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平衡型基金的搜尋結果,共260筆
受到評價面和經濟不確定性等因素環繞,不安情緒影響股市。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等統計至11月5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居冠、金額為196.24億美元、其次依序為亞太不含日本19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13.65億美元。
第四季仍具不確定性,公股銀高層評估,在基金及國外債券方面,將配合金融環境及市場趨勢,精選高評級、穩定高配息等固定收益的基金及債券標的。保險方面,公股銀看好延續「壽險高保障型商品」,另搭配「金流型商品」輔助,包含傳統還本型及分紅保單等。
受惠美元偏弱、資金流向美國以外地區,以及AI相關題材持續發酵,具評價優勢的新興市場資產近期成為全球投資人關注焦點。專家分析,亞洲科技產業、AI基礎建設及消費升級題材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台、韓、大陸等地的龍頭企業表現亮眼,提振整體市場氣氛,債市則因新興國家積極推動財政改革,提升信用評等,加上高殖利率與匯率升值帶來的額外收益,也持續吸引收益型投資人進場。
受降息疊加貿易緩和預期,全球股市齊漲。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統計至10月29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居冠、金額為60.16億美元,其次為全球新興市場15.69億美元。
第四季以來全球股債市齊揚,市場對聯準會寬鬆多所期待,推升美國四大指數在內等多個主要指數再創歷史新高,市場風險偏好擴散到非投資等級債等固定收益資產。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蘭.華勒(Glenn Voyles)來台,親自解析投資機會與風險,他認為,非投資等級債有兩大利多,分別是企業體質改善、違約率處於低檔,投資前景持續看好。
在聯準會降息預期及企業財報利多帶動,資金湧入美國股、債市場推升行情表現,然而金融市場瞬息萬變,面對川普政策變化球、2026年聯準會新主席及地緣政治不安持續,布局彈性配置的全方位平衡型基金,可望讓投資組合如虎添翼。
臺大財務金融系教授陳彥行指出,近年隨著市場需求多元化,被動式多資產ETF今年正式問世,其最大特色在於內建資產配置概念,透過固定比例的股債組合與自動再平衡機制,讓投資人能更輕鬆地管理風險與報酬。
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投資人對即將公布的財報抱持樂觀下,帶動新興亞股跟隨美股走揚,同步也浮現獲利了結賣壓。外資上周對新興亞股賣多於買,僅對印尼、泰國小幅買超2.55億、2.37億美元,其他國家皆呈現淨流出,其中台灣賣壓最重,周賣超12.95億美元。不過,今年來外資仍是最青睞台灣,年迄今買超50.35億美元,淨流入金額穩居新興亞股冠軍。在股市表現方面,新興亞洲市場上周漲多於跌,其中韓國周漲幅5.14%,更兩度刷新指數新高紀錄,漲勢最強勁。此外,上周僅菲律賓下跌,跌幅1.67%,表現相對疲軟。
政策利多連發,亞洲股市接棒美歐,全球資金持續輪動。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統計至10月22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居冠、金額為133.31億美元、其次為已開發歐洲20.15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2.51億元。
蘋果(Apple)受惠於換機潮來襲,iPhone 17反應熱烈,股價創下歷史新高,進而激勵市場投資信心。國泰投信指出,美國股債第四季具備三大利多,包括企業獲利持續成長、AI題材推動科技股表現,以及聯準會重啟降息循環,有望為股債市場注入動能。不過,美國總統川普政策面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已成為常態,國泰投信建議投資人透過美國股債平衡型基金,動態調整配置狀態。
儘管貿易風險再現,全球股市一度震盪,但市場信心很快回復。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等統計至10月15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持續居冠、金額為124.29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與拉丁美洲,則分別小幅淨流入1.21億元、0.19億元。
近一季新高行情帶動各類主動式操作基金規模同步增長,跨國平衡型規模成長逾2成最亮眼,在各類海外基金中稱冠。投信法人分析,這波全球股市驚驚漲創新高行情,各類海外股票型、平衡及組合型基金規模同步受惠,但逢高獲利了結影響,跨國股票型基金規模漲幅僅3%,反觀跨國平衡型基金,因股債多資產布局特色,吸引投資人持續投入,交出成長逾2成佳績。
公股銀財富管理交出亮眼成績單。各銀行初步統計,今年雖有川普關稅等因素干擾,但今年前三季的財管手續費收入放眼都有1成以上的年增成長幅度,並大多創史上新高紀錄。彰銀、合庫銀1成起跳、臺企銀近2成、一銀成長近3成、華銀超過3成,對於第四季看好將是穩定成長,全年成績紅通通。
第四季全球股市多頭派對續行,不過近期漲多出現震盪,投信法人建議,因美國重啟降息,預期在弱勢美元趨勢下,可透過新台幣靈活混合型基金,透過股債及多資產配置掌握各市場優勢契機,並兼顧波動風險。
退休金準備並非只在臨近退休時才要面對的課題,而是人生不同階段都能逐步執行的重要財務目標。基金投資長期以來被視為達成財務規劃的有效工具,但不同年齡層因財務需求、風險承受度及投資期限的差異,適合的基金配置也大不相同,每個階段需要相對應的投資策略也不同。
根據Goldman Sachs預估,標普500今年預估獲利成長率為7%、2026年獲利成長率更上看14%,在標普500的11大產業中,2026年獲利成長率預估均為正成長,其中有10大產業獲利成長率更有雙位數成長表現。投信法人指出,企業獲利成長是股市上漲最大助力,在標普500業獲利勁揚帶動下,全球股市第四季有機會續攻,龍頭股將是上攻的領頭羊。
金管會推動TISA臺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為全民理財帶來新風貌。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暨基富通董事長林丙輝表示,TISA服務上線至今3個月,累計已超過3萬人於基富通平台開設TISA帳戶,同時也鼓勵目前尚未有個人財富規畫的民眾,透過TISA簡單輕鬆與費用低廉的方式,展開理財「起手式」。
金管會推動TISA臺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為全民理財帶來新風貌。集保結算所暨基富通董事長林丙輝今(30)日表示,TISA上線至今3個月,累計已超過3萬人在基富通平台開設TISA帳戶,鼓勵目前尚未有個人財富規畫的民眾,透過TISA簡單輕鬆與費用低廉的方式,展開理財「起手式」。目前上架TISA基金近70檔,半數以上基金經理費率低於0.6%,媲美ETF。
美聯準會重啟降息,年內預期有降3碼空間,消息一出提振股市表現,近期債市回穩,股、債市屢傳佳音,帶動平衡型相關基金績效水漲船高。觀察跨國股票平衡型基金近一個月表現,群益亞太新趨勢、保德信中國好時、復華全球三檔平衡基金近一月漲幅達7.25%以上,成績位居前三,其中群益亞太新趨勢更以9.51%的好表現,登上跨國股票平衡型基金近一月績效冠軍寶座。
美國就業市場降溫,通膨未明顯走高,營造適合聯準降息的投資環境,聯準會9月宣布降息1碼,符合市場預期。投信法人認為,第四季需要持續關注美國經濟走向,這牽涉到未來聯準會的降息步調,隨著股市來到高檔,短線波動也會增加,建議適度增加債券的投資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