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戰略報告的搜尋結果,共90筆
從《經濟學人》在2021年提出台灣是地球最危險地區,到今年《時代》專欄點名台灣是全球最危險引爆點,台海危機早已從黑天鵝變成灰犀牛,執政者卻視而不見,偏執地將交流視為賣台,把和平抹成投降,走在抗衡與扈從的鋼索上,構成國家生存的最大風險。台灣若要長治久安,有必要盡速跳脫現實主義的短暫和平,反向從多贏的思維進行「和平推演」,才是符合國家利益的當務之急。
日本《產經新聞》昨發自美國華府的報導,美國防部前政策顧問吉原恒淑接受該報專訪,透露了美國川普政府在即將公布的新《國防戰略》報告,把防止中國大陸武力奪取台灣的嚇阻措施列為優先政策。據悉,文件中也納入要求台灣加強自我防衛努力。
美國川普政府連「中國政策」都未定稿,美國在台協會(AIT)與國務院居然就先後都丟出「台灣最終的政治地位未定」這種定義不明的說法,引發了台海與華府間的動盪。但其實,這種定義不明說法的背後,根本沒有台灣的考量;民進黨及賴政府最近這幾天的上竄下跳,是連狀況都沒搞清楚,只能令人浩歎!畢竟,美方此說終究只是要為美國的利益而已。
「台灣牌」已成為美國政策工具箱中價格低廉,但效益高、風險低的利器。美國在台協會(AIT)以不具名方式,批評大陸扭曲《開羅宣言》等二戰期間重要文件,意圖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就是典型的操作。美中博弈結構下,任由美國操作「台灣牌」,台灣會是最大輸家,大陸次之,美國則是唯一贏家。兩岸應敞開心胸,嚴肅思考相關問題。
「台灣牌」已成為美國政策工具箱中價格低廉,但效益高、風險低的利器。美國在台協會(AIT)以不具名方式,批評大陸扭曲《開羅宣言》等二戰期間重要文件,意圖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就是典型的操作。美中博弈結構下,任由美國操作「台灣牌」,台灣會是最大輸家,大陸次之,美國則是唯一贏家。兩岸應敞開心胸,嚴肅思考相關問題。
8月31日到9月3日中國舉辦的兩個重大活動清晰的展示了中國的實力、決心和領導力,這短短的4天也許預示了世界格局的大轉變:一個新的、近代史上被西方國家剝削和歧視的國家集團正在迅速成型。吸引這些國家結合在一起的主要動力就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模式的失敗,一個全新的國際關係理念和結構將逐漸成形,而中國模式和中國將責無旁貸地承擔起領袖的任務。
大陸舉行九三閱兵以後,美國在台協會(AIT)卻突然拋出北京刻意曲解二戰時期國際文件的大動作,指稱《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及《舊金山和約》從未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這項「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說法,美國國務院還給予肯定。那麼,美國葫蘆裡到底在賣什麼藥,實在無法讓人樂觀看待。
俄羅斯升高對烏克蘭及北約的軍事壓力,日前出動805架無人機和13枚巡航導彈對烏攻擊,為戰爭開始以來規模最大的空襲,接著以無人機侵擾波蘭、保加利亞領空,似有試探北約反應之意,這場戰爭的暴力出現外溢傾向。
俄羅斯升高對烏克蘭及北約的軍事壓力,日前出動805架無人機和13枚巡航導彈對烏攻擊,為戰爭開始以來規模最大的空襲,接著以無人機侵擾波蘭、保加利亞領空,似有試探北約反應之意,這場戰爭的暴力出現外溢傾向。
民進黨秘書處徐國勇昨(15)日接見法國參議院友台小組副主席特瑪(Rachid Temal)一行人,針對經貿投資,徐國勇表示,台法企業已宣佈在半導體及衛星等領域展開合作,也舉輝能科技投資52億歐元於北法建立電池「超級工廠」為例指出,台法經貿合作越來越緊密,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台商投資法國,創造互利互惠局面。
五角大廈據報計劃將重心轉向應對國內與區域威脅,而非以中國大陸為主要目標,這代表華府全球影響力「不可避免地衰退」,一名前解放軍退役軍官表示,這樣的轉變恐怕對台灣是不利消息。
川普2.0的《國防戰略》草案於8月底送至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手上,也有相關人士看過內容或聽取過簡報,但針對嚇阻中國是否繼續列為美軍的首要任務,美日媒體卻傳出不同報導,值得台灣關注。不過,川普總統並非「照章行事」的人,即便新版《國防戰略》發布,要怎麼做還是川普說了算。
「在下行的手扶梯上拚命往上跑」,這是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前亞洲主任克萊布崔對當前台灣處境的形容,形象鮮明卻也殘酷真實。台灣一方面承受中國不間斷的軍事威脅與認知作戰,另一方面則夾在美中兩大強權的經濟與科技競逐中間,成為地緣政治的兵家必爭之地。
受川普關稅戰影響,台灣「疑美論」飆升,民眾對美國的不信任度創78.5%新高,不但對一向密切的台美關係造成影響,若結合印度、日本、韓國對中關係的微妙變化,甚至美國印太戰略都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成為台海形勢的潛在變數。
受川普關稅戰影響,台灣「疑美論」飆升,民眾對美國的不信任度創78.5%新高,不但對一向密切的台美關係造成影響,若結合印度、日本、韓國對中關係的微妙變化,甚至美國印太戰略都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成為台海形勢的潛在變數。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維克和參議員費雪近期訪問台灣,見了賴總統及行政官員外,也與在野黨立委見面,一方面傳達支持台灣立場,另一方面也期待台灣不分黨派都願意強化國防準備。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也在不久前,同樣先後會見台灣的國防部長顧立雄及在野黨多位立委,傳遞美方期待。這樣的行程安排,訊號相當明確:美國要求台灣展現自主防衛決心,確保無論哪個政黨執政,國防預算都要持續提升。
南韓在全球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不僅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更在1996年就成為國際組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成員,2023年的GDP排名佔全球第12位。然而,在亮眼經濟發展的背後,卻是許多職工用慘烈的犧牲所餵養。南韓的工安水準一直在世界各國中有著不良的形象,重大工安事故層出不窮。近日南韓更揭露一份報告,指出南韓建築工人的事故死亡率,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前10強國家「平均值的2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