準。2025年以來,大陸加快推進汽車產業重點領域標準制度修訂:包括自動駕駛系統、組合駕駛輔助等智慧網聯汽車強制性國家標準研製,發布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電耗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推進隱藏式門把手安全要求等專項標準研製。

  • 陸力推海水淡化 納十五五部署

    陸力推海水淡化 納十五五部署

     大陸《第一財經 》報導,中國自然資源部表示,將研究推進在沿海地區謀畫布局大型「平急兩用」海水淡化工程,納入國家水網並加強水資源統一配置。配合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論證將海水、苦鹹水淡化納入國家「十五五」規畫部署。

  • 陸三箭齊發!揭國產商業火箭「批量上天」關鍵

    陸三箭齊發!揭國產商業火箭「批量上天」關鍵

    大陸《北京商報》23日報導,近期,一批大陸國產商業火箭陸續完成飛行試驗任務,中科宇航、星河動力、星際榮耀、東方空間等商業火箭公司均有火箭發射任務圓滿完成或待執行。有關分析指出,商業航太賽道當前正從「可發射、可交付」的驗證期,跨入「有頻次、能交付、講效率」的規模化爬升期,背後主要依賴技術突破、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爆發三大支撐。未來三年將進入洗牌關鍵期,具備全鏈條自主可控能力和差異化商業模式的企業有望脫穎而出。

  • 美對中船隻開罰 中國前三季新接造船訂單量年減23.5%

    大陸工信部數據顯示,2025年1~9月,中國造船完工量3,853萬載重噸,年增長6%;新接訂單量6,660萬載重噸,年減23.5%;截至9月底,手持訂單量24,224萬載重噸,年增長25.3%。

  • 蘋果庫克:加碼對中投資

     中美貿易衝突加劇之際,蘋果(Apple)執行長庫克(Tim Cook)再度訪問北京,15日與中國工信部長李樂成會面時表示,蘋果將持續增加中國投資,並進一步深化與當地產業鏈的合作。

  • 亞洲鋼廠11月盤價 清一色開平

    亞洲鋼廠11月盤價 清一色開平

     中鋼15日開出11月盤價,全品項都維持平盤,包括中鴻、越南河靜鋼同日同樣也開平盤。業者表示,目前全球鋼鐵市場緩慢復甦,世界鋼鐵協會也預測今年全球鋼鐵需求持平、明年僅微增1.3%,在終端庫存回補力道溫和的情況下,鋼廠開平盤是最保險的做法。

  • 《鋼鐵股》鋼需復甦略緩 中鴻11月內銷全平盤

    中鋼(2002)周三開出11月盤價全面持平,為兩個月平盤。中鴻(2014)同日開出114年11月份內銷及114年12月份外銷盤決議,內銷方面,熱軋、冷軋、鍍鋅亦平盤。外銷上,依產品及地區別調整,實際報價視當地市場行情而定。

  • 《鋼鐵股》鋼市短期盤整 中鋼11月盤價全持平

    中鋼(2002)周三召開114年11月份月盤盤價會議,近期國內外鋼需復甦緩慢,終端庫存回補力道溫和,短期鋼市呈盤整態勢。考量下游產業仍面臨競爭挑戰,為順應國際行情並兼顧客戶接單競爭力,中鋼11月份月盤產品以平盤開出,並持續推動多元方案,確保接單量能。

  • 陸前3季汽車產銷破2400萬輛 新能源車貢獻近半

    陸前3季汽車產銷破2400萬輛 新能源車貢獻近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4日發佈資料顯示,9月汽車市場延續良好表現,產銷量均創下歷史同期新高的327.6萬、322.6萬輛,各年增17.1%和14.9%,讓整體前3季累計產銷2433.3萬、2436.3萬輛,年增率13.3%與12.9%。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1124.3萬、1122.8萬輛,年增都超過34%,銷量占新車總銷量的46.1%。

  • 陸車市M型化 小型純電車崛起

    陸車市M型化 小型純電車崛起

     大陸車市競爭白熱化,呈現嚴重的M型化趨勢。最新數據顯示,9月市場上有多達338款車型銷量竟不到1,000輛,占總車款數的一半。同時,僅17款熱門車就囊括整體市場超過2成的銷量。儘管市場銷量高度集中,但受惠於政策支持與新車效應,9月整體產銷量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 陸反擊!調查美301影響 劍指陸航運、造船業是否助美

    陸反擊!調查美301影響 劍指陸航運、造船業是否助美

    美國14日起將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服務費,對此大陸交通運輸部14日也發布公告表示,將對大陸航運業、造船業及相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發展利益受影響情況啟動調查,並將調查是否有相關航運業者等協助美方的情事,將根據調查情況適時制定相應措施。

  • 小米SU7又爆火燒車  「打不開的電動車門」成監管焦點

    小米SU7又爆火燒車 「打不開的電動車門」成監管焦點

    據《界面新聞》報導,上週末在成都發生的一起小米SU7 Ultra嚴重碰撞事故,再度引發外界對這家快速崛起電動汽車品牌的安全性關注。就在今年3月,安徽銅陵發生了一起類似的小米SU7致命事故,造成三人身亡。

  • 陸拚服務型製造 打造百家龍頭

    陸拚服務型製造 打造百家龍頭

     大陸工信部、人社部、商務部等7部門日前印發《深入推動服務型製造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8年)》,提出到2028年的發展目標,包括完成20項服務型製造標準制定,培育打造100家服務型製造龍頭企業、50個領軍品牌,建設100個創新發展高地。

  • 陸七部門:打造服務型製造升級版

    大陸工信部等七部門提出,到2028年,打造服務型製造升級版。

  • 陸新能源車購置稅減免門檻提高 插混車純電續航不低於百公里

    陸新能源車購置稅減免門檻提高 插混車純電續航不低於百公里

    大陸明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規定備受關注。近日大陸工信部等三部門發出公告,調整2026至2027年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明確了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車的相關技術要求調整。例如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車的純電動續駛里程,應滿足有條件的等效全電里程不低於100公里。

  • 陸企強化傳感器布局 加速國產化

     大陸研究機構發表報告指出,傳感器作為人形機器人的「神經末梢」,將直接影響機器人智慧化程度,成為產業競爭焦點。該機構表示,大陸傳感器市場增速領先全球,而在大陸力推國產替代背景下,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加快布局。業內人士指出,政策紅利加上技術突破,將推動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邁向更高國產化率。

  • 海水淡化廠將遍地開花?陸擬沿海布局「平急兩用」工程

    海水淡化廠將遍地開花?陸擬沿海布局「平急兩用」工程

    大陸《第一財經 》8日報導,中國大陸自然資源部表示,將研究推進在沿海地區謀畫布局大型「平急兩用」海水淡化工程,納入國家水網並加強水資源統一配置。配合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論證將海水、苦鹹水淡化納入國家「十五五」規畫部署。

  • 擺脫低價競爭 陸純電車出口納管

    擺脫低價競爭 陸純電車出口納管

     大陸新能源汽車出口已成為推動外貿增長的重要力量,但為避免「內捲外化」,大陸官方近日宣布依法對純電動乘用車實施出口授權管理。業內專家認為,相關舉措能遏制低價競爭,構建健康可持續的出口生態,助力大陸電動汽車在全球市場中實現品牌提升與長遠發展。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