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手術傷口的搜尋結果,共94筆
新竹1名年僅24歲的年輕女性,近日因乳房疼痛就醫,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約0.8公分不規則邊緣腫瘤,初次以傳統粗針切片檢查結果為良性,但影像仍顯示有異常,醫病溝通後,進一步以「真空輔助微創切片」取得更多組織,提升診斷準確度,也可同步完整移除腫瘤。
一名24歲女性患者來到診間,主訴平時有咳嗽、燒聲等困擾,原以為是呼吸道問題,經檢查後卻發現是胃食道逆流。患者長期三餐不定時、常熬夜、喜歡喝手搖飲與咖啡,久而久之出現喉嚨異物感、晨起乾咳,症狀甚至影響工作。醫師指出,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許多人因症狀不明顯而忽略,直到檢查時才發現食道已出現病變。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元旦上路,未來若適應症屬於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疾病,只要完成二期臨床並具安全性與初步療效,經審議即可申請五年期「暫時性藥證」,提前進入市場,為再生醫療產業迎來關鍵轉折點,帶動細胞治療產業鏈全面升級。
29歲何小姐剖腹產誕下一名女寶寶,產後隔天欲下床走動,卻突發性頭暈失去意識,判定為生產後發生肺栓塞,住院時間長達23天,幸運挽回一命。醫師提醒,剖腹產是靜脈血栓的危險因子,建議高風險產婦可穿著包覆至膝蓋以上的醫療級彈性壓力襪,減少下肢血液滯留。
1名59歲婦女在陪伴家人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就診時,順便接受醫院子宮頸抹片篩檢服務,婦產科醫師鍾凱丞發現,婦人子宮頸有明顯出血情形,婦人透露出線斷斷續續的停經後出血長達1年,經院方安排子宮內膜切片及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癌第1期。
主動脈破裂是心血管猝死中排名第4的疾病,台北榮總率先引進最新「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不需先進行頸部繞道重建手術,可依病人主動脈態樣量身訂做支架,由鼠蹊部進入置放,具有傷口小、風險低、恢復快、住院期短等優點,適合高齡或曾接受相關手術及風險較高的患者,預計未來將成為治療主流。
主動脈破裂是心血管猝死中排名第4的疾病,臺北榮總率先引進最新「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不需先進行頸部繞道重建手術,可依病人主動脈態樣量身訂做支架,由鼠蹊部進入置放,具有傷口小、風險低、恢復快、住院期短等優點,適合高齡或曾接受相關手術及風險較高的患者,預計未來將成為治療主流。
一名44歲女性罹患多發性子宮肌瘤,忍受腹脹、經血過多、貧血困擾多年,症狀惡化,正常約5公分的子宮,竟長到28公分「籃球」大小,外觀宛如懷孕。患者本身有蟹足腫體質,擔心傳統開腹手術傷口長達20公分,決定接受單孔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成功取出4公斤子宮,術後只留下肚臍處2公分傷口,隔天就出院,一周後正常上班。
一個小傷口竟可能會失去一條腿!50歲的汪先生在工作時不慎割傷左小腿,因疏於傷口照護,幾天後出現潰瘍,直至腳部紅腫擴大並開始發燒畏寒等症狀,就醫發現是糖尿病足併發壞死性筋膜炎,幾次手術後才保住左腳。
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帶來「小確幸」,也讓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感觸良多。他說,為此要編列2,360億元預算,如能設計一套「指定用途」機制,讓民眾自由選擇這筆錢的用途,從文化產業、健保署、醫院到罕見疾病等公益領域,均可成為選項,做到「錢用在刀口上」,發揮的效益更大。
因應戰爭、重大災難的威脅,衛福部已對醫院進行盤點,包含屏東、桃園部立醫院,都在打造新的地下空間,當開刀房受損時,可在地下室進行緊急手術、提供疏散服務。另政府也規畫,一旦大醫院被攻擊,會將病患轉至小醫院,甚至診所,執行基礎的手術及傷口照護。
45歲蘇先生長達3天無排便、排氣,因此腹脹無法進食,到急診就醫,竟發現降結腸處有一顆5公分的大腫瘤,導致腸道完全阻塞,醫師懷疑是大腸癌,但因腸阻塞無法施行大腸鏡檢查,與病人討論後,安排手術切除腫瘤、周圍腸段及淋巴節,術後確定為已有淋巴轉移的大腸癌第三期,進一步安排後續化學治療。
振興醫院22日正式啟用「達文西單孔手術系統」,由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以個人名義捐贈,有別過去多孔機械手臂,仍有3至5個傷口,單孔機械手臂透過單一通道,就可完成手術,因此手術只有1個切口,還能達到幾乎無疤痕。
振興醫院將正式啟用第一台「達文西單孔手術系統」,由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以個人名義捐贈,有別過去多孔機械手臂,仍有3至5個傷口,單孔只需一個切口就能完成,還能達到幾乎無疤痕。振興醫院也將成立「創新醫療中心」,推動精準醫療、個人化治療及智慧醫療發展。
84歲的李爺爺半個月前突然右眼腫脹,起初不以為意,2周後出現疼痛、影響視野才就診,後來又到醫院掛急診,診斷為急性鼻竇炎併發右眼上皮膿瘍。醫師提醒,近期病毒性感冒流行,若病程拖延就可能導致鼻竇炎,若出現鼻塞、分泌物增加、臉部疼痛、嗅覺減退或喪失等症狀,且持續1周未有好轉,建議盡早至耳鼻喉科求診。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脊椎相關疾病成為國人健康的重要課題。根據統計,40歲以上每兩人就有一人面臨脊椎退化問題,若未及早治療,不僅可能導致行動困難,甚至影響家庭與生活品質。
42歲日籍女星千田愛紗因子宮肌瘤在半年內增大至12公分,日前進行手術切除。婦產科醫師張瑜芹表示,多數子宮肌瘤是無害的,但若造成經血量多、容易疲勞、頭暈、貧血,甚至快速長大情況就需治療,並提醒高脂、高糖與部分藥膳湯,都可能養大肌瘤,最好少吃,或先詢問醫師的意見。
「我望向你的臉,卻只能看見一團雲霧。」這不一定是老花眼或近視加深,更 可能是白內障的前兆。近年來白內障有年輕化的趨勢,竹北大學眼科診所何奕 瑢院長提醒,白內障若拖太久,不只視力會逐漸惡化,還可能增加手術難度與 併發症、增加手術風險,因此「及早發現、適時治療」,才能守住靈魂之窗的清晰與安全。
曾參與《乘風破浪3》演出的上海歌舞團榮典首席演員朱潔靜,是大陸知舞蹈家,41歲的她,去(2024)年確診乳腺癌後,經歷6次化療與19次放療。她近期接受節目專訪,透露治療期間出現掉髮、嘔吐、四肢無力等症狀,今年是她第4度站上春晚,她瞞著家人堅持練習,終於順利完成演出。但談到因病無緣出演舞劇《李清照》首演的遺憾,讓她忍不住感嘆:「就差最後那一口氣了」。
腸道好人不老!當發生消化問題,輕則休息一下就痊癒,重則需要手術,若延誤治療恐有致命風險。旺旺中時第三屆「預防醫學 腸識講座」1日盛大舉行,第一場專題講座邀請新光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方躍霖主講「腸治久安、肝膽齊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