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待售新成屋的搜尋結果,共40筆
隨淡海新市鎮近年人口快速成長,去年底已突破20萬大關,興富發(2542)今(30)日上午強調,淡水史上最大利多,橋通了、人來了、淡海成了!看好淡海新市鎮房市發展,推出淡水區在線最大量體造鎮案「新海城」,四期總銷高達300億元,第一期為C棟,總銷約60億元,自去年10月銷售至今,銷售率超過6成,每週約30多組賞屋,自住客占6成、置產客約4成。
內政部次長董建宏19日表示,統計全台現有超過11萬戶屋齡五年內的待售新成屋,未來將與財政部、金管會透過財稅手段,以優惠稅率鼓勵建商、投資客釋出尚未賣出的「空餘屋」給包租代管業者作為婚育宅,增加租賃市場房源。
內政部次長董建宏19日表示,統計全台灣現有超過11萬戶屋齡五年內的待售新成屋,未來將與財政部、金管會透過財稅手段,以優惠稅率鼓勵建商、投資客釋出尚未賣出的「空餘屋」給包租代管業者作為婚育宅,增加租賃市場房源。同時,不願意釋出空屋者,內政部也會建議財政部予以相應的財稅政策,董建宏直指,這些空餘屋的持有者會觀察市場動態才決定釋出時間存在,是讓房價長期呈現不穩定狀態因素之一。
近期建商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市場壓力,依據內政部最新統計,113年第4季全台待售新成屋住宅數量高達11萬1,085宅,首次突破11萬宅大關,創下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新高。從六都各行政區待售新成屋數量排行來看,桃園市龜山區以4,737宅居冠,其後分別為台中市北屯區4,446宅、桃園市中壢區3,930宅、新北市板橋區3,526宅、桃園市桃園區3,370宅。
案量大的區域遇到房市反轉,往往形成較大賣壓,不過仍有區域去化速度頗快,台灣房屋集團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統計,高雄市2024年第4季待售新成屋新增至約1.39萬宅,年增幅13.6%,顯示買氣趨緩,庫存壓力持續增大。不過,仍有部分區域待售新成屋的去化力表現不俗,剔除偏鄉後,待售新屋量減輕幅度最大的前三名行政區,分別為小港區、鹽埕區及鼓山區。其中,小港區從2023年Q4待售新成屋逾500宅,去化至2024年Q4庫存355宅,年減幅超過3成,為高雄餘屋去化效率最高的區域。
高雄市2024年第4季待售新成屋,總數新增到1.39萬戶左右,年增幅13.6%,顯示買氣趨緩,庫存壓力持續增大,不過,仍有部分區域待售新成屋的去化力表現不俗,剔除偏鄉後,待售新屋量減輕幅度最大的前三名行政區,分別為小港區、鹽埕區及鼓山區。其中,小港區因有產業聚落,加上2字頭房價,待售新成屋去化速度最快,待售新屋年減幅超過3成,成為高雄餘屋去化效率最高的區域。
據最新低度用電統計資料,新北市過去一年待售新成屋數量增加175戶,2024年第四季新北市待售新成屋數量大致較前一年度的同期持平,不過區域間卻出現明顯變化,淡水區表現亮眼,待售新成屋數量從2023年第4季的3,331戶大幅下降至2,090戶,年減1,241戶,顯示當地房市去化速度加快,可能與淡江大橋興建計畫順利與淡海房價CP值高吸引民眾入住有關。
根據最新低度用電統計資料,新北市過去一年待售新成屋數量增加175戶,2024年第4季新北市待售新成屋數量大致較前一年度的同期持平,不過區域間卻出現明顯變化,淡水區表現亮眼,待售新成屋數量從2023年第4季的3331戶大幅下降至2090戶,年減1241戶,顯示當地房市去化速度加快,可能與淡江大橋興建計畫順利與淡海房價CP值高吸引民眾入住有關。
內政部發布「113年下半年低度用電住宅及待售新成屋概況」,全國待售新成屋自2022年第1季以來逐季攀升,至2024年第4季增至11萬1085宅,首次突破11萬宅,主要因過去推案逐漸完工,顯示市場待售新成屋仍多。內政部也提醒民眾,購屋時應依自身經濟能力評估選擇,理性購屋、穩健安居。
內政部發布最新租金統計資料,統計樣本為3月底租金補貼有效租約共67.4萬件,統計全國租金總價中位數為8,500元,其中新北市租金中位數13,000元,台北市則是12,500元,分居一、二,且遠高於全國平均。
內政部今(31日)發布「113年下半年低度用電住宅及待售新成屋概況」,全國待售新成屋自2022年第1季以來逐季攀升,至2024年第4季增至11萬1085宅,首次突破11萬宅,主要因過去推案逐漸完工,顯示市場待售新成屋仍多。內政部也提醒民眾,購屋時應依自身經濟能力評估選擇,理性購屋、穩健安居。
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全台待售新成屋2024年第2季高達10.3萬戶,屋齡5年內新成屋空屋率最高的縣市為基隆市,高達35.3%。議員日前在定期會中痛批基隆成了北台北的炒房聖地,房子愈來愈貴,中產階級連中古屋都難買,市府應檢討住宅政策。
針對內政部最新資料指出,2024年第2季全台待售新成屋達10.3萬戶,其中基隆市屋齡5年內新成屋空屋率高達35.3%,居全國之冠,引發外界對「囤房炒作」的疑慮。對此,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面對空屋與房價問題,市府早已積極應對,並強調各項抑制炒作與活化房屋政策均已部署上路。
房市有感降溫,根據內政部資料,屋齡5年內新成屋空屋率最高為基隆市35.34%,等於每3間就有1間淪為空屋,有在地人擔憂表示,「感覺隨時有崩盤的風險」。
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全台待售新成屋2024年第2季高達10.3萬戶,屋齡5年內新成屋空屋率最高的縣市為基隆市,高達35.3%。議員日前在定期會中痛批基隆成了北台北的炒房聖地,房子愈來愈貴,中產階級連中古屋都難買,市府應檢討住宅政策。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內政部公布4月新生兒8684人、創史上新低,台灣人口數已連續16個月負成長,外界擔憂少子化是否衝擊已走疲的房市,房市專家李同榮在臉書粉專撰文指出,少子化不會影響目前房市,反而需關注勞動力下降的近憂,未來大部分年輕人恐怕必須靠自己,不能靠爸媽買房。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內政部公布4月新生兒8684人、創史上新低,台灣人口數已連續16個月負成長,外界擔憂少子化是否衝擊已走疲的房市,房市專家李同榮在臉書粉專撰文指出,少子化不會影響目前房市,反而需關注勞動力下降的近憂,未來大部分年輕人恐怕必須靠自己,不能靠爸媽買房。
房市有感降溫,根據內政部資料,屋齡5年內新成屋空屋率最高為基隆市35.34%,等於每3間就有1間淪為空屋,有在地人擔憂表示,「感覺隨時有崩盤的風險」。
房市氣溫急降,空屋率偏高或新屋供給量體大的地區恐怕首當其衝,依據內政部資料顯示,2024年Q2全台待售新成屋高達10萬3,130 宅,其中屋齡5年內新成屋空屋率最高的五縣市,依序分別為基隆市35.34%、金門縣35.18%、高雄市29.04%、台南市28.08%、台北市27.18%,幾乎每3間新成屋就有1間存在空屋的狀況。
內政部19日部務會報由統計處報告「113年上半年低度用電住宅及待售新成屋概況」,今年上半年全國低度使用住宅數為86萬2446宅,占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宅數比率9.32%,相較於112年下半年(上期)增加1萬2313宅(增加0.0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