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復育計畫的搜尋結果,共139筆
為減緩氣候變遷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玉山金控持續攜手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動「一生一樹,玉山植樹」造林計畫,積極投入植樹造林活動。玉山金控科技長張智星28日帶領40位玉山志工前往新北市金山區,親手於海岸林區種植防風樹苗,為守護台灣海岸生態及創造綠色永續未來共同努力。
為因應海洋環境變遷與生物多樣性銳減挑戰,新北市政府今(20)日上午於板橋「逗點實驗室」舉行「新北市政府×緯穎永續基金會海洋永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攜手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貢寮區漁會及海洋保育署等單位,以「產官學研跨域合作」推動珊瑚復育與海洋保育行動,預計將貢寮卯澳灣打造成北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海洋復育示範基地。
全球不到3000隻,目前瀕臨滅絕的「東方白鸛」主要棲息地在大陸東北、俄羅斯遠東地區,近年有東方白鸛南下過冬時迷路飛來台灣,目前約有8隻留在雲林縣麥寮鄉,而韓國金海市2022年時曾引進2隻嘗試復育, 近日舉辦野放3隻東方白鸛的活動,沒想到其中1隻疑似被關在籠子裡面太久,受到悶熱與壓力影響,籠子打開後無法自行站立、展翅,最後更直接滾下斜坡,並在3天後死亡,引爆輿論。
桃園市政府19日舉辦桃園市八德區全民健走活動,副市長蘇俊賓19日出席時表示,一年一度的八德區全民健走活動結合健康、文化及生態特色,今年吸引逾6千位民眾熱情參與,不僅讓長輩強健體魄,也讓家長帶著小朋友一同親近自然、認識環境。
崴正營造自成立以來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核心理念,順應全球產業發展趨勢,積極推動「數位轉型」與「ESG永續」雙軌並進。歷經四年持續投入與深耕,如今終於開花結果,今年首度角逐「2025 APEA亞太傑出企業獎」及《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便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雙雙獲獎,展現企業穩健創新的卓越實力。
墾丁國家公園復育梅花鹿有成,但根據墾管處委託台灣野生動物學會最新調查,梅花鹿族群不斷成長,從最早1994年野放223頭梅花鹿,到現在墾丁國家公園與周邊地區梅花鹿族群的總數已逾3600隻,30年來成長16倍,對森林生態環境、農作物、交通都帶來負面影響,在人、鹿交通事故的分析中,近5年以台26線船帆石路段的14次最多。
桃園航空城正如火如荼推進,桃市府2023年在區段徵收工程期間,發現僅存於桃園的原生瀕危植物:長葉茅膏菜、異蕊草及寬葉毛氈苔等,現勘後於大園區擇基地復育成功,1日由市長張善政代表與農業部林業試驗所簽署合作備忘錄,在珍稀植物復育領域正式合作,持續拓展復育場域延續保護。
百年衛浴品牌KOHLER日前歡慶「KEC成立8週年」,全球永續生活長Laura E. Kohler與東北亞區總裁Daniel Brohn專程來台,攜手台灣暨香港總經理李順生為全新辦公室揭幕,展現深耕台灣市場的承諾,且宣布攜手華山基金會發起永續公益慈善義賣,導入ESG理念並融入品牌行動。
為強化金門原生淡水魚類的保育與復育工作,並考量在地保育工作需仰賴長期、持續且專業的人才投入,再生魚坊今(16)日上午與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簽署產學合作,攜手培育具備實務操作與生態理念的新世代青年,將於5年內提供新台幣100萬元之補助資源,用於教學活動、技術指導與實務訓練,推動學用合一、學以致用的人才養成模式。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石梯坪海域,擁有多樣化生態環境,為守護並復育硨磲貝,港口社區發展協會發起守護計畫,但5顆在地野生小貝,在成功移植試驗一個月後,放入石梯坪安全海域生長,不到一週,就被盜採了,保育區巡守隊長陳杰敏說「覺得心碎」,海保署允諾協助增設監視設備,避免再有類似事情發生。
