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抗病毒藥的搜尋結果,共422筆
天氣轉涼,呼吸道疾病疫情升溫。疾管署統計,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每周感染案例數已超越新冠,成為僅次於流感的第2大呼吸道疾病。醫師指出,長者、幼兒、慢性病高風險者,感染RSV容易引發重症,打疫苗是唯一預防方式,呼籲高風險族群、準媽媽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及母嬰。
我國洗腎人口近9萬人,其中超過9成選擇血液透析(註一)。健保署推動「全民健保居家血液透析試辦計畫」(註二),且自今年6月起,將居家血液透析納入給付,支付標準比照醫院,並額外提供居家訪視費、視訊診療費。不僅洗腎病人有更多元的選擇,也象徵我國醫療照護模式將邁向去中心化,回歸社區的「自我居家照護」模式(註三)。
新冠病毒感染大多以輕症為表現,依規定無法取得抗病毒藥物,然而輕症依然會影響日常生活,也有演變成中重症的風險。北榮2022年研發出一款中藥「榮陽正益方」,雖然名氣不及「清冠一號」,卻做過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傳統醫學部將輕症患者2組,1組接受西藥治療,1組服用正益方,發現後者比前者提早4天轉陰,能抑制病毒與人體結合、抑制發炎反應,具有類似疫苗的作用。
國內上周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16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一名出生僅4天大的女嬰,住院長達3周。今年累計18例重症,其中8例死亡,創下6年來最高。另考量流感疫情仍在流行,疾管署署長羅一鈞宣布,延長擴大使用公費抗病毒藥物至11月15日,並於11月1日開放50歲以上民眾打公費流感疫苗。
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計11萬442人次,並新增38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及13例死亡,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雖較前一周下降15.6%,但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仍高達11.4%,還是處在流感流行期,提醒符合公費對象民眾,應儘速接種流感疫苗。同時公布,近期流感疫情持續處高點,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用藥措施將延長至114年11月15日止。
新藥研發公司太景*-KY(4157)接獲中國大陸合作夥伴健康元藥業集團通知,流感抗病毒新藥Pixavir marboxil(TG-1000)小兒劑型已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審查,可免除臨床二期試驗,直接開展三期臨床試驗,進行療效及安全性試驗。
天氣越來越冷,日本旅遊達人、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分享最新數據指出,日本的流感病毒逐漸流行,至10月19日為止,一周內患者數超過1萬人,病毒株以A型H3為主,與台灣相似;其中沖繩縣每間醫療機構的平均患者達到15人,為全日本最嚴重的地區,剛好也是台灣人出國的熱門地點,提醒有出國需求的民眾提前接種流感疫苗,以免遭到感染。
疾管署21日公布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2.8萬人次,新增53例重症、10例死亡病例。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第一波流感疫情高峰已過,約11月中旬後會再開始緩升,12月會快速增加,直到農曆過年前將到達最高峰。她提醒,隨著光復節假期將至,民眾出遊、聚餐機會增加,應及早接種流感疫苗。
83歲黃女士因身體不適就醫,意外發現肝功能異常、患有B型肝炎,進一步檢查發現一顆約1.5公分的肝臟腫瘤,確診第零期肝癌。所幸發現及時,執行電燒治療後,術後3天就順利出院,目前僅需定期追蹤避免復發。
國光生(4142)今(21)日宣布,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9月公佈全疫苗產品清單(Full Vaccine Product List),國光流感疫苗、破傷風疫苗及安特羅(6564)腸病毒疫苗均列入WHO清單中。
隨著連假結束,疾管署今(21)日表示,國內上周健保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2萬8915人次,雖較前一周下降7.8%,但一口氣新增53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及10例死亡病例,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第一波流感高峰已過,接下來約11月中旬後會開始緩升,十二月會快速增加,直到農曆年前後,到達最高峰,提醒,隨著光復假期將至,民眾出遊、聚餐機會增加,民眾應及早接種公費流感疫苗。
今年流感公費疫苗已經開打,台灣首次引進「鼻噴式」自費流感疫苗,為害怕打針、有暈針史的人,提供一個新的選擇,不過,家醫科醫師盧易呈表示,鼻噴式流感疫苗並非人人適用,包括未滿2歲或年滿18歲,或有氣喘、免疫不全病史、近期有服用抗病毒藥物等族群,均不適用鼻噴式流感疫苗。
流感狂燒!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高達15萬餘人,較前一周上升13.5%,已連續9周上升,進入流行高點,單周重症暴增57例、死亡16例,其中年紀最小病例為南部5歲女童,9月中出現咳嗽、高燒、意識不清、抽搐,發病10天後因嚴重腦水腫死亡。疾管署長羅一鈞表示,流感罕見地10月就進入高峰期,除流感,新冠、RSV等呼吸道感染「群魔亂舞」時代來臨。
流感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公布,國內上一周(9月28日至10月4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計15萬251人次,較前一周13萬2405人次上升13.5%,流感併發重症病例達57例、死亡病例為16例,其中年紀最小病例為南部5歲女童,9月中旬出現咳嗽、高燒、意識不清、抽搐狀況,發病10天後因嚴重腦水腫死亡。
今年流感疫情提早報到,10月恐怕都會在相對高點,疾管署10月1日開打公費流感疫苗,4日雖強碰中秋連假,但仍衝出單日14.3萬劑接種數,開打4天已累計超過100萬劑,創下新高,是去年同期的2.6倍。疾管署提醒,連假後疫情可能持續上升,民眾應盡快接種疫苗。專家則預估,連假結束後1周恐怕就會攀上這波疫情的最高峰,且流行高點至少會維持2到3個月。
今年流感疫情十月恐怕都會在相對高點,疾管署十月一日開打公費流感疫苗日後就強碰中秋連假,但連假首日,就衝出單日14.3萬接種數,開打僅4天,今年已經累計超過100萬劑,創下新高,是去年同期的2.6倍。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連假效應帶來的疫情影響,可能要持續觀察兩周,但評估連假後可能仍會持續上升,提醒民眾仍應盡快接種疫苗。
10月1日左流右新開打,台大學者指出,流感A型H3N2超越H1N1,「小弟變大哥」,成為社區主要流行病毒株,由於較新、變異性高、重症機率大,今年流感季雙病毒株共存,估計疫苗覆蓋率要達7成才有辦法預防。
流感疫情升溫,近期傳出自費流感抗病毒藥物「紓伏效」大缺貨。食藥署說明,廠商9月底告知控貨中,但並非缺貨,12月就會有一批1.8萬盒到貨,另已詢問國內公費抗病毒藥廠商,目前都正常供貨,如有需要亦可增產。
國內流感疫情升溫,據傳自費流感抗病毒藥物「紓伏效」大缺貨,疾管署今日表示,有收到相關消息,疾管署將優先調度庫存,釋出約5000盒、2.5萬人份紓伏效給廠商調貨,因應民眾自費用藥的需求。不過,目前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克流感、易剋冒等數量都充足,且以擴大用藥條件,可涵蓋幾乎所有高風險、高傳播民眾。
國內流感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統計顯示,A型H3N2已超越H1N1,成為社區主要流行病毒株。台大學者提醒,H3N2不僅變異性高,重症風險也比H1N1高,今年的流感季呈現雙病毒株共存,民眾對H3N2的免疫保護力相對不足,若要有效預防疫情,疫苗覆蓋率必須達到七成以上。