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平衡型的搜尋結果,共461筆
台股本波多頭力道強勁,受惠於基本面亮眼加上ETF助漲。凱基證券發布〈ETF季報〉調查,截至9月底,國內ETF市場規模已達近新台幣7兆元,占基金市場整體規模占比逾6成5;第三季台灣ETF基金規模年增16.45%,發行檔數較上季增加13檔,受益人數增加4.5萬人,其中,平衡型ETF加入ETF戰場成為關鍵亮點。
今年以來大盤仍強力上漲逾兩成,除了台股基本面強勁,ETF資金大浪也功不可沒。根據凱基證券發行的〈ETF季報〉調查資料顯示,截至9月底,台灣ETF市場規模已達近新台幣7兆元,占基金市場整體規模占比逾6成5,第三季台灣ETF市場持續發燙,基金規模年增16.45%,發行檔數較上季增加13檔,受益人數也增加4.5萬人,其中平衡型ETF加入ETF戰場更是關鍵亮點。
第四季仍具不確定性,公股銀高層評估,在基金及國外債券方面,將配合金融環境及市場趨勢,精選高評級、穩定高配息等固定收益的基金及債券標的。保險方面,公股銀看好延續「壽險高保障型商品」,另搭配「金流型商品」輔助,包含傳統還本型及分紅保單等。
第四季旺季行情奏效,市場風險偏好也擴散到非投資等級債等固定收益資產。投信法人分析,經濟數據多符合預期、聯準會有機會在年底前連兩次降息支撐,續為年底前行情助攻,但漲多後反覆震盪的可能仍在,首選美國平衡型及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看好美國經濟軟著陸及聯準會降息行情。
受惠美元偏弱、資金流向美國以外地區,以及AI相關題材持續發酵,具評價優勢的新興市場資產近期成為全球投資人關注焦點。專家分析,亞洲科技產業、AI基礎建設及消費升級題材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台、韓、大陸等地的龍頭企業表現亮眼,提振整體市場氣氛,債市則因新興國家積極推動財政改革,提升信用評等,加上高殖利率與匯率升值帶來的額外收益,也持續吸引收益型投資人進場。
受降息疊加貿易緩和預期,全球股市齊漲。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統計至10月29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居冠、金額為60.16億美元,其次為全球新興市場15.69億美元。
金管會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在新型態的金融商品趨勢上,包含推動具台灣特色的個人投資儲蓄專戶(TISA),及完成台日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相互掛牌、開放主動式與多資產ETF等多項突破性進展。7月22日成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後,業者引進各類私募基金,吸引高資產客戶的青睞,成為一大亮點。
工商時報舉辦《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論壇系列活動,延續7月高雄場後,將於11月4月在台北登場。本次論壇以「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為主軸,櫃買中心將以「櫃買搭橋引資中小微,壯大台灣資本市場」進行專題演講,展現櫃買中心在資本市場扮演的關鍵角色與創新作為。
第四季以來全球股債市齊揚,市場對聯準會寬鬆多所期待,推升美國四大指數在內等多個主要指數再創歷史新高,市場風險偏好擴散到非投資等級債等固定收益資產。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蘭.華勒(Glenn Voyles)來台,親自解析投資機會與風險,他認為,非投資等級債有兩大利多,分別是企業體質改善、違約率處於低檔,投資前景持續看好。
美國總統川普亞洲行帶動市場情緒,推動美股、台股漲勢;聯準會(Fed)於台北時間30日凌晨宣布最新利率政策,各大預測機構皆認為,這次降息1碼機率幾乎底定,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倫.華勒29日預測,聯準會年底前有2次降息機會(含這次降息),有2次降息為支撐,續為年底股匯市助攻行情。
國際股市掀起一波創高比價效應,帶動在台掛牌的69檔ETF攜手登上掛牌來新高價,且一口氣囊括了多區股市,被動式、主動式、平衡型等紛紛入列,受益人數多達265萬人。
全球多頭牛市奔騰,平衡、多重資產主題基金藉由風險分散及優化股債布局策略,同步帶動績效及規模明顯成長,躍升今年來投信發行規模逾百億元海外旗艦基金熱門標的。
在聯準會降息預期及企業財報利多帶動,資金湧入美國股、債市場推升行情表現,然而金融市場瞬息萬變,面對川普政策變化球、2026年聯準會新主席及地緣政治不安持續,布局彈性配置的全方位平衡型基金,可望讓投資組合如虎添翼。
臺大財務金融系教授陳彥行指出,近年隨著市場需求多元化,被動式多資產ETF今年正式問世,其最大特色在於內建資產配置概念,透過固定比例的股債組合與自動再平衡機制,讓投資人能更輕鬆地管理風險與報酬。
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投資人對即將公布的財報抱持樂觀下,帶動新興亞股跟隨美股走揚,同步也浮現獲利了結賣壓。外資上周對新興亞股賣多於買,僅對印尼、泰國小幅買超2.55億、2.37億美元,其他國家皆呈現淨流出,其中台灣賣壓最重,周賣超12.95億美元。不過,今年來外資仍是最青睞台灣,年迄今買超50.35億美元,淨流入金額穩居新興亞股冠軍。在股市表現方面,新興亞洲市場上周漲多於跌,其中韓國周漲幅5.14%,更兩度刷新指數新高紀錄,漲勢最強勁。此外,上周僅菲律賓下跌,跌幅1.67%,表現相對疲軟。
政策利多連發,亞洲股市接棒美歐,全球資金持續輪動。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統計至10月22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居冠、金額為133.31億美元、其次為已開發歐洲20.15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2.51億元。
退休族如何妥善運用理財工具,成為維持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公股銀行建議,退休族應避免過度追逐高報酬,而是以穩健、保本與現金流穩定為核心,並善用定存、基金、債券及保險等工具,或者近期熱門的黃金存摺、智能理財等,搭配分散配置,以確保長期退休金安穩。
蘋果(Apple)受惠於換機潮來襲,iPhone 17反應熱烈,股價創下歷史新高,進而激勵市場投資信心。國泰投信指出,美國股債第四季具備三大利多,包括企業獲利持續成長、AI題材推動科技股表現,以及聯準會重啟降息循環,有望為股債市場注入動能。不過,美國總統川普政策面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已成為常態,國泰投信建議投資人透過美國股債平衡型基金,動態調整配置狀態。
近一季新高行情帶動各類主動式操作基金規模同步增長,跨國平衡型規模成長逾2成最亮眼,在各類海外基金中稱冠。投信法人分析,這波全球股市驚驚漲創新高行情,各類海外股票型、平衡及組合型基金規模同步受惠,但逢高獲利了結影響,跨國股票型基金規模漲幅僅3%,反觀跨國平衡型基金,因股債多資產布局特色,吸引投資人持續投入,交出成長逾2成佳績。
儘管貿易風險再現,全球股市一度震盪,但市場信心很快回復。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等統計至10月15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持續居冠、金額為124.29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與拉丁美洲,則分別小幅淨流入1.21億元、0.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