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德洛的搜尋結果,共67筆
來自美國邁阿密108歲的萊爾與現年107歲愛蓮娜(Lyle and Eleanor Gittens),日前以合計216歲又132天的高齡,被《金氏世界紀錄》正式認證為「全球最年長夫妻」,同時也是「史上最年長夫妻」,這對相愛多年的情侶也透露他們的長壽秘訣。
西班牙阿爾馬拉斯核電廠(Almaraz NPP)的董事會,已正式向核能管理部門提出臨時運轉通融,期望阿爾馬拉斯核電廠的1號機與2號機,其運轉許可證先延長3年,至少到2030之前有效。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表示,儘管川習兩國剛剛達成新的「停火」協議,美國仍將繼續對中國展開關稅調查。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有望於10月底會面,川普昨(22)日表示,預期與習近平就「所有事情」達成協議,包括北京採購大豆,甚至是限制核武。
道奇球星「二刀流」大谷翔平譜寫歷史新頁,他在國聯冠軍戰G4(道奇3勝聽牌)擔任先發投手與第1棒打者,並且在第1局、第4局、第7局3度開轟,成為大聯盟首位擊出首打席全壘打的投手,亦是道奇首位在季後賽開轟的投手。
烏克蘭新聞網站「UNITED24」7日報導,烏國政府近日公布最新改良型「海王星」飛彈,可望大幅提升烏軍反擊能力,加強打擊俄羅斯本土縱深目標。
路透社引述業內消息人士稱,俄羅斯已增加從白俄羅斯的汽油進口量,以緩解因多處煉油廠爆炸,造成的燃料短缺問題。
在經過升級後,承德軍艦成為中華民國海軍第一艘具有垂直發射系統(VLS)的軍艦,這是一個里程碑的成就,因為VLS對於現代軍艦來說太重要了。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9月9日,歐盟執委會發布報告稱,當前,全球地緣政治秩序劇變,為保證關鍵能源供應,歐盟需重視「包括太空採礦在內的先進採礦技術,從月球開始」。當天,美國政客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 EU)就此刊文「布魯塞爾是瘋了嗎?」發出靈魂拷問。
美國媒體《政客》(Politico)專文報導,美國在無人機發展上明顯落後,還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無人機專家指出,美軍無人機無論品質或價格都難以匹敵中國大疆(DJI)等產品,核心零組件如電池、馬達與磁鐵幾乎被中國壟斷,結果導致美國無法建立完整產能,與此同時,中國、俄羅斯與烏克蘭已能大規模量產並靈活運用廉價無人機,使美軍在新型態戰爭中顯得被動。
據觀察者網引述美國「政客」新聞網27日報導,無人機在近來全球的局部戰爭中嶄露頭角,但美國在相關領域的不足,令五角大樓頗為頭疼,揭示了美軍應用無人機面臨的困境。
印度媒體13日報導印度總理莫迪可能在下個月訪美期間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莫迪此次訪美是為了參加聯合國大會會議。此外,對於仍未與印度達成貿易協議,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指,印度有些頑固,希望在10月達成協議。
中國商務部4日公布,原產於歐盟、裝入200升以下容器的進口白蘭地的反傾銷調查最終裁定報告,從5日起徵收反傾銷稅,措施實施期限為期5年。但中國商務部同時接受歐盟有關行業協會和企業提出的價格承諾,對部分品牌予以豁免。有歐洲學者認為,就貿易壁壘而言,中方要理解歐盟,歐盟也有難處,希望中國創新對歐洲的商業模式,創造就業並助力歐洲企業升級。
據觀察者網引述香港《南華早報》7月4日報導,在美國川普政府攪亂全球貿易體系之際,中國和歐盟關係升溫,但歐盟尋求在對華貿易的同時保護其「皇冠上的明珠」——製造業。歐洲專家稱,決定中歐間關係動態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歐洲對中國可能削弱其製造業優勢的潛在憂慮。有歐洲分析師認為,中國需要創新對歐商業模式——投資不僅要開拓市場,更要創造就業並助力歐洲企業升級。
川普為中美貿易談判設下8月12日期限,因談判變數多,美國進口商趕在期限前加快由中國出貨至美國的速度,迴避可能被課高額關稅,讓美西港口迎接新一波貨運高峰。
川普就中美貿易談判設下8月12日期限,因談判變數多,美國進口商趕在期限前加快由中國出貨至美國的速度,迴避可能被課高額關稅,讓美西港口迎接新一波貨運高峰。
新聞提要■美國有許多高收入工作,例如放射治療師、核能技術員與空中交通管制員,不需要大學學歷,但卻長期缺人,只因為求職者大多不知道它們的存在。
哥倫比亞近日發生一起駭人車禍,一名28歲摩托車騎士行經莫德洛監獄附近路段時,突遭一條斷裂電纜高速擊中頸部,導致當場「斷頭」慘死,整顆頭顱連同安全帽滾落路邊,現場目擊民眾嚇得愣在原地,畫面怵目驚心。
美國總統川普強勢要求半導體製造要回歸美國本土,並數次提到「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的說法。近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受訪時,再次將矛頭指向台灣,他批評,為何人工智慧(AI)晶片必須在台灣生產?難道不能在美國生產嗎?
美國政府針對半導體調查的公眾意見徵詢定於7日結束,晶片業者正在等待美方對半導體關稅的最終結果,川普政府最快可能在本周內宣布對進口晶片加徵高額關稅。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5日受訪為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辯護,並重提「為何AI(人工智慧)晶片必須在台灣生產?為何不能在美國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