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年齡下降的搜尋結果,共33筆
40、50、60歲,不管在哪個年齡起步,只要方向對、工具用對,都能逐步打造穩健、自在的退休生活。壽險業者指出,退休規劃最大的敵人不是收入不足,而是觀念落差與太晚行動。
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象徵女性自我關懷與健康意識的覺醒。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呼籲女性朋友主動關心乳房健康,重視乳癌風險,及早篩檢、主動防治。乳房外科主任徐軒毅指出,近年乳房外科門診就診人數持續增加,更令人憂心的是,罹患乳癌的年齡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乳癌已連續多年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死亡率亦高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列,顯示乳癌防治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妳也有這種困擾嗎?日常生活注重健康,健檢報告也沒紅字,身上明明沒病,但另一半一旦放假或是退休在家,一看到他,健康就拉警報,食慾不振、耳鳴、頭暈甚至行動變遲緩等不爽利樣樣來,停!不要再檢討自己!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證實,這是真正存在的一種病,就叫「丈夫在家壓力症候群」,妳/你中招了嗎?快來看看這病怎麼解!
根據疾管署統計,台灣13至24歲梅毒通報已連續4年攀升,2024年較2023 年增加近2成,2025 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上升13%,成為上升最快的年齡層。自2025年9月起,台灣成為東亞首個針對113學年度入學的國中男女生,全面提供公費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接種政策的國家,聯新國際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李尚謙提醒,若錯過學校統一施打時間,仍務必帶孩子至合約診所補接種,才能提前建立防護力。
網紅館長陳之漢繼6月上海行,日前再度帶工作團隊赴深圳、澳門交流與直播,不但再次創造台灣罕見的現象級流量,還開通抖音帳號,一天之內「漲粉」逾70萬,效果驚人。
網紅館長陳之漢繼6月上海行,日前再度帶工作團隊赴深圳、澳門交流與直播,不但再次創造台灣罕見的現象級流量,還開通抖音帳號,一天之內「漲粉」逾70萬,效果驚人。
令人聞風喪膽的「癌症」,及早預防即可降低罹癌風險。以大腸癌為例,衛生福利部統計,大腸癌位居癌症發生人數的首位長達十多年;根據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大腸癌,而國人平均每13人就有1人,終其一生可能罹患大腸癌。長期關注國人健康的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盼望提升國人預防意識,於7月1日舉辦「預防醫學 腸識講座」,邀請專家傳遞「腸」識新知,一起「腸」保安康。
台灣每年新增1萬多名乳癌患者,好發於45歲到64歲的婦女。不過,外科醫師鄭伃書分享曾收治一名16歲少女確診乳癌,原因可能與長期外食、壓力、喝水不足與初經早有關,導致身體慢性發炎,最終罹患癌症。
隨著台灣人口高齡化,肌少症成為現代人健康隱憂,許多人發現步態不穩才驚覺肌肉流失無力,骨科醫師陳建宏表示,年輕或中年時期就該保有運動習慣,攝取足夠蛋白質,這些花在預防的成本遠低於治療成本。
台灣過去被稱為洗腎王國,過去透析人口年年成長,2022年達9.8萬高峰,如今已看到反轉下降,但隨著人口高齡化,要抑制慢性腎臟病人數仍是很大的挑戰。根據健保數據,腎病患者加入照護計畫與否,十年後洗腎比例有高達10倍的差異,若能早期介入,可進入洗腎階段至少延緩10年。
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通常原因是自然老化,資深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近年來臨床發現,白內障有年輕化趨勢,60至65歲的白內障族群增多,以及高度近視較易罹患核性白內障。目前醫學尚無任何藥物可預防或治療白內障,手術是主要治療方式,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白內障飛秒雷射已成為治療新趨勢。
癌症連續42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5萬多人因癌症離世。衛福部國健署與癌症希望基金會今日(4)舉辦世界癌症日記者會,期望提高民眾防癌意識,公私合力守護國人健康,總統賴清德也出席,承諾將持續朝「2030年癌症死亡率下降3分之1」目標邁進,擴大癌篩、強化治療端、推動百億癌症新藥基金。
我國青少年感染性病比例逐年攀升,性病年輕化問題加劇,尤以青少女增幅最大。疾管署統計,15~19歲青少女感染淋病人數,10多年間增長6倍,梅毒更暴增53倍,醫師指出,雖然仍以男性感染人數最高,但女性增加趨勢較快,呼籲民眾落實安全性行為及雙重避孕,減少性傳染病傳播。
國民黨立院黨團昨日(14)決議,各部會「大內宣」預算全刪。衛福部部長邱泰源今日(15)表示,業務宣導十分重要,衛福部政策都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許多重要資訊都需要透過「宣傳」才能將訊息傳達給民眾。
在抖音285萬粉絲的大陸畫畫博主「咖啡」,5月宣布罹患大腸直腸癌,歷經7個月抗癌,她的助理日前宣布,咖啡已於本月26日因癌離世,得年29歲。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提醒,若有排便出血、體重異常減輕、排便習慣改變、想大又不出來或大便變細,「5中1」任何一個症狀,都應就醫做大腸鏡檢查。
大腸癌是台灣常見癌症之一,而全球各地的大腸癌發生年齡都有逐漸下降的趨勢,究竟為何?對此,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引述一項國外研究,共分析出6大可能原因,其中提及年輕患者往往腫瘤長在左側結腸,多以出血、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表現,容易被誤判而延誤治療時機。
27歲林小姐日前因左側乳房疼痛就醫,不料左側乳房沒事,右側乳房卻被檢查出有2顆約1公分左右的小腫瘤,確認乳癌第2期。台灣乳癌患者罹癌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小於40歲以下乳癌比率約16.6%,呼籲民眾及早診斷、即時處置。
新興毒品「依托咪酯」(Etomidate)即俗稱的「喪屍煙彈」氾濫,屢見毒駕釀重大死傷事故,甚至導致2名員警死亡。行政院會14日將喪屍煙彈從三級改列二級毒品,未來單純持有也有刑責,販賣最重判無期徒刑。但法務部在會中報告反毒成效,每年平均施用毒品人數下降1.1萬人,遭北北桃與會副市長當場質疑中央數據未反映實情,呼籲應正視黑數並增加檢驗經費。
行政院今(14)日院會討論反毒策略,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認為,報告中所提吸毒人口下降的數據恐怕無法反映實情,呼籲中央應正視「施用樣態與族群移轉」以及「新興毒品檢驗落差」導致的龐大黑數。他提到電子煙已成新興毒品最大載具,傳播容易且現階段法規稽查不易,串聯北北桃3副市長共同呼籲中央重視電子煙的高危害程度,不能僅憑現有菸害防制法管制電子煙,應有更積極的管制作為。
擺脫「保險媽媽」的刻板印象,壽險業務員近年積極朝向年輕化轉型,年輕業務部隊成形。據壽險公會分析,至去年底,壽險公司登錄的壽險業務員,18歲至35歲以下的有近6萬人,占比超過28%,尤其以30~34歲人數最多,而新登錄的業務員更是以18~24歲社會新鮮人為最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