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抗氣候變遷的搜尋結果,共106筆
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10日正式登場,全球5萬名代表齊聚巴西城市貝倫(Belem)商討如何解決氣候危機。但美國總統川普選擇缺席,也不派高階官員參加,加上中國與印度僅派出代表團,兩國領袖也不會親自出席,令外界擔心這次會議最終成果可能令人失望。
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將於10日在巴西城市貝倫(Belem)登場!今年適逢《巴黎氣候協定》簽署十周年,但全球氣溫持續攀升、氣候融資審查日益嚴格,加上各國在能源轉型上存在重大分歧,凸顯本次會議在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性。
著名靈長類動物學家珍古德(Jane Goodall)於1日去世,享年91歲。珍古德是黑猩猩研究領域的全球權威,為首位觀察到黑猩猩行為與人類相似的科學家,有「黑猩猩之母」之稱。她也是環保先驅,推動保護棲地,呼籲對抗氣候變遷。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祕書長何宗勳說,她是台灣早期動保運動的明燈。
大規模的森林砍伐正在加速改變地球的生態與氣候。世界資源研究所(WRI)指出,森林消失不僅削弱了人類對抗氣候變遷的能力,更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甚至提高人畜共通疾病擴散到人類的風險。
為了對抗氣候變遷、達到2050淨零目標,多國推動再生能源,並藉由碳稅、總量管制排放交易(ETS)制度驅動產業減碳,新核能技術也備受關注。德國排放交易管理局前局長、現任我國環境部顧問今天指出,德國已設定2045年達成淨零的目標,如今沒有核電,該目標依然是個挑戰。環境部長彭啓明則表示,德國的能源報告將再生能源占比設為8成,不過全世界對新核能仍在討論,可以期待,台灣也不排斥。
台灣之光!威剛科技再度榮獲「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AREA)」,以在ESG永續實踐上的長期投入與持續創新,連續六年獲得國際肯定,成為亞洲唯一六連霸的科技品牌,印證其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社會貢獻的堅定承諾,更凸顯其作為全球永續科技品牌的領航地位。該獎項由國際非營利組織 Enterprise Asia主辦,素有「永續界諾貝爾獎」之稱,評選標準涵蓋永續性、創新性與長期影響力等面向。威剛以「善用科技,實踐永續未來」為核心理念,持續透過具體行動推動教育平權、科技創新與環境永續,實踐「Innovate Today, Embrace Tomorrow」的品牌願景。
夏季是美濃瓜的盛產季,台中市霧峰區五福里過去以種植美濃瓜聞名,霧峰區農會近年積極輔導農民採友善耕作方式栽種。由於氣候異常,露天栽培面臨諸多挑戰,霧峰農會蔬菜產銷班班員王慶山搭建溫室進行吊瓜種植,透過通風、溼度與溫度等管理,生產香甜無毒的美濃瓜。
兩岸關係緊張,安全存糧問題也備受關切。我駐新加坡代表童振源今天分享新加坡的作法表示,在國土僅735平方公里、可耕地僅約7.4平方公里的情況下,新加坡卻要養活604萬人口與每年近2000萬名旅客。這是一項近乎不可能的挑戰。然而,新加坡卻能在全球糧食安全指數中名列前茅,展現出超越地理限制的政策前瞻與科技動能。
隨全球氣候變遷議題升溫,愈來愈多企業須思考如何因應淨零排放、氣候風險與來自供應鏈的永續壓力。在工程領域,為了落實企業減碳及永續目標,契約條款亦有需要隨之調整。
台灣西部沿海地區長年面臨地層下陷、土壤鹽化與極端氣候等多重挑戰,導致大片土地逐漸失去農林利用價值,為找出可持續的復育解方,農業部林業試驗所近年於轄下嘉義研究中心四湖試驗站積極推動「雙管齊下」的復育模式,結合天然更新與人工造林,打造兼具生態功能與土地利用潛力的新型造林模式。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高仙桂周二出席由台灣證券交易所與台灣碳權交易所共同舉辦的「台灣自然碳匯永續共生行動計畫」啟動記者會,力挺以台灣自然碳匯為主題,並結合淨零轉型、地方創生、循環經濟、國產材應用等多元概念的永續實踐行動。高副主委指出,此項計畫期待爭取本土首個自然碳匯的碳權,是台灣推動自然碳匯與淨零碳排的重要里程碑。
環境部公告2026年起將針對企業開徵碳費,台塑企業長期推動各項減碳行動,27日在雲林縣麥寮鄉六輕工業區舉辦廠區表揚大會,強調2024年全企業溫室氣體排放量已降至4533萬噸,較2007年減少26%,提前達成2025年減碳20%短期目標。未來綠電對台塑企業很重要,2028年綠電要達1億度以上。
隨著顛覆性AI技術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全球科技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轉型浪潮,高效能運算需求的激增,為半導體產業帶來嶄新機遇與挑戰。根據IDC「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追蹤情報」指出,預估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因AI應用需求強勁成長15%,成為推動產業多元創新的關鍵動能。
碳權交易深受產業界重視。台灣碳權數位經濟發展協會(TCDD)表示,根據Sylvera最新一季的全球碳信用市場報告顯示,2025年第一季碳信用發行量為5,563萬份,與同期到期量5,456萬份相比,淨發行量的差距僅有1.9%,遠低於去年同期51.8%的差距,供給需求相對吃緊為近年來罕見。
臺灣碳權數位經濟發展協會(TCDD)今日(23日)宣布,將與英國碳信用評級機構Sylvera共同發表「界定碳信用品質《Defining Carbon Credit Quality》」。這份報告的揭露是結合國際實證和科學數據,提供企業評鑑各種專案獲得碳權的信用品質,為台灣打造具有國際公信力的碳市場預做鋪路。
台灣萊雅秉持集團「創造美力,感動世界」的核心理念,積極落實對抗氣候變遷、維護生物多樣性、永續水資源管理及資源循環利用等環境目標。從產品設計到包裝策略,全面推動減塑、減量與減廢行動,旗下多項熱銷美妝產品皆採用減重瓶身、再生塑料(PCR)與可補充設計,讓消費者在追求美麗的同時,也能實踐環保。
上海商銀(5876)落實對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於今年1月正式由SBTi組織審查通過科學基礎減碳目標,標誌著與國際接軌、共同邁向淨零排放目標的決心。同時成功入選國際知名評比機構標普全球公布的《2025年永續年鑑》,並獲得全球銀行業ESG前10%之成績。此外,該行也積極推動ESG,持續以「愛地球,挺環保」為出發點,贊助台南市野鳥學會推展各項環境永續公益活動,關心地球生物多樣化注重生態環境議題,善盡社會公民的職責。
今年2025 Earth Hour世界關燈日活動於3月22日晚上8:30順利展開,集結眾人力量一齊響應關燈,讓地球休息一小時,以實際行動節能減碳愛地球。
「2025 Earth Hour地球一小時」活動將於22日晚間8時30分正式啟動,新北市政府以第一行政大樓、新北大橋等7座光雕橋作為示範,邀請社區、企業及市民朋友共同響應,關燈一小時,與世界串連,並以實際行動啟動淨零新生活。
遠東SOGO即日起至4月6日,復興館、敦化館同步推出「歐風殿堂 時尚巡禮」,活動期間帶來歐風潮流最新精品服飾、包款,歐系質感生活必備居家商品,擁有全新歐風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