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工業4的搜尋結果,共09筆
三陽工業4日在米蘭機車展一口氣發表8款次世代車型,涵蓋Maxi-Scooter、通勤車、街跑與冒險車等級距。三陽工業董事長室協理吳奕成表示,將以「穩內銷、衝外銷」作為整體發展戰略,使每個市場都能與品牌產生連結,持續朝2028年內外銷100萬台目標邁進。
「愛與感恩 希望偕行─在台移工移民共融大會」21日在桃園市立體育館舉行,逾7000名移工、新住民跟志工與會,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示,台灣有超過81萬名移工,其中近14萬人在桃園生活與工作。近年桃園的工業產值從2兆成長到4兆,每一項城市發展的背後,都有著移工朋友的重要貢獻。市府始終自許為最包容、最開放、最歡迎多元的國際化城市。
今年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年初於美國消費電子品展(CES)預告,與AI結合的機器人時代來臨,將成下一個「兆級」美元產業,接著於5月GTC大會展出BDX機器人,動作靈活讓現場驚呼連連。今年人形機器人生產將破萬,2050年可望達10億台,市場規模突破5兆美元,遠超過目前全球汽車產業規模,中美兩強各有擅場,大陸搶得硬體製造主導地位。
今年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年初於美國消費電子品展(CES)預告,與AI結合的機器人時代來臨,將成下一個「兆級」美元產業,接著於5月GTC大會展出BDX機器人,動作靈活讓現場驚呼連連。今年人形機器人生產將破萬,2050年可望達10億台,市場規模突破5兆美元,遠超過目前全球汽車產業規模,中美兩強各有擅場,大陸搶得硬體製造主導地位。
人形機器人產業全球矚目,摩根士丹利近日公布全球人形機器人上市公司百強名單,大部分名額由中美兩國公司囊括,其中,中國大陸有32家企業上榜。大摩表示,中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取得的進展令人矚目,預計2025年,大陸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人民幣6兆元,總量近6,000萬台。
財政部統計,由營業人申報營業稅資料彙整而來的「營利事業家數及銷售額」統計顯示,國內工業及服務業營利事業家數逐年遞增,113年7月底各31.9萬、132.9萬家,較105年底分別增加19.4%或5.2萬家及21.8%或23.8萬家,服務業屬性與工業迥異,又隨消費需求日趨多元,科技創新亦催生新型態服務業等因素,其家數大致為工業4倍,近年增幅亦較高。
以「MINDMAN」品牌行銷全球超過100個國家的金器工業,近年來在工業4.0、AIoT及智慧製造的推動下,憑藉空壓自動化元件的關鍵自主技術,於國內外市場屢創佳績。為進一步推廣台灣優質空壓產品,金器工業4日參加「2024 SEMICON Taiwan」,展出多項工業自動化應用產品,於南港展覽二館1樓Q5246攤位,共同體驗MINDMAN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尹先生在台灣從政,只有十年半,但對國家建設卻做出了極大貢獻,廣受人民的愛戴。他每項任務,都是責任重大,為了化解當前面臨的問題及推動國家建設發展,已日理萬機;但他都能抽出時間,考慮研究國家長期永續發展的途徑。一旦有所決定,他就劍及履及的貫徹執行,奠定國家長期經濟發展基礎,使後來二十、三十年的國家建設都能順利發展。
近年來,印度對中國大陸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居高不下,遙遙領先其他國家。據統計,2023年印度共對中國大陸發起22起貿易救濟調查,成為當年全球對大陸發起貿易救濟調查數量最多的國家(地區)。美國和歐盟分別以12起和9起,位列第二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