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慢性阻塞性的搜尋結果,共134筆
肺阻塞或稱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一,在民國113年,死亡人數已超過6000人。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4日發布一項針對1240名肺阻塞者的調查報告。這些患者中,高達61%都有心血管共病,提醒患者戒菸,遠離致命風險。
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疫苗每劑市價高達8000至9500元,讓許多長者與慢性病患望之卻步。台東縣政府今(31)日宣布,自明(2026)年起啟動帶狀皰疹疫苗補助方案,鎖定弱勢族群與高風險長者,盼降低感染風險,也減輕民眾荷包壓力。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元旦上路,未來若適應症屬於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疾病,只要完成二期臨床並具安全性與初步療效,經審議即可申請五年期「暫時性藥證」,提前進入市場,為再生醫療產業迎來關鍵轉折點,帶動細胞治療產業鏈全面升級。
台北醫學大學研究發現,在極端氣候影響下,過高、過低氣溫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發病及死亡風險,尤其極端高溫環境下,女性患者更成了高風險群。
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溫之下,全球各地天災不斷,民眾健康也深受威脅。台北醫學大學研究發現,極端高溫或低溫都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發病與死亡風險,達1倍以上,尤其亞洲族群更容易受影響。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23年結核病全國新確診者中,65歲以上長者超過6成4,死亡率更高達86.3%。在長照機構內,結核病發生率更是全國平均的14倍,原因在於住民免疫力較低,且長期群聚生活,會增加感染與傳播風險。結核病主要透過飛沫與空氣傳播,感染後不一定立即發病,可能進入「潛伏期」。在此階段,患者雖無症狀且不具傳染力,但當免疫力下降時,體內結核菌可能被激活,導致發病。
極端氣候影響下,全球各地天災不斷,民眾的健康也深受威脅。台北醫學大學研究發現,極端高溫或低溫都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發病與死亡風險達1倍以上,尤其亞洲族群更容易容到極端氣候影響。
《好小子》男星顏正國肺腺癌病逝,年僅50歲,讓無數影迷惋惜。肺腺癌初期並無明顯症狀,許多人直到看醫生才發現已經末期。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就表示,在台灣每年有5、6000多名不抽菸的女性罹患肺腺癌,主因就是空氣汙染。
我國流感疫情升溫,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也要小心。醫師指出,RSV引發重症風險比流感高3倍,尤其高齡慢性病患者住院風險,比一般人高10倍,且院內死亡率高達近2成,我國一年破萬名老年人因RSV住院,呼籲高風險族群接種RSV疫苗,降低重症機率。
花蓮風災後,各地志工前往災區支援重建,其中不少人被稱為「鏟子超人」,揮汗剷土、搬運瓦礫,場面令人動容。不過,醫師提醒,在滿是塵土與碎屑的環境工作,若沒戴口罩,長期下來可能引發呼吸道疾病,甚至讓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惡化,志工們務必要做好防護,若出現不適應盡快就醫。
近年來國內的藥品和醫材屢屢傳出缺貨、退出台灣市場消息,近日氣管化痰藥物氣舒痰因為價格不敷成本,退出台灣市場。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氣舒痰可以從0歲用到100歲以上,「可以喝、可以管灌、又可以蒸氣吸入的化痰藥物」,適用於許多症狀,如今卻連國內引進的印尼廠都不堪價格要退出,讓蘇一峰忍不住怒飆髒話批評「台灣健保奇蹟」,消息曝光後引發熱議。
9月23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發生後,衛生福利部啟動緊急醫療支援,繼花蓮醫院及玉里醫院後,經與花蓮縣衛生局討論評估,今(27日)起,再增派部立台北醫院、部立桃園醫院醫療團隊進駐光復太巴塱教會(Tafalong a kiwkay)安置所,每日上午及下午各安排5名醫護人員提供服務。
逸達(6576)口服MMP-12抑制劑Linvemastat(FP-020)於中重度氣喘患者的二期臨床試驗syMMPonia設計摘要,已獲接受並將於2025年歐洲呼吸學會(ERS)年會,以口頭發表形式進行。
2025台北國際照顧博覽會將於9月25日至27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本屆以「照顧串聯∞科技新潮流,照顧新視界」為主題,從生活照顧、醫療照顧及長期照顧三大核心出發,強調醫療、長照與智慧科技的跨域整合,回應高齡社會下多元化的照護需求,同時呼應「在宅急症」政策,讓醫療照護突破醫院病房的限制,讓慢性病患與長照族群能在家中獲得更完整的支持。
早期攝護腺癌通常沒症狀,因此患者多半無感,醫師呂謹亨指出,除了定期檢查攝護腺特定抗原外,飲食調控與運動也是降低風險的關鍵,不過隨著空污日益嚴重,戶外運動時一定要留意空氣品質指標,也要遠離汙染熱點,並選對時段,像是PM2.5濃度相對少的清晨,才能避免邊運動邊當人體空氣清淨機,增添肺癌風險。
台灣護照目前可免簽進入141個國家與地區,全球排名第33名,讓國人「玩遍天下」不再是夢。旅遊自由度提高的同時,突發醫療危機風險也隨之增加。投入桃園國際機場醫療中心營運逾23年的聯新國際醫院院長許詩典指出,出國前不僅要備妥自身所需藥物,更應投保足額旅遊險,建議規劃納入國際醫療轉送保障,才能真正安心出行。
肺癌連續15年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一位,衛福部推動公費肺癌篩檢滿3年,全國共60萬人符合篩檢資格,卻僅有2成5受檢。此外,高達9成女性肺癌患者沒有吸菸,但我國肺癌研究議題未涵蓋該族群,審計部點名衛福部,應找出不吸菸女性的確切致病成因和預防對策。
為提升台東縣健康形象、保障民眾健康權益,台東縣政府公告自今年10月1日起,將「原生應用植物園」列為全面禁菸場所,無論室內外均不得吸菸,違者將依《菸害防制法》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鍰。
疾管署今(12)日公布新增1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為南部70多歲男性,有癌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史,今年7月25日因呼吸喘住院治療,8月3日突然意識改變,血氧濃度降低,住院10日後死亡,後經醫院通報並經檢驗確認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今年累積6例,其中3例死亡。
為迎接父親節到來,義大大昌醫院今(5)日上午於院內大廳舉辦「2025爸氣樂章.健康相伴」父親節慶祝活動,透過健康講座與現場音樂演出,向全天下的父親們獻上最誠摯的祝福,也提醒大家關注男性健康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