聯發科技27日發表生物多樣性宣言,宣示對全球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為產業樹立典範。台積電於2023年發布,去年攜手產官學研夥伴啟動「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推廣行動。聯發科表示,將從了解自身生活對自然的影響及其所帶來的風險開始,帶動員工、夥伴共同發揮影響力,一起為維護生物多樣性、降低環境衝擊努力。
桃園市大園區華興池於2024年底完工啟用,因公園圍繞埤塘螢火蟲復育計畫,今年3月時大園區公所展開復育計畫,投放約700隻的黃緣螢幼蟲,並在4至5月間成功復育,全盛期平均1小時可見約100隻螢火蟲。大園區長余誌松表示,首次復育計畫相當成功,後續將針對復育計畫進行檢討,預計明年將啟動淺水區、迎風面改善等工程,另外增建灌木等,盼打造邊看飛機邊賞螢火蟲的亮點公園。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積極以科技投入珊瑚復育,21日在屏東海生館舉辦首屆「台達國際珊瑚復育研討會」,一連2天除吸引12家頂尖保育機構、8國14名學者參與外,會中還首度展示台達協作型機器手臂協助耐熱珊瑚培育最新成果。
亞洲權威人力資源期刊《HR Asia》8月公布「2025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 in Asia)得獎名單並頒獎,崴正營造從360家企業中脫穎而出,二度榮獲「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並同時奪下「HR Asia職場永續獎」及「HR Asia科技賦能獎」三項殊榮,展現其在員工福利、永續經營與數位轉型上的全方位實力。
被列為保育類一級瀕臨絕種的山麻雀,近年在嘉義縣野鳥學會及梅山鄉瑞峰社區努力下,在當地已有固定族群數棲息、繁衍後代,甚至因保育有成,被連鎖超商相中,出品銷售山麻雀意象茶品,山麻雀復育有成,幕後功臣是默默為山麻雀付出10年的野鳥學會理事長陳建樺,但他始終不居功,默默當山麻雀守護者。
雲林縣政府積極推動螢火蟲棲地復育工作,近年持續於古坑鄉華山村、樟湖村、草嶺村等地復育,今年在古坑華山村大湖底部落設立賞螢示範區,並增設「天秀山莊」與「桂啡農場」2處教育據點,以復育黑螢屬為目標。
為讓螢火蟲重現在山林飛舞的美景,雲林縣政府積極推動螢火蟲棲地復育工作,持續於古坑鄉華山村、樟湖村、草嶺村等地復育,今年在華山村的「大湖底」設立賞螢示範區,並增設「天秀山莊」與「桂啡農場」兩處教育據點,以復育黑螢屬為目標。
丹娜絲颱風帶來狂風巨浪,造成台南七股沿海的青山港、網仔寮、頂頭額等三處潟湖沙洲退縮,失去天然屏障,登陸當天測得浪高達5.7公尺,已逼近海嘯規模,令居民感到不安與恐懼。獲經濟部、內政部支持的台南市政府提報的18億整治計畫,將用於沙洲復育及排水整治。
丹娜絲颱風帶來狂風巨浪,造成台南七股沿海的青山港、網仔寮、頂頭額等三處潟湖沙洲退縮出現破口,失去天然屏障,颱風登陸當天測得浪高達5.7公尺,已逼近海嘯規模,令居民感到不安與恐懼。經民代、中央官員與台南市府會勘後,獲中央同意支持台南市政府提報的18億整治計畫,用於沙洲復育及排水整治。
貝克氏鹽草是重要的固碳生物,海草床更是小型無脊椎動物的庇護所,但近年在氣候變遷與海岸開發壓力下,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將其列為「易危」物種,為此,國立中山大學與公私部門近年積極推動復育計畫;而有「溼地殺手」之稱的互花米草則再度現蹤澎湖海岸,民眾憂心影響生態,希望政府盡速處理,以免面積擴大,影響海洋生態且造成航道